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超
安全文化学八原理
2015-5-18 09:45
阅读:2855
标签:安全文化学八原理

安全文化学八原理

1.安全文化信仰原理

国民对生命无价和生命至上的认同程度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安全和安全文化的重视程度,安全文化需要从信仰的高度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能动作用,使安全文化渗透到整个系统体系之中。安全文化信仰原理对于安全文化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指导着安全文化学的发展方向。安全文化信仰原理是以文化学原理为基础,充分发挥文化信仰在安全文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将安全文化观念、理念等更加有序更加系统的传播给受众,使安全深入人心,从而促进系统的安全性提高安全性能。对于安全文化的信仰原理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安全文化对于组织与个人的作用不言而喻,安全文化学与哲学等结合在一起上升到信仰的高度,才能将潜藏在安全文化中隐形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不至于出现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荒谬心理。因此,将安全文化学以信仰的视角来倡导和展现,可更好的为组织以及个人服务。

2)将安全观念深入人心,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转变观念将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从消极被动转换为积极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更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有自身的安全理念,这样整个组织才会围绕自身的理念构建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安全体系,又通过系统体系的安全理念反作用与系统各要素进而提高安全水平,保证安全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安全文化熏陶原理

安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通过对人环系统的全面影响进而影响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使之符合安全文化学的本质要求。安全文化的这种熏陶原理是安全文化作用于组织系统最基本的影响方式,也是促进整体环境安全文化氛围重要原理。安全文化熏陶原理是以哲学与文化学为基础,通过精神、物质、制度等氛围影响的方式,激发组织或者个人的安全意识,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和安全水平,最终达到本质安全文化的目标。对于安全文化熏陶原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阐释:

1)安全文化的熏陶原理是基于安全文化学、以文化熏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属于安全文化学作用原理的范畴。其对于安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对于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反作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2)安全文化的熏陶作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氛围的影响对于系统中的诸要素作用显著。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安全文化的巨大优势,最终达到安全的目的。

3)安全文化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通过文化的激励力、导向力、约束力等影响方式产生刺激,通过安全文化的影响指导着受众,使安全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进而达到安全的目标[5]

3.安全文化纪念原理

一个国家或民族总有一些重要纪念的日子或图腾还弘扬某种精神文化。同样,弘扬安全文化和发展安全文化学离不开安全文化纪念原理的作用。安全文化纪念原理是指通过如安全文化周、安全文化月、防灾减灾日、消防日等纪念性的日期和活动,来加强组织或者个人的安全观念,提升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素养,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不受伤害财产不受损伤。通过安全文化纪念原理的发展和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安全文化的多样性与趣味性,进而促进本质安全文化的发展。安全文化纪念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

1)安全文化纪念原理可以增强安全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性,符合安全科学发展的整体趋势。使安全文化朝着综合性、稳定性、系统性的发展,举办诸如安全文化论坛、安全文化知识竞赛杯等活动,加强纪念意义。

2)大众媒体需要正确引导和广泛宣传,真正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将安全文化的精髓通过媒体的宣传效果传达给每个人,使安全文化纪念原理的影响力得到更加层次系统的推广,再结合科学研究使之有机联系在一起。

3)建立安全文化示范区、纪念性节日更加有助于安全文化的推广与落实,将安全文化纪念原理融入到安全文化信仰原理、安全文化熏陶原理之中,使其更加有效的为系统组织服务。

4.安全文化可塑性和塑他性原理

安全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可塑性[8],安全文化学受到安全科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充实,同时安全文化又深刻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创新。安全文化的可塑性和塑他性原理是指安全文化具有影响其他学科或者系统,同时又具有被其他学科或者系统影响的性质,可塑性和塑他性是安全文化具有的极其重要的性质,该原理的深刻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安全文化学本身还不够完善,学科领域仍然存在着许多空白,故安全文化学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得以系统发展。安全文化的可塑性保障了安全文化学不断完善、创新、发展,使其更好的为系统服务。

2)安全文化学又具有影响其他学科发展的塑他性,安全文化的综合作用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使其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另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使人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同时在影响其他学科的过程中促进了交叉学科的发展。

