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对话李亚栋: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与中国科学同行

已有 3736 次阅读 2016-5-25 17:13 |个人分类:《科学通报》|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技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论文产出数量迅速增加。例如在材料科学领域,其SCI论文发表数量已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研究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随着当前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增多、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首发权、使用权和传播权等,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当前,我国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科研成果产出的需要,大量的本土优秀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上。这其中既有学术评价“指挥棒”的因素,又有我国学术期刊自身建设能力不足、国际竞争激烈等内外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提升其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迫在眉睫。

作为材料科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李亚栋教授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而且担任我国几个重要科技期刊的主编、编委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参与和亲历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他曾担任《科学通报》副主编,为推动刊物发展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担任共同主编的Nano Research,自2008年创刊以来取得了世界纳米研究领域顶级科学家的大力支持和关注。2014年,他作为主编创办了新刊Science China Materials,刊物迅速成长,发表的文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与中国科学同行?当前形势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将会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科学通报》编辑专访了李亚栋教授,分享他对中国学术期刊现状与未来的看法和建议。


《科学通报》:2015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发文《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五部委文件”),倡议大力支持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科技期刊发表。您对中国科协等五部委在当前形势下发文,有何总体评价和感想?

李亚栋:中国科协等五部委联合倡议大力支持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科技期刊发表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近年来,我国的科研水平大幅提升,无论是SCI论文的总量还是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量都排在国际前列。在这种形势下倡议大力支持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科技期刊发表,时机已经成熟。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科研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必将产生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能否在国际上率先发表,至关重要。科研除了要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之外,掌握优先权、话语权也同样重要,而发展我国科技期刊正是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科技期刊发表对促进成果在国内的优先转化、推动国内产业的技术创新,实现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科学通报》:五部委文件中提到“大力支持我国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但当前国内优秀科研成果大多首先在国外期刊发表,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您认为应如何做到“大力支持”?

李亚栋:当前国内科研人员受资助产出的优秀科研成果绝大多数是选择在国外期刊发表,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可能短期内还很难改变。一方面是历史原因,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的整体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不高,国内科研人员处在跟踪、模仿阶段,难以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国内学术界没有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实属无奈之举;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期刊经历了百年以上的发展,无论是办刊理念、经验,还是全球范围内的认可程度都是领先于国内期刊的。另一方面则是受我国评价体系的影响,特别是管理人员,比较看重国外著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成果。这种现状不是短期内能够快速改变的,需要我国科研人员和科技出版界的长期努力。

关于如何“大力支持”,关键是国内知名学者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将部分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发表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现阶段可以考虑对现有的已经初步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进行全面支持,包括资金、人员编制、出版政策等方面,力争将这些期刊办成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期刊。我也呼吁中国科协每年重奖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的优秀成果。

《科学通报》:2015年10月,我国本土药学家屠呦呦研究员首次摘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重要科学发现正是1977年在《科学通报》以中文首次记录。您认为中文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传播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当前的科研评价和考核体系对国内科技期刊,特别是中文期刊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在提高中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方面有哪些建议?

李亚栋:中文科技期刊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研刚刚起步的时期,当时与国际同行的交流相对较少,大量优秀的科研成果都是通过中文期刊发表的。中文期刊因为语言的优势,使其在国内的传播更加便捷。尤其是英语掌握程度相对较弱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更快地了解到前沿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中文期刊能够将他们的重大研究成果不受语言限制地发表出来。

目前,科研评价和考核体系主要关注研究论文所发表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国内期刊由于影响因子偏低,不被科研工作者重视,很难吸引优秀的研究成果。这造成了国内科技期刊,特别是中文期刊发展的动力不足。

关于如何提高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可以创建少数具有“品牌效应”的顶尖中文科技期刊。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甄选投稿论文,甚至可以类似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如果没有合适的稿件可以空缺一期;以此改变中文期刊发表的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也只有改变这种现状,才能使评价体系的政策倾斜有实行的可能。另外,也可以邀请在国外的、母语为中文的知名科学家撰写一些具有高时效性的综述类论文,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国内科研界了解国外的前沿研究状况,也有助于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知名度。

《科学通报》:近几年,国外知名出版集团纷纷与中国科研机构合作创办新刊,也邀请了很多国内著名学者参与办刊,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科技期刊形成激烈的稿源竞争。请您谈谈国外出版集团对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和冲击。您认为国内期刊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李亚栋:正如前面提到的,国外一些知名出版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非常高的认可度,这使得其在稿源竞争上具有很大优势。而缺乏国际认可度正是国内期刊发展的最大瓶颈,短期内恐怕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发展国内期刊的重要性,相信在政策的引导和国内科学工作者的支持下,国内期刊会有更好的前景。毕竟我们都或多或少受到过国际知名期刊的不公正待遇。

《科学通报》:我们了解到Nano ResearchScience China Materials都采取了科学家办刊的模式。您如何看待科学家在期刊创办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您在参与办刊过程中有什么最想与我们分享的心得体会?

李亚栋期刊一般有两种办刊模式:科学家办刊和专业团队办刊。在办刊初期我更倾向于科学家办刊。科学家坚守在科研一线,对当前的科研发展有相对准确的把握,对稿件质量的评判相对会更加合理,也更了解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有利于稿件送到更加相关的审稿人手中从而给出相对合理的判断。也许科学家在这个过程中会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处理稿件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这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事情。相比职业科技期刊工作者,科学家具有更强的科学判断力。特别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资深科学家,可以在战略的层面上对科学的发展起到前瞻性的引导作用。这种前瞻性对科技期刊的创办和发展往往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避免科技期刊在发展方向上发生问题。但最终还是要培养出优秀的专业团队去办好我们的期刊。

《科学通报》:您认为当前国内科技期刊应积极采取哪些措施,抓住机遇,提升国际影响力?请您谈谈对国内科研和科技期刊工作者的建议和期望。

李亚栋:我国科研实力正在快速增强,国际顶尖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与此伴随的就是大量科技论文的出版需求。如果能把握住这个时机,吸引国内科研人员的高质量稿源,那么就能以此为基础提升国内科技期刊的口碑,从而进一步获得国际认可,打破国外出版集团的垄断,替国人争取科技发展的话语权。

发展国内科技期刊任重而道远,希望我国更多科研工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到国内期刊上,支持国内期刊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国内有影响力的优秀科学家要带头,如果每年能将五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的优秀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这对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是很关键的。

原文发表于《科学通报》2016年第15期,网址请见:http://219.238.6.215/publisher/scp/journal/CSB/news/journalNews/AwLbhnQPhLykKwsLq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979652.html

上一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江南环境史研究小札
下一篇:技术的进化与展望
收藏 IP: 219.238.6.*| 热度|

2 强涛 陈辉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