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安全属性研究7:基于安全属性理解安全科学 精选

已有 3630 次阅读 2023-7-4 10:38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安全属性研究7基于安全属性理解安全科学

本文源自:

吴超. 安全属性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3335):1-8.

WU Chao. Investigation of safety & security attributes[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23335):1-8.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3.05.0926 

文章第1节—第5节把安全一词的属性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当安全与科学组合成安全科学这一复合词之后,显然安全的词性仍然存在;同时,安全科学作为一门科学,也必须符合科学的特征。

文中把狭义与广义的科学稍加说明,以便判断安全科学属于哪类。许多人谈到科学时,特别是理工科人士,他们对科学基本是狭义的理解,主要指自然科学和数学等,这样狭隘地定义科学显然不适用于安全科学,安全领域需要理解的科学是广义的科学,是包括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哲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交叉科学等的科学,这样定义科学才符合安全科学的属性和特征。一般说来,科学具有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3大特征。由于安全一词超出了狭义术语所具有的特征和基本要求,因而也导致安全科学不可能完全符合科学的3大特征,即安全科学不一定有理想化的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最重要的基本原因是安全是认识论的定义和安全是复杂性问题。

安全科学作为一门应用层次的科学新分支,最初从工业领域的安全开始萌芽和发展,并逐渐扩展延伸到各个领域,从安全科学的研究目的看,安全科学研究和论述必须是遵从客观实际的,但由于安全的主观性,也导致安全科学不可能完全是客观的,也包含某种主观成分,如现有对安全观的界定,就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安全的许多问题是复杂性问题,许多问题不能够完全以经验事实或逻辑演算来检验,不可能完全用还原论来分解和诠释,即许多安全现象不可能完全具有可验证性,安全规律更多的是具有统计性。由于安全的多维交织性,致使安全科学具有大交叉综合属性,安全科学与所有学科都有交叉,安全科学与其它所有学科没有明显的边界线,因此,安全科学也不具有理想的整体性和独立性。

安全科学迄今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较早的文献基于安全技术是事故预防的主要工具,提出安全科学是研究技术应用中可能产生危险的安全问题,认为安全科学是能够为与安全技术有关的活动提供理性的基础[25]。中国安全科学的开创者刘潜[26]给出的定义是,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人们在生产及其它活动过程中的自身安全健康(含舒适、愉快乃至享受)与否的矛盾,以达到保护活动者及其活动能力、保障活动效率的跨门类、多学科、综合性的横断科学。张景林等[27]给出的定义是,安全科学是以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具有复杂的、巨系统特点的安全系统的结构,研究其由安全态如何通过突变、势垒跃迁转化为另一个安全态,研究消除或控制危害因素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如何控制和回避风险,研究安全观念和思维知识体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吴超给出的定义是:安全科学是以安全的特定角度和着眼点来改造客观世界的学科,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对安全客观世界及其安全规律性的揭示和再认识的知识总结[28]。吴超和杨冕[29]还基于对安全现象和安全规律的定义,给出的安全科学定义是,安全科学是关于安全现象与安全规律的知识体系,其中,安全现象是可观测的安全状态表象,安全规律是藏在安全现象背后的可重复联系。从科学学的视角,安全科学显然是广义科学的一部分,是广义科学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也可以说是广义科学的分支。

综上,通过文中对安全的维度和复杂性、安全一词的特征、安全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安全定义的多样性等的阐述,可以得出推论,就科学的学科性质而言,安全学科既不能归属于自然科学,也不能归属于社会科学;既不属于纵向科学学科,又不属于横断科学学科,而是属于大交叉综合科学。

随着社会和科技等的不断进步及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拓展和对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也必将不断拓展和细化,安全科学理论也随着越来越丰富,安全科学新分支也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25]库尔曼A. 赵云胜,魏伴云,罗云 等,译. 安全科学导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1: 5.

[26]刘潜.从劳动保护工作到安全科学(初稿)之二:有关创建安全科学的问题[J].劳动保护, 1988(8):31-32.

[27]张景林,王晶禹,黄浩.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知识体系[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2): 16-21.

ZHANG Jinglin, WANG Jingyu, HUANG Hao. The object of study of safety science and its knowledge system[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17(2): 16-21.

[28]吴超.安全科学学的初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11): 5-15.

WU Chao. Initial study of the science of safety science[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17(11): 5-15.

[29]吴超,杨冕.安全科学原理及其结构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11):3-10.

WU Chao, YANG Mian. Study of safety science principles and their constructions [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2, 22(11): 3-1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393974.html

上一篇:安全属性研究6:安全定义多样性及分类方法
下一篇:安全属性研究8:中英文摘要和结论
收藏 IP: 119.39.118.*| 热度|

2 郑永军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