一
《说文解字》上对“家”有这样的解释:家,居也。从宀,豭省聲。这是一个造字时兼具了会意和象形的字。
再去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家”的含义,会发现有六种解释,其中的前五种都是名词词性,最后一个是量词:
①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
②由配偶或血亲关系的成员构成的最小社会组织。
③群落,族群,民族。
④派系,流派。
⑤专业人员,身份突出的人。
⑥户。
汉字发展过程中,“家”字有过若干种不同的写法。
在“家”的甲骨文形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房子下面有一头倒卧的猪,由此推之,最初“家”的含义就是一个有猪有房屋的处所,猪是温顺、繁殖力旺盛的动物,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事实上,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地区会选择在居所内圈养猪只。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家”的意思渐渐丰富起来,以至成了今天我们所普遍理解的意义。
包含“家”字的词语很多,家道、家运是指家庭所处的状态,家业、家当、家财、家徒四壁则是指的家庭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家园、家乡则稍稍超越以血统凝结起的家族关系而到了包括邻里在内的周边环境,家书、家信则特指写给亲人的具有私密性的书信,冤家、亲家、家翁、奴家则是对有一定关系的人的称呼或自称,家贼、败家又是对那些只起负面作用成员的一种蔑视性说法,离家、出家、回家又是根据与家之间的向背关系和距离远近进行了区分,家学渊源、家喻户晓则是纯粹的褒义,相反地,小家子气、家破人亡、倾家荡产又是绝对的贬义。
在家的相关词语中,和“国”也经常连在一起说,家国情怀、国家栋梁、黼国黻家、国尔忘家、爱国如家、安国宁家、齐家治国,等等。
“家风”在几乎所有关于“家”的词语中,是一个无法看得到摸得着的相对抽象的概念。虽则抽象,大家细细一想还是能够在日积月累中找到得它存在的痕迹,甚至,即便一个家庭发生了变故,由于其具备的“路径”依赖特质,出自同一个家庭中的品行、行事处事方法却像一种挥之不去的永恒的气息,不管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还能总环绕在自己的周边。
家风是什么?世风又是什么?“国风”今天又怎样重新诠释?更小一点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又各自是什么?我们权从“风”字的词语去结合家一起解释。
风气、风尚、风采、风情、风俗,这是“风”打头的几个词语,而民风、古风、乡风、遗风、雄风,则是“风”字在后的几个词语,从中我们也可以对“家风”进行名词解释,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内在的一种风气或风尚。
二
抽象的家风可以是一个家族提倡的品德、品性、品行,具象的家风则可以是一家人(尤其是长辈)的行为习惯、做法。
所以,当一个人看到“家风”二字的时候,或想到自己家庭让人感动的美好情怀,或想到长辈们与人为善、勤俭奋进的人品,而家风的传播渠道和途径既可以通过言传又可能通过身教,后者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味了。
家风既有私密性,又有公开性,它的养成更多在家庭内部,但是它又通过和其他家庭或社会发生广泛联系而保持了自己的存在性。
一个家庭或家族家风是不断反馈而逐渐形成的,有时候是正反馈,有时候是负反馈。
人性总是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每个人潜在中存在的“利已”取向就是符合人性基本特点的,反而那些大公无私的品性是“非人性的”,或者我们叫它“超越人性的”。这些潜在的“利己”的“人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能就会通过“损人”来实现,“家风”就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是鼓励“损人”行为,甚至很多家庭要通过“损己利人”来树立一种家风,这样的家风是正反馈,能够引导各个家庭从而使未来的整个社会向文明更高处迈进。
而没有受到良好家风熏陶的人,对于这个社会将是一种负担,本性流露虽然并非罪不可恕,但是过分利己不能够减少这个开放社会的熵值。
在每个人出生后都首先接受母亲或父亲的训练,整个经意或不经意的训练就是家风的传递、传播、传扬过程,父母的角色就要通过言行引导孩子学会分享、知道秩序和礼让,并从中得到快乐和提升。
三
《大学》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而后人将这段太长的话又进行了整理,缩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也单独成为成语,不依赖于上面那句长话而独立存在下来。
按照今天我们的理解,“格物”就是先要研究世间万物,“致知”就是要发现其中存在的客观规律,“诚意”直接将科学研究、客观理性的过程上升为主观范畴,我想应该是“端正态度”的意思,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然后,还要把这些理性、科学、客观的态度及得到的知识被正确地使用,刀就要用来切菜而不是杀人,武器更为保护自己而非攻击别人。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修身”,提高个人修养,使得自己的行为言语都能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作用,遇到困难能够去解决,有所得就与人分享,具备这样的情怀才可以去管理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博弈关系,有利益冲突,但是还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随后,当面对更大的机构、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利益博弈就更为复杂,管理难度陡然增加,如果还能够管理好,则可以继续升级到管理国家或者更大范围的组织。
中国同样还有一句名言,出自老子《道德经》:“治大国如烹小鲜”,将国家治理又返回到做菜上来,说明其间的道理其实有相通之处。品德可以以小见大,万物之理皆有源头,同样,受一种风气熏染的人也往往会在更换一个环境的时候保持其既有的作风,习惯成自然,此之谓也!
