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chen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qchen88

博文

从林书豪想到我在美国的华人导师宋祖德

已有 6223 次阅读 2012-4-21 09:34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华人, 宋祖德, 林书豪

 

不久前,一个不说国语的华人年轻的NBA球员林书豪一鸣惊人,给纽约、给全美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疯狂”。转眼间又被全球影响第一的时代周刊列为最有影响的人物。对热衷篮球运动的美国、全球的NBA文化和商业圈带来的“疯狂”可以理解。转眼间, 在我国记者们的忽悠下,在我国也掀起了林“疯狂”。 纽约尼克斯成了我国球迷几乎最关心的球队。关于林的报道成了我国各种大小报纸最关注的内容。其中主要的原因当然因为他是个华人、尼克斯是个有华人的球队。 即便现在大家都认识到、都明确了“他仅有个华人面孔“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后,大家的“疯狂”仍然不减。当然了,现在又没有其他更令国人自豪的我国的NBA选手,也就还要关注这位华人天才了。

 

从社会上看, 几乎没有人知道宋祖德教授了。作为祖籍河南人,宋祖德年轻时从台湾到美国求学。毕业于普度大学,虽综合名气无法和“哈佛”相比,在工程上的建树却远胜于哈佛大学(也许不对)。更重要的是宋祖德一生从事工程力学。他和其他几个华人教授,姚治平、郑毅、李兆治等教授一起将数学、力学、优化、控制等理论用到了实际的土木建筑、桥梁、航空、机械工程中。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和其它教授一起开创了结构控制的全新领域:结构的保护系统,掀起了结构抗振动新的一页。

 

出国前在国内接触过很多我们领域的权威、教授。 到了美国,从师宋教授,深感佩服和尊敬。他孜孜不倦得学学和工作的态度;对新领域、新课题的敏感和开创精神;把对我们工程师看来深不可测的随机振动、控制和优化理论、深入浅出地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分析,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当然, 所发表的论文、著作、创新、在美国和世界教育界、工程界都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地位和奖励(见另一英文附件)。

 

宋教授于去年退休了为了纪念他在美国科学界的成就和贡献。美国地震研究中心主席、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工学院院长乔治李(George  Lee)教授为了纪念宋教授的卓越贡献,组织了他的部分博士学生,写了论文发表在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纪念宋祖德教授的专刊上。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地震研究中心(UB-EERI)还组织了每年一次的纪念讲座:"T. T. Soong Student Lecture Series at University at Buffalo",今年二月首次举办。简单而又对科技发展有利的活动。

 

当然宋祖德和林书豪是没有可比性的。特别是在我们现在推崇文艺、体育明星的年代。电视台都被球星、影星所占领、他们是不会给宋祖德教授一席之地的。就是看<搜狐>组织的“向上少年”评比吧,不是比美、就是比比“特异才干”。我们没有理由否认这些活动,可国家靠这些美女、快男能带来多大发展。我还是要推崇像宋祖德这样的教授,应该叫大家认知,他们起码也是我们华人在世界科技领域上的骄傲。

 

从师他的四年里,除了出国研究讲学, 他一定是亲自上1-2们课,至少两周一定要和我们见面一次。指导我们的研究课题。就是他自己, 据他告诉我们,他每次在飞机上,是他自己研究课题、写论文最有成效的时候。他虽是个慈善的老人,可想起发现班上有人抄袭他愤怒的样子,至今令人敬仰。

 

来世,我还是想学宋教授,走念书的道路。

T.T.Soong 教授简历.pdf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208-561935.html

上一篇:出版消息《桥梁工程液体黏滞阻尼器设计与施工》
下一篇:我对铅芯橡胶垫的看法中有不实的消息
收藏 IP: 111.161.8.*| 热度|

5 武夷山 王应宽 汪志昊 张海权 GuaN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