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精选

已有 4317 次阅读 2015-12-15 15:45 |个人分类:《科学通报》|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蛋白质晶体结构, 埃博拉病毒入侵, 磷脂酰丝氨酸结合机制

     埃博拉病毒能够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病死率极高的埃博拉出血热,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烈性病毒之一。

       201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疫情席卷了整个西非,导致了数万人感染和死亡。尽管从1976年首次爆发至今, 埃博拉病毒已经引发了多次感染疫情然而人们对其了解仍十分有限。最近一项研究报道了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human 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hTIM)受体分子的晶体结构,并揭示了其在介导埃博拉病毒入侵中的作用。

       相关研究论文题为:“埃博拉病毒入侵:人TIM分子的结构与结合PS的分子基础”,近期以封面文章发表于《科学通报》2015年第35期,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团队完成。

封面图片展示了细胞表面的人TIM分子通过结合埃博拉病毒囊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分子介导病毒侵入的过程

       已有研究表明,人TIM分子能够促进包括埃博拉病毒在内的许多囊膜病毒的入侵。TIM家族成员结构相似:由远膜区的N端免疫球蛋白V区结构域(immunoglobulin variable (IgV)-like)、高度糖基化的黏蛋白样结构域(mucin-like domain)、跨膜区以及胞内区构成。人TIM分子介导的病毒入侵过程高度依赖于    IgV结构域与病毒囊膜中磷脂酰丝氨酸(phosphotidylserine, PS)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人类TIM家族共有3个成员:hTIM-1,hTIM-3hTIM-4。虽然相应的小鼠TIM分子的结构已经解析,但人TIM分子的IgV区结构特征及其识别PS的分子基础仍然未知。同时有研究表明,引起西非大规模埃博拉疫情爆发的2014-扎依尔-埃博拉病毒可能较其先前流行株具有更强的致病能力。但目前尚未有2014-扎依尔-埃博拉病毒利用人TIM分子入侵细胞及其与1976-扎依尔-埃博拉病毒的入侵能力比较的研究报道。

       高福研究员团队所开展的这项研究工作,表明整合有1976-2014-扎依尔-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的假病毒均可以利用hTIM-1hTIM-4分子入侵细胞,并且表现出相近的入侵效率。人TIM分子不与埃博拉病毒GP蛋白直接相互作用,而是通过结合病毒囊膜中的PS分子而促进病毒感染。该项研究进一步解析了3种人TIM分子IgV结构域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以及hTIM-4分子与磷酸丝氨酸的复合物晶体结构,揭示出3种人TIM分子的PS结合槽具有各自不同的局部结构特征。由于这些局部特征在相应的小鼠同源分子中均未被观察到,因此很可能提示了人TIM分子具有不同于小鼠同源分子、且彼此间亦各不相同的PS识别模式。

       上述结构和功能数据丰富了我们对人TIM分子结合PS的分子基础的认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埃博拉和相关囊膜病毒利用人TIM分子入侵细胞的分子机制。

      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81590761)和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XDB08020100)资助。

 

更多详情请阅读原文

王寒, 齐建勋, 刘宁宁, . 埃博拉病毒入侵: TIM 分子的结构与结合PS 的分子基础科学通报, 2015, 60: 34383453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9313.s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scichina1950/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943545.html

上一篇:宇宙学能否回答宇宙万物从哪里来?
下一篇:食品安全检测新材料︱上转换发光材料
收藏 IP: 114.111.167.*| 热度|

3 李颖业 彭真明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