也所以,封建社会的皇帝诸侯们用人,开始看的是下属们是否对自己表现了忠心,于是,烹子伺君的竖刁易牙之辈就成为国君的座上宾,而使用他们的齐桓公也在晚年遭遇到了可以想见的“待遇”,后来的皇帝国君就改变了识才用人的策略,说“忠臣常出自孝子之门”,“三岁看老”,这都说的是家风可以影响世风,在自己家庭中表现出来的品德会带到庙堂之高。
这一点,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逻辑何其相似乃尔。所以,家风一事,似小却大,看似只在一个家庭或家族中流传,但是却会对整个国家的风气造成极大的影响。
四
谁的?怎样的家风最好?
这是一个没法直接回答的问题。
所以,我们常见的答案就是曾家、钱家、何家、梁家的家风好。
好在哪里?他们的家风是什么?
很多人就会把这些著名家族的“家训”搬出来说事儿,因为家训毕竟是有文字流传的,但是,“家风”云云,就没法说了。“好在哪里”的问题往往会说后辈有辈出的人才,院士几名,著名学者多少,之类…….
确实,“家风”本身是难以衡量的,无法以一种明确的符号表征,大家只好以看得见的结果来彰示看不见的风气,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成为家风好的一种必然逻辑结果。
当然,以上所列举的几个著名家族确实是人才辈出,他们的家训、家规、家风也值得大家受到启发和进行学习,但是,也应该看到的是,这些家族的集体成功有其一定的机缘和特殊性,在我国,能够家喻户晓的这类家族太少而不是太多就是一个例证,更多的是“五世而斩”、“富不过三代”的统计规律,所以,仅有的这几个例子被反复列举,充分说明的能够延续祖宗余荫和袍泽的大家族是远远不够全国人民拿来敬仰的。
扬州何家的何祚庥院士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他的家族所以能够兴旺和人才辈出,其实跟经济条件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他接着说,杨振宁的条件因为比自己还好,所以得到的教育机会也更好,这些机会紧紧抓住,就可以成为影响更大的人物。
是啊,在世事如白云苍狗的中国近代,颠沛流离是几乎每个家族都遇到过的事情,即便家学渊源、家风甚佳,又怎能抵得过生活压力对于生命存在性的拷问啊。一个稳定的社会状态才能够去考虑家风传扬广大的可能。
所以,我们也许不应该把目光更多聚焦于大家族的几代传承上,而要看一个小家庭的局部最优,比如傅雷夫妇之于傅聪傅敏,充其量也就一个四口之家罢了,但是,大儿子早就成为蜚声国际的钢琴家,小儿子则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知名人士,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中学荣休。
五
在填不饱肚子的时候,人的尊严很难建立,尽管很多人在贫寒中会坚持一些优秀的品德。而中国恰好在近百年的历史中不断有大量家庭有吃不饱的经历。
这一点在莫言先生的《丰乳肥臀》里面刻画得格外清晰,在小说描写的那个时代,四类工作一度最为吃香,其中一个就是“炊事员”,小说叙述者的漂亮姐姐就在饥饿中被迫委身于一个猥琐的炊事员。
而度过了贫寒岁月的中国人,又经历了一次计划生育的过程,转眼也三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家庭由大变小。如果说以前还有大家族存在的可能性,那么,之后的家庭慢慢变得简单而单薄,三口之家成为最寻常的家庭单元。
此时,当然出现了资源独占的现象,本书中收录的一篇文章也写到了一位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饭店里独享美食而父母在旁坦然陪同的场景,并下决心自己有了孩子绝不这样做,而当自己有了唯一一个孩子,也慢慢妥协下来,自己理想的家风塑造就此化为乌有。
只有小家庭而无家族,何谈家风?!某事一旦成“风”,怎么也得有相当多呼应的力量才行,三口之家说家风建设或培育其实是难得合理的,“风”之成,需要同类的人或物之同向共同的接续作用,且要不断吹刮才行。
所以,“家风”慢慢地不淡自淡,也许只谈某种个人品德更合时宜一些。很多孩子只能从父母或祖父母谈及一个大家族如何如何的感慨之语,而对于这样规模的家族,即便心愿为之,也是力不从心。
正如“包产到户”一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长期看还是影响大规模生产一样,小家庭一个时期内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提上议事日程,民工荒在全国普遍蔓延开去,“单独二胎”的政策应运而生,且还有学者、专家、实践部门的人士共同呼吁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一个稍大一点的家庭会在全国范围内蔚然成风,资源有限约束下的分享又成为一个家庭必须面临的问题,家风又可以成为我们眼中、耳中、口中不停刮过的词汇了。
事实上,国家应该期待一个个体的人在正常的家庭里经历尽可能多的事情,那么,他到了班级、学校、社会上才有可能按照家庭里养成的习惯行事做事,而不是重新开始学习适应,至于结果大家无从预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94252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