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急管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探索突发事件及其管理行为的异同和演化。诸如,东方和西方的应急管理体系有哪些不同?中国与日本分别对灾害有怎样的民族认识?中国和韩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分别有怎样的发展历程?男人和女人面对灾害时的行为是否有差异?中国的灾害文化如何沿革至今?这些问题需要广泛应用比较的方法才能够分析和解释。
管理学注重实践,应急管理尤其如此。应急管理比较研究是伴随着应急管理的实践产生的。无论是对于预防准备、监测预警,还是事中应对、恢复重建的科学研究,最终目的都应且必须服务于现代应急管理的实践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向前追溯应急管理起源与发展的脉络,可以发现当今应急管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而在世界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向外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可以发现我国现代应急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应急管理比较研究着眼于应急管理现象的异同、联系、影响,通过比较的方法,阐明应急管理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为应急管理实践和改进提供必要保证。应急管理比较研究能够明确应急管理时间和空间范围的规定性,提出合理的应急管理理论体系,实现有效的应急管理行为。
现有应急管理比较研究的内容通常较为宽泛。有关应急管理体系的比较为数最多。即使根据突发事件的事发环境、情节性质、处置机构、流程行为等分类后再进行对比,落脚点也多为应急管理体系。虽然这种基于应急管理整体发展环境和模型的对比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尤为重要,但是过于宽泛的体系研究往往不能切中应急管理的本质问题,结论也容易千篇一律,不能真正为应急管理实践提供依据。在宽泛的内容之上,应急管理比较研究的目标通常也较为模糊。现有应急管理比较研究的目标以提出应急管理体系改进建议为主。由于研究内容较为宽泛,其改进建议也较为模糊,且常常具有相似性。比较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而过于空洞和模糊的研究目标使得研究无的放矢,甚至丧失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现有应急管理比较研究大多针对应急管理的行为和现象展开比较,有关应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十分稀少。在缺乏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情况下,应急管理比较研究难以突破创新和发展所面临的学术桎梏。并且,现有研究大多各自为阵,几乎没有成系统、成系列的研究,尚未形成成型的学术体系。虽然已有研究数量不少,但重复、相似之处颇多,对于相左、抵触的内容少有指正和商讨。因而,应急管理比较研究的重点不突出,对于研究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没有清楚的认知和响应。在严格的学术研究之外,有关灾害文化的反思也较少。人类在与灾害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选择了特定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形成了以应急管理为核心的灾害文化。灾害文化所承载的审视人文历史、提升预警意识、规范避险行为等作用尚未得到体现。
《应急管理比较研究》一书是将比较的方法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于应急管理研究的学术专题论著。本书从比较应急管理研究的方法和体系入手,从东西方应急管理比较、中日韩应急管理比较、应急管理中的性别比较、中国古今应急管理比较四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实践,展现比较的方法在应急管理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实质性研究成果。
东西方的应急管理比较研究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开展的。在信息和交通闭塞的时代,一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对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影响十分有限。全球化带来的信息便利和交通发达加大了突发事件对其所在区域和其他地区的影响。事件的全球化、影响的全球化、应对的全球化,是开展东西应急管理比较研究的基础。东西方应急管理体制和实践的不同,首先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书中,我们提出了东西方各国应急管理行为倾向的象限模型。中国是“消极预防-主动应对型”的代表,印度是“消极预防-被动应对型”的典型,日本代表了“积极预防-被动应对型”,而德国则是“积极预防-主动应对型”。我们通过应急管理的实例,探讨了各国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重视政策还是重视技术,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偏向理性还是感性,在事后恢复和反思中是法制占上风还是更为侧重理制。在灾害文化建构之上的,是各国的实际应急管理体制。美国、德国、中国的应急管理体制被详细的加以分析和比较,以期为应急管理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东西方与自然灾害、人因灾害相关的影视作品也各具一格。《缆车惊魂记》《三丰百货悲剧》《唐山大地震》《源代码》等东西方的影视作品也被进行了对比,以进一步发掘灾害的影响和应灾所产生的文化现象。东西方新闻媒体对灾害的描述也大不相同,本书在比较的视角下阐发了“求同存异”的舆论引导和控制原理。
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韩国、日本不可改变的地缘关系。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三国同处于儒家文化圈之中。儒家文化作为三国共通的文化基础,衍生出了相似又有别的灾害文化。如果儒家文化塑造了灾害文化的相似性,地理环境的差异则塑造了三国灾害文化的区别。中国是大陆文化的代表,大陆生存空间的广阔造就了中国人宽旷的胸怀,能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民族,思想,风俗和习惯;日本四面环海,列岛文化使日本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危机意识,总是生活在紧张的心里状态下;韩国既不是大陆也不是岛国,是位于二者之间的半岛,总是受到强大文明的侵入,造就了韩国人在心灵上的封闭性,在主张自我的同时控制自己的心理,对大陆文化抱有自卑感而对岛国文化则有优越感。本书通过对中国2008年的汶川地震与日本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中国2015年“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与韩国2014年“世越号”沉船事件进行比较研究,展示了中日韩三国应急体制和灾害文化的同源与差异性。
社会是两性组成的,若男性教育很发达,女性教育不发达,这个社会就是半身不遂的社会;应急管理群体是两性组成的,若男性应急管理群体很发达,女性应急管理群体不发达,应急管理就是半身不遂的管理。从具体的应急心理和应急行为来看,两性既存在着相同的地方,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即便是不同性别决策者的决策思维也具有各自的性别特点。要探索应急管理中的性别差异,首先要了解应急管理与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之间的关系。个体的性别差异与群体的性别差异在应急心理、行为上又有所不同。安全生产领域、交通安全领域、人身安全领域中的两性心理与行为也各不相同。本书从应急管理的各维度、各阶段对两性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甄别和比较,用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性别的人群开展应急组织和援助。
中国有着广袤的疆域和复杂的气候,自古就记录了各类灾异现象和应急管理措施。这些措施或原始或现代,或简陋或复杂,或迷信或科学,但都是中国人应灾态度和行为的历史表达。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重农、治河、仓储等以保护农业为核心的备灾措施体现了这一特色。相对欠发达的备灾手段难以阻止灾害的发生,临灾救治古代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古今灾情上报、灾情评估、灾户审核、物资发放的规定与程序进行比较,可以展现中国应急管理行为和文化的演变。由于技术条件和政治文化的不同,古今灾后恢复的措施也体现出极大差异性。在备灾、治灾、平灾的历史记录中大量保存了古人的灾害管理思想,其中的精华部分也值得在现代应急管理中进行发扬和借鉴。
东西方应急管理比较、中日韩应急管理比较、应急管理中的性别比较、中国古今应急管理比较是本书对应急管理研究的比较实践和理论探索。从现有应急管理比较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比较的方法在应急管理研究中具有巨大前景。“比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应急管理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专门的应急管理学研究学科却尚未成型。进行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可以开拓应急管理研究思路,揭示应急管理的异同、联系、规律。比较研究在系统的分析和解决应急管理问题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通过在研究方式上突破学科和地域的限制,在研究内容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实现在交叉与融合中提高应急管理研究的科学性和成熟度。从更为长远的角度看,开展比较应急管理学研究,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学术交流。本书的创作正是为了以比较研究的独特方发,促进应急管理研究及实践的发展。
《应急管理比较研究》一书是在我的策划和推动组织下开展起来的,目前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欢迎购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109868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