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
危险化学品风险控制与应急,震后公路可恢复性分析及网络实名制
2013-7-30 16:19
阅读:3001
标签:网络, 实名制, 危险化学品

对于民航飞机这种运载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言,事先能够想得到的风险基本已经控制到最严格接近完全消除的地步。类似地,我国的客运火车也在起点处加强了安全检查,尽管和飞机相比还是差了很多,至少刀具还是比较容易带进去的。

那么,相对于飞机和火车更显零乱和分散些的汽车这一运输工具呢?应该说,相应的风险要更难防范些,但是如果我们付得出更大的安检成本,做到风险最小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防止住了伴随人的危险品运输,却无法限制危险品在不同地区之间流转,也就是说,各类危险品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在不同需求地之间转移,不过,今天使用了更为安全的交通工具和技术而已。比如,所有的危险品的集中运输都必须装载GPS,使得生产地、接收地至少对车辆的位置和装载物都有比较清晰地认知,如果出现问题也可以即时定位,并有效地使用最好的应对策略。

和固定地点的危险化学品的事故不同的是,在途中的危化品带来的事故灾难往往难以立刻集中处置所需资源,而且,由于这些危化品因为泄露、燃烧、腐蚀等特性会和当地环境耦合产生更难以处置的次生灾害,比如说,如果有毒化学品进入河流,则会对下游的人、牲畜、土地等造成较大的伤害,当河流是饮用水水源的情况下就更为糟糕。

于是,从风险的控制和事故的应急角度来说,都需要厘清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的各类可能的次生、衍生灾难,从运输渠道的分类开始,到事故的分类与具体表现形式,再到事故演化的内在机理分析,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分析,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危化品的衍生事件可以有至少以下九种类型——

1)转化为交通事故和交通延误事件;

2)转化为包括人员伤亡在内的公共卫生事件;

3)转化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4)转化为人群疏散事件;

5)转化为群体恐慌事件;

6)转化为经济损失事件;

7)转化为企业、政府危机事件;

8)转化为经济、法律、地区纠纷事件;

9)转化为其他类型的公众舆情事件。

事实上,和一场地震或者一次暴雨不同,危化品事故本身的损失往往不如其后的演化事件带来的损失更大,更影响深远,也更难以应对。因此,对于演化事件的机理探索更为重要,事实上,即便并非是运输过程中的危化品事故,比如重庆开县的两次井喷事故以及吉林双苯厂的爆炸事故,也是演化出来的事故更为棘手,事实上,双苯厂的事故带来松花江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带来了和俄罗斯之间的国际纠纷,也就是上述的第八类演化事件。

本期的《应急管理汇刊》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探讨危化品演化事件的内在机理以及相应的应急策略,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而详细地解答。

第二篇论文则基于GIS等技术手段对被地震震毁公路的可恢复性进行了研究,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可以对震毁道路的情形进行图像再现,虽然三维还很难做到,但是二维已经基本没有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从天上发现地震灾区震毁道路的大致情形,再根据当前所能掌握或调用的资源与工具,对其毁坏情况、可恢复性、恢复时间等进行分析和评判,以有助于进一步的恢复性工作,而这一行为将对受灾人群的救援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篇论文稍稍脱离了应急管理这一问题,而将目光聚焦到网络社交平台匿名机制的失效分析上,主要采用了我们之前用整整一期的《汇刊》刊载的唯一一篇论文中提出的“目标—参与者—关系—环境”分析方法(GoSRE),从目标、参与者、关系、环境以及制约和激励因素的角度,对网络匿名机制失效状况进行分析,并简述该机制的改进措施——实名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实施该措施后所取得的成效。我们并认为,失效对于管理而言是经常出现的,但是也是可以进行很好应对的,目前,采用实名制的网站越来越多,也有其背后的各种原因,长期采用实名制的科学网实际上再讨论问题方面也越来越理性,谩骂和诽谤日渐减少,虽然这会导致不同注册用户之间的直接攻击,但是相比于匿名攻击而言,直接的攻击还是会“止于礼”。

​当然,在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中,实名或者匿名之间的差距不比言论封闭的环境大,匿名在言论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往往会使那些心理阴暗的人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就感和满足,但是实质会戕害言论自由的环境,毕竟,匿名会带来无限度攻击的便利,而实名则往往会使人顾忌到身份和影响。本文并没有给出匿名或实名的选择决策建议,只是对匿名和实名存在的问题以及从匿名到实名注册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作为《应急管理汇刊》的未来发展,我们会发现越来越有发散的趋势,比如本期的三篇文章,就是基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三个论题,这也造成了我们期待的应急管理“统一场论”出现的更大困难:一套完整的理论能够同时用于不同领域、行业、区域的应急,还是有难度的,我们目前认为有以下几个部分可以是“应急统一场论”的基本内核:

1,事故/事件的机理分析方法

2,应急的机制设计理论与工具

3,事件/事故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分析手段

4,应急的流程性与操作性过程设计方法

当然,这一定是挂一漏万的,我们正在完善这一理论框架的基础性内容,希望未来的突发事件应急分析兼具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更具适应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71262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