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冠肺炎为例谈系统学素养
吴 超/STIPC 2020-02-10
长期以来,在对待各种热点问题或突发公共事件等,特别是在网络或电视媒体传播时,大众希望专家或权威媒体给出的问题答案总是不限时空和条件的精确答案,即1就是1,是2就是2,没有之间,没有多一点或少一点,没有时间、空间、条件限制,没有预设等。即使有这些前提条件说明,大众也会经常把它们省略了,说难听点无意间造成断章取义,因为广大老百姓不想要复杂答案,也不希望谈复杂问题。
其实,不只是老百姓,包括记者、老板、领导等,也都希望对问题能有“是与非”这样明确的答案。
但很遗憾,我们这个世界客观上很少有如此简单的事物。
其实,我们面对的小事也都是复杂问题,我们所处的环境也不是简单问题,我们遇到的问题都是复杂问题或系统问题!我们的认知、知识、科技、装备、工具、等等,都是有缺陷的。
下面结合近期新冠肺炎来举例说明,比如下面的问题有“是与非”的明确答案吗?
l 口罩能否隔离病毒吗?
l 佩戴口罩就不会被感染吗?
l 病毒在体外能存活多久?
l 用电吹风能杀死病毒吗?
l 什么东西能消毒?
l 酒精擦拭消毒有效吗?
l 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吗?
l 人与人之间保持多大距离就不会人传人?
l 唾液飞沫传播距离多大?
l 病毒在人体潜伏期几天?
l 人体测温能发现新冠肺炎吗?
l 房间的通风时间和次数多少次为好?
l 乘电梯容易被感染吗?
l 电梯按钮是传染源吗?
l 穿防护服就安全吗?
l 等等等。。。。。。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讲,上述问题都没有“是与非”的答案,都是复杂问题,在确定的条件下才能有概率统计的答案。为什么呢?下面用两个问题再说明:
(1)比如戴口罩能隔离病毒吗?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也是复杂问题,涉及的因素至少有:
1)口罩本身因素,如口罩的安全等级、口罩的质量、佩戴方式、口罩使用时间长短(口罩的性能会改变)等;
2)佩戴人:当时活动的体力强度、单位时间的呼吸次数和呼吸量、人自身的免疫力(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是因人而异的)等;
3)佩戴人所处的时空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条件,人所处环境的病毒量、病毒活性、等;
4)上述多个因素的耦合效应(相克还是相生等)。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严格意义上讲,只能有相对定性的答案。总体来说,对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下,在某种意义上讲,佩戴口罩比没有佩戴相对安全一些,口罩对避免唾液直接喷射到空气中是有作用的。但佩戴口罩也会有副作用,如不舒适感、呼吸阻力增大等。
(2)人乘电梯易被感染吗?这也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的问题。这个场景涉及的因素有:
1)电梯本身,电梯轿厢有没有装通风机、电梯轿厢的容积、电梯的保洁质量等;
2)人的因素,乘电梯的人数多少(楼宇的实际居住人数,人员进出频率,乘电梯的高峰时段,等);
3)开停电梯的操作方式,如是否直接接触按钮、间接接触按钮(如用钥匙点、用手纸隔开按等);
4)环境因素,如电梯所处的位置环境条件,自然通风效果等;
5)危险源(病人)因素,如有没有传染人进出,进出的时间、人数、长短、等;
6)可能被感染的健康人抵御感染的免疫力等。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没有那么简单,只能说是人杂和高峰期乘电梯相对来说比较危险,大疫区比轻疫区危险,还有更多的具体条件下来比较而言。
更多的问题不便一一分析。
数量概率的问题也非常重要,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全国发生一例,全省发生一例,全市发生一例,全校发生一例等,其概率的大小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
事件的性质更是很重要,比如能够通过人类共享的空气、水、食品等人传人的恶性病毒,就比孤立的一个危险源要严重无数倍。
从复杂科学来解释,还有涌现、蝴蝶效应等难以琢磨的事情发生,这更是难以判断的问题。
因此,严格意义上讲,上述问题是没有无条件的精确答案的,只有一些基本原则意义的定性说法。可许多专家(不管是真的专家还是假的专家)为了满足来老百姓想要的简单答案,比如在电视媒体上,专家想详细解释也没有时间让其多解释,记者也催着要简单明确的答案,因而也就出现了客观上没有精确答案的精确答案,而由于这是不科学的答案,在实践中就经常出现与专家的精确答案相违背的案例,接着就引来对“砖家”骂声一遍和专家信任危机。
如果没有用概率思想和风险意识及综合决策去判断所发生的不安全事物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听说到一个概率完全可忽略的事件就当作可能发生事件来决策自己的行为,这必将造成各种恐慌心理和行为;但另方面,如果忽视了可以引发大事件的“破坏性元小事件”和行动,将可能会导致灭顶之灾。
那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呢?客观上讲这是当下无解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客观规律。
从长远上来讲,解决上述问题是大众系统学素养提升的问题,因为从系统思维上,我们所遇到的问题都是系统问题。
迄今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需要靠风险意识来弥补;任何系统都存在不同风险,降低风险取决于系统学素养;科学技术的局限性靠系统性来弥补,复杂问题的答案靠综合判断来获得。
系统学素养不仅是普通来百姓需要提高,官员、老板、知识分子、甚至很多高层专家也都需要提升。
但目前国内外对国民系统素养的研究非常之少,系统学素养也是一种科普素养,但这是更难形成的素养,系统学素养除了包括除系统学的一般知识之外,其中的动态、关联、环境、模糊、混沌、突变、涌现等思想在安全方面特别重要。
系统学素养比较较难形成,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和功底,比一般的科普知识更加复杂,需要有自己的综合判断决策能力,但适用的范围非常宽广,不仅适用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更适用工程、教育、管理等社会问题,以及科技发展创新等问题;不论是正面的反面的,大的小的,长期的短期的,都需要有系统学的思维。
恕我学识有限,本人知道较早提出开展系统学素质教育的学者是苗东升先生,他著了《系统科学大学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一书,并在中国人民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系统学素质课程,苗先生在该书中提出“在现代和未来社会中,人人都应懂得系统科学。”并提倡“大学生需要读点系统科学”。这是一件很值得敬佩的事情,我对苗先生这本书读了多遍,而且最近由于在编写安全系统学相关的书稿,还在认真重读。
另外,近几年也指导研究生写过几篇安全科普素养的问题(见下面的附录文章),下面还将对系统学素养做一些深入研究。
对于类似目前新冠肺炎的预防和行动,每个人如何判断其行为的风险,比较高层次的说法是要依靠安全系统素养去决策,风险意识+系统学素养+快速决策 = 安全之道。
科普的首要是安全科普,科普的综合体现是系统学素养。
附:课题组近年的几篇安全科普理论文章
l 王秉,吴超.安全科普学的创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4):248-254.
l 王秉,吴超.安全信息素养:图情与安全科学交叉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07):35-41.
l Bing Wang, Chao Wu, Lang Huang. Data literacy for safety professionals in safety management: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basic questions and answers[J]. Safety Science, 2019, 117: 15–22.
l 雷雨,吴超.安全数据素养的作用机制及其促进研究[J].情报杂志,2019,38(09):192-197+207.
l 章雅蕾,吴超,王秉.安全情报素养: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安全人员的必备素养[J].情报杂志,2019,38(03):33-38+113.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21790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