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减少途径

已有 7035 次阅读 2016-7-29 08:4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主要是由于家庭的炊事、照明、取暖、洗浴、娱乐、私人交通等活动而引起的。1996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收入增加的同时,人们对于能源商品的消费也在增加,家庭直接碳排放也随之增长。研究表明,从1996~2012年,家庭直接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速分别为4%和5%。可见相对于能源消费而言,碳排放的增长更快,说明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结构没有得到优化。


因此中国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减少的途径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减少家庭直接能源消费总量;二是优化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结构。具体而言,城乡之间,乃至不同区域之间又会有所侧重。


减少家庭直接能源消费总量

城镇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总量大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消费支出增幅较大。在各种能源消费类型中,电力消费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可见,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家庭耐用品数量增加,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加。2000年以来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品数量如表1所示。其中,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和空调等家庭耐用品使用量较大,平均每户家庭均有1台(部)以上。家庭电器电子产品的使用导致城镇家庭对电力能源的消费较多。


表1 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品数量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更加追求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镇交通对能源的消耗也明显增加如图1所示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家庭私家车的使用数量呈现近“指数型”上升。2003年城镇每百户家庭中约有一户家庭使用汽车,2014年城镇每百户家庭私家车使用量已达近26辆。城镇私家车使用的增多导致家庭部门对汽油的消耗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尤其是城市化对家庭直接碳排放影响程度高的区域,如上海和北京,汽油的消费增加幅度较大,应成为中国城镇家庭节能减排的重要着眼点。



图1 全国城镇每百户家庭私家车的使用量(2000~2014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5



因此,城镇家庭减少直接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的主要途径可从减少家用电器用能以及减少交通用能两方面着手。


1.减少家用电器用能途径



首先,使用节能产品,减少能源消耗。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促使家庭中的家电产品数量增长较快,种类日益增多,故使用具有节能认证和能效标识的家用电器是减少电力消费的重要途径。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相较于北方而言,家庭制冷的需求较大,由此夏季制冷消耗的电力和排放的碳较多。所以推广节能家电,如节能电风扇、节能变频空调等,是减少南方城镇家庭直接能源消费以及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其次,倡导节约意识,形成节约习惯。在照明方面,在白天可以利用建筑物采光;鼓励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并在不使用家用电器时切断电源,避免由待机浪费掉部分能源。在取暖(制冷)方面,要注意节约,如在夏季(冬季)用电高峰,将空调调高(调低)1度,把门窗堵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减少交通对汽油的消耗



个人出行是社会日常活动的重要行为,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导致全国家庭交通能耗及碳排放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倡低碳出行方式,减少家用汽车的使用是家庭在交通方面节能减排的最佳途径,通过发展公共交通以及近距离零排放出行等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一,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在所有的城市机动车交通方式中,公共交通最具节能和环保优势,是低碳出行的最佳选择。政府部门要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是快速公交、轨道交通等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系统。要进一步搞活公共交通行业,完善支持政策,通过制定公共交通的价格优惠政策等,引导居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第二,鼓励近距离零排放出行。居民近距离出行时,应尽量避免消耗能源和产生碳排放,可以选择步走路或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这不仅有利于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的减少,还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城镇应继续完善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分布,以便于民众租借;并严格限制机动车占领非机动车道,保障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出行。


优化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结构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城镇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同时也促使城镇家庭的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如图2所示,1996年全国城镇家庭的直接能源消费总量中,原煤占据一半的比重。2012年原煤比重下降到5%,而电力、天然气和热力比重分别增加到26%、22%和16%,液化石油气和汽油比重也明显增加到12%和10%。可见,城镇家庭对原煤的依赖越来越少,越来越倾向于对电力、天然气以及石油的使用。




图2 全国城镇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1996~2012年)



1996年城镇家庭的直接碳排放结构中,原煤比例达近一半左右,2012年比例下降到4%;而电力、热力和天然气比重分别增加到为46%、17%和11%,汽油和液化石油气比重增加到7%和6%。其中,天然气的碳排放占比仅为能源消费占比的一半,说明与其他能源类型相比而言,天然气更为清洁低碳。


优化城镇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结构,可从推广天然气的使用并优化交通燃料着手。目前,多地已出台煤改气这一节能减排的硬性指标,然而天然气的使用由于面临一系列问题,始终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


首先,要保障天然气运输、存储基础设施建设,并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增加天然气进口。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四川盆地、鄂尔多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48%,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盆地可采储量占25%。而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对天然气的消费有较大需求,因此需要完善管道运输设备建设。2014年,我国城镇天然气管道总长为434571千米,是1996年的23倍。其中,江苏、山东和四川城镇天然气管道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均在30000千米以上,而河北、河南和黑龙江等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大省,天然气管道长均不足20000千米。此外,贵州家庭直接能源消费总量居中,但天然气管道最短,不足1000千米如图3所示)。需要进一步依托“西气东输”以及“俄气南供”等项目进一步增加天然气运输管道建设。此外,地下储气库对天然气高峰使用具有调节作用,目前我国仅建成3座投产的地下储气库,需要进一步提高建库规模及技术。



图3 全国各省城镇天然气管道长度(2014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5



由于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为煤多、油少、缺气的状态,所以要想增加天然气的供应,保障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急剧增长的城镇家庭用气需求,必须坚持走国际化道路,不断增加天然气进口,以弥补国内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巨大缺口。


其次,进一步改善天然气定价机制。我国目前天然气价格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依据天然气供应的自然流程实行分段管制定价,主要是采用成本加成法定价。应在考虑综合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城镇消费者特征,推动天然气价格进一步市场化。由于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同,天然气的需求弹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同区域的天然气价格也应具有较大差异,这样有利于节约用气。


最后,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世界石油开采的57%都用在了道路交通上,交通对石油的大量消耗不仅使能源枯竭速度加快,而且还伴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因此,开发新的代用燃料,如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料,是减少家庭对汽油消耗的重要举措。此外,通过大力发展电动车、混合动力电动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家庭汽车消耗的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也可以考虑用乙醇或电力替代。目前,湖北省武汉市正在推广乙醇汽油,经检测,在汽油中加入10%的乙醇可使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降低33%,取得不错的节能减排成效。





本文由王芳摘编自李艳梅《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机制》(2016年6月)第7章,内容略有删节。



ISBN 978-7-03-048430-7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家庭能源消费必将上升,成为碳排放的重要增长点。有鉴于此,本书着重研究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首先,探讨了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总量和结构,进而影响碳排放。其次,计量了中国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效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家庭直接以及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都会持续增加,但是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再次,分析了城乡家庭能源消费以及碳排放的差异及原因。最后,对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及家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增长趋势进行了判断,并提出相应的节能减排建议。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993327.html

上一篇:解救焦渴地球——聚焦海水淡化技术
下一篇:《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gine平台获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30佳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2 农绍庄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