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
民间传说中动物群对盐资源的识别 精选
2015-2-11 08:14
阅读:6896
标签:科学出版社, 动物, 杨华, 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 盐业考古

人们通过动物的食盐习性实现了开发食盐的转换过程,我们在对三峡地区盐业考古研究中,检阅了大量文献史籍以及地方志书,发现不少的有关盐井(卤)的发现都是由动物先识别而后才被高智商的人类发现并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的。


人类对盐的认识和使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此前各类动物对盐的本能的依赖也启发了人类对盐资源的有意识的开发和利用。张良皋教授认为“所有哺乳动物都需要盐。草食动物依靠大量食草来摄取盐分。肉食动物依靠捕食动物来摄取盐分。猿类,包括人,是杂食动物,靠采集植物充食不足以供应盐分,就各自设法猎食动物,人类也就为此努力打猎捕鱼”,而“草食动物都有直接摄取盐分的本能”。人们通过动物的食盐习性实现了开发食盐的转换过程,我们在对三峡地区盐业考古研究中,检阅了大量文献史籍以及地方志书,发现不少的有关盐井(卤)的发现都是由动物先识别而后才被高智商的人类发现并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的。这类受动物启发进而开发盐资源的传说故事,无论是在三峡还是在成都平原乃至云南地区,都有相似的说法。

1.三峡地区

巫溪大宁河畔的宝源山山麓有一涌流不断的天然盐泉,其泉名曰“白鹿泉”。白鹿泉出于一洞穴,此洞穴较其后面溪水的水面高出7米左右。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八十《大宁监》记载说:“宝山咸泉,其地初属袁氏,一日出猎,见白鹿往来于上下,猎者逐之,鹿入洞不复见,因酌泉知味。意白鹿者,山灵发祥以示人也。”有关白鹿引盐的传说故事在《巫溪县志》《巫溪县盐厂志》《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巫溪县卷》、清乾隆《大宁县志》、光绪《大宁县志》等地方史志中亦屡有记载。从这些文献和地方史志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传说中的这个“白鹿引泉”的故事在巫溪地区已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了。

自古有“盐都”之称的云安镇,其地南距云阳城(老县城)约15 千米。据有关文献记载,公元前206 年,云安开始开凿井盐,距今已有2000 余年的历史。在汤溪河下游河畔的汤溪河床上,古盐井密布,盐井总数接近200 口,其中位于汤溪南岸的白兔盐井是这些古盐井中最著名的一口盐井。民间传说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由将军樊哙陪同,从东乡(今宣汉县地)进入朐躵境内募兵招贤,樊哙射猎到云安,见一白兔,于是跟踪追击,白兔忽然入地不见,哙命掘地三尺,有盐泉涌出,刘邦下令就地掘井煮盐,其后,此井即名“白兔井”。据测量,该井深43.33 米,井底比河面低18.23 米。


云安古镇

2.四川盆地

具有千年盐都之称的古城自贡,是镶嵌在中国西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产盐历史可追溯到距今1900 多年前。在自贡众多的古盐井中,数富顺县城的一口古盐井历史最为悠久。此盐井被称为自贡地区的“第一口盐井”。在自贡盐场发现史中,自古亦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晋太康元年(280 年),夷人梅泽出门打猎时,见一白鹿在舔食石缝中流出的泉水,出于好奇,他也尝了一下泉水,发现泉水味咸,于是在这里凿井300 尺,采出卤水,并煎煮成盐。梅泽死后,人们为纪念他发现盐泉的功劳而为他建庙祭祀,尊他为“井神”和自贡盐业的始祖与保护神,官府亦为他立祠,后蜀时朝廷还封他为“金川王”、通利侯。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的盐源(古为定筰县)也有著名的古盐井。据清光绪《盐源县志》卷十《人物·仙释》记载,一位牧羊姑娘在放牧时,见“羊饮于池,迹之,见白鹿群游,尝其水而咸,指以告人,因掘井汲煎,获盐甚佳”。也就是说,这位牧羊姑娘受羊和白鹿等动物的引导而发现了盐泉,于是在这里开凿盐井,开始了井盐生产。后来这里的人们便将这位牧羊姑娘供奉为“盐神”,尊称为“开山姥姥”。

3.云南地区

地处我国西南一隅的云南,也是我国重要的井盐区之一。据有关文献记载,此地开凿井盐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2000 年以前的西汉时期。云南古盐井的发现亦多与动物有关,如这些古盐井中的“狼井”“猴井”“黑牛井”“白羊井”等,都暗示着动物识别盐泉的历史传说。

据倪辂辑《南诏野史》记载:“楚雄黑井佳。若狼井、黑井,因狼与黑牛舐地知盐,故名之。”明代刘文征撰《滇志》卷十七也记载:“李阿召,大理人。居七局村,所养之黑牛饮池中,肥泽异常,因得卤泉,报蒙诏开之,是为黑井。”《新纂云南通志》卷一四七中亦有相似的记载。又据《康熙安宁州志》卷一二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年),有东川人阿宁牵牛过此(安宁),牛舐地不去,取土尝之,味咸,遂掘地为盐池。”这就是“安宁井”的由来。明刘文征撰写的《滇志·地理志》记载:“石羊,即白盐井。昔洞庭爱女牧羊于此,有羝舐土,因得盐泉。”《滇志·杂志·灵异》“羝羊石,蒙氏时,有牧人于今白井提举司东一里许,见有一羝羊舔土,驱之不去,掘地,遂得卤泉,名曰白羊井。人即地立圣母祠。及开桥头井,得石羊,云即舔土之羝羊也,后归于圣母祠。其井,即白盐井也。”

云南楚雄的白羊镇即是著名的石羊古镇。历史上,石羊被称为白井,至今还保留着特种制盐装置——晒盐篷,又称枝条架。

上面这些传说表明,起初,人们并不知道这类泉水、地层含盐,但在生活及劳作中,人们多次发现鹿、牛、羊等动物常爱舔舐这些泉水和土石,有些动物甚至因此而膘肥体壮,这样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于是这些地区的先民们从动物的行踪上发现了盐泉、盐源,从而有意识地取卤熬盐,在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之后,便有了后来对盐井的主动开掘,并从中提取卤水而进行带有工业色彩的利用和开发,从而将凿井制盐技术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杨华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一书。

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以三峡地区夏商时期考古资料为线索,结合相关学科知识,从多角度对三峡地区夏商时期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三峡地区夏商时期文化中,由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而来的文化为本地区的主体文化,其遗存被认为是早期巴文化遗存,而北来的中原文化和西来的蜀文化,也在三峡地区汇聚交流。《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探讨了三峡地区夏商时期农业、饲养业、渔猎业、盐业、手工业等的发展情况,介绍了房屋建筑及丧葬习俗文化,并结合有关文献,从出土遗物、地层叠压关系、人骨资料等方面阐述了巴人起源于鄂 西、三峡地区的观点,评述了巴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深入过程。此外,还开展了对三峡地区夏商时期长江洪水遗迹的研究,对三峡远古时期的长江河 床的演变及河道走向进行了探索。《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是一部研究长江上游东部,长江中游西部地区夏商时期历史的重要著作。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转载本文请联系“科学出版社微信号:sciencepress-cspm)授权同意。转载请在文前明显位置注明:本文转载自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杨华著《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一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出版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86720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