5.安全文化互为性原理

安全文化的互为性原理指的是将安全文化与人进行互为主体性比较,使两种主体统一于一身优势互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安全文化是人创造的并服务于人制约于人,同时人也生活在文化之中影响着安全文化本身,安全文化的互为主体性比较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视角、态度,更是一种研究的层次。如此可以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客观真实的展现安全文化的本质与魅力,安全文化的互为性原理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安全文化由人创造,增强其多样性和体系性[9]。互为主体性比较不仅可以使两种主题优势集于一身,更能够使资源自由互补,增强了安全文化的可识别性,促进了安全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体系性。

2)安全文化影响并改变着人类自身。安全文化影响着人类,使人对安全文化具有更多的认同和追求,增强其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

6.安全文化渐变性原理

安全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持续不间断才能够实现。从横向上讲安全文化体系可以分为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多个层面,从物质到制度再到行为最终达到精神的层面是个渐变的过程。从纵向上讲,安全文化学也需要长期的累积和诸多要素的组合才能逐渐实现其长远发展。通过层次的渐变影响可以使安全文化循序渐进的深入人心,使安全成为一种习惯,逐渐的成为一种素养,进而达到安全的效果。安全文化的渐变性原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阐释:

1)安全文化需要持续不间断的发展,无突变。不论是安全文化还是民族文化,亦或者是其他文化都需要缓慢的长期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此来促进安全文化学的衍变和发展。

2)安全文化的稳定性决定了其渐变性。安全文化学是经过长期的研究发展得来的,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努力逐渐趋于稳定完整,其整体大框架也已经趋于完善。因此安全文化学的稳定性决定了其渐变性,更进一步的完善需要新要素的不断积累并且旧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

7.安全文化发展性和延伸性原理

安全文化只有经过不断的发展和传承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安全文化的延伸性既展示了其兼容并包的一面又展现了其不断创新的一面,安全文化的发展性和延伸性对安全文化学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作用。安全文化发展性和延伸性原理是指通过安全文化的传承,通过跨学科、跨时空等之间的互渗和衍生等达到延伸安全文化的目的,从而促进安全文化学的发展,进而促进安全科学的发展和创新[7]。安全文化发展性和延伸性原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安全文化的发展性使其更加层次系统,通过安全文化的发展性评价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可以促进安全文化学综合功能的实现,安全文化兼容并包通过传承和创新更加完善安全文化学这门学科。

2)安全文化的延伸性奠定了安全文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既促进了安全文化学本身开拓性发展又促进了安全文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进而促进了安全文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发展。

3)安全文化的发展性和延伸性又具有极强的调节作用,通过其自身的发展性和延伸性可以起到去糟粕取精华的作用,促进了安全文化学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本质安全文化的目的,有利于安全文化学以及安全科学的发展。

8.物质文化趋于本质安全的原理

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具有广泛接受性的安全价值观、安全信念、安全行为准则以及安全行为方式与安全物质表现的总称[9]。物质文化趋于本质安全的原理指的是人总是期望所有的物质、设施、环境等都是安全的,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即使在发生误操作的情况下,设备系统仍然保持安全不会发生事故,从而促进整个安全文化系统的安全性。基于物质文化趋于本质安全原理的定义与内涵,可以将其作以下三方面阐释:

1)本质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物质文化趋于本质安全原理促进了本质安全文化的进程,使人们所期望的物质、设施、环境等趋于更加安全的状态,从而促进安全物质文化的发展,进而降低事故率保障安全性。

2)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将安全设施、措施、环境等尽可能落到实处保障其安全性,从而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安全系统整体的安全性。

3)物质安全文化是基础,以此为基础可以促进更高层次的人--环系统的安全性,协调总体关系,促进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整体的发展,从而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即使发生误操作的情况下也能保障安全。

参考文献:

  1. 谭洪强,吴超. 安全文化学核心原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 248):14-20

  2. 吴超,杨冕. 安全科学原理及其结构体系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2211: 3-10

  3. 吴超, 杨冕. 25条安全学原理的内涵[J].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3, 2: 42-45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89097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