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
金石匠学│图解司母辛大方鼎的保护修复 精选
2015-2-4 08:18
阅读:8009
标签:科学出版社, 金石匠学, 文物修复

“金石匠学”题解

古物收藏与研究,催生了一种技艺——文物修复和仿制复制。宋时已露头角,而清乾隆发扬光大至前无古人之境地。现代考古学兴起,出土文物数量巨大,其修复工作需要高超技术和优秀人才。虽各方大力培植,至今仍是人才匮乏,高手难求!又,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物保护成为新兴显学,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文物保护修复变成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紧密结合之学问,其业者须兼具巧匠与科学家之品质——科研人员要有匠心匠能,练好手上基本功;技术人员要有科研意识学术思想,勤于学习思考——故此以“金石匠学”名之!

本文以司母辛方鼎的保护修复为例,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文保科技人员精湛技艺。

司母辛方鼎的保护修复,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大鼎强筋壮骨延缓其生命,再次恢复其真实完整的原有形态,充分保留了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1.司母辛方鼎



司母辛方鼎

司母辛大方鼎出土于殷墟五号墓,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土最大最重的铜鼎,对研究商代历史,特别是武丁时期政治、经济、手工业、文化艺术等诸多社会问题,意义极为重要,同时对商代铜器断代及殷墟布局、与方国或族的关系等,都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通高80、壁厚0.8cm,重117.5kg。口呈长方形,长64、宽47.6cm,方唇折沿;两耳直立于宽边口沿上,耳高15.3 cm;器身下承四根粗壮圆柱形空心足,足高31.5、孔深 28cm。口下长边一面的内壁中部有铭文“司母辛”三字。从外底的长方条范线,以及四角与四足内侧明显的范线来看,应该是铸造成形。

司母辛方鼎出土时口部稍残缺,经过复原。限于当时条件及诸多因素,造成部分焊锡处开裂。现口沿中间有裂纹,并有变形。口沿裂纹自口部始,斜穿腹部到底部,造成一足活动。

2.检测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其材质与曾修复过的部位,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准确地指导修复方案的制订,采用有针对性的修复工艺。

2.1 成分分析

表  考古所化验室对司母辛大方鼎(M5:809)检测分析报告

司母辛方鼎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殷商铸铜工匠在长期实践中,已经有了合乎科学的青铜冶铸经验,在铸造不同器物如礼器、兵器、工具时,对铜合金配比已经有了丰富经验。

2.2 X射线成像检测分析

方鼎侧面X射线成像图。采用X射线成像技术,可以清晰辨别出司母辛方鼎锈蚀下的裂痕,表面做旧掩盖下的焊锡部位也能一目了然,这种无损探伤既保证了文物的安全,又减少了修复中的盲目性,同时为修复司母辛方鼎展现出肉眼无法看到的内部结构、损伤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3.修前纪录与建档

3.1 修前影像记录


修复前的照片

器内内壁修前照片。

使用Nikon D80相机对大方鼎进行多角度拍摄,并对局部裂缝做特写摄影记录,以最大限度保留原始信息资料。摄影结果一方面可以监督检查“医生是否开错刀”,另一方面也为大方鼎定期“体检”提供依据。这项工作是现代科学修复不可缺少的步骤,是对传统青铜器修复技术的完善。它翔实地记录了修复前的现状,以备存档,使日后可随时调档查阅。

3.2 病害图

根据国家文物局2008年发布的相关标准绘制的司母辛方鼎病害图。为了便于对青铜器病害加以评估,制作保护修复档案,同时规范地编制保护修复文本,需要绘制病害图并对病害分类表述。

3.3 目测现状描述

几十年来,由于自然环境、人为因素,以及工艺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造成司母辛方鼎出现再次损伤。经目测及使用简单设备观察,在有铭文的一面方鼎口部有数处修复痕迹,中间两处出现裂痕,外侧左上角锡焊裸露约5cm,裂痕向下延伸被做旧。从器内壁看,在铭文左侧从口沿直至底部有一曲折的破裂痕直冲到底,左上角焊接处自口沿斜穿纹饰带至腹中部,与前缝汇合,呈三角形分布。在裂缝底部有一近似方形孔洞缺损,其裂缝拐向右侧柱状足,以致使鼎足活动不牢。

从断口处观察,色泽青黄有耀眼的金属光泽,说明铜质很好。口沿部位因原始的自由浇注,产生明显的铸造缺陷。由于本体的铸造应力未释放,再加上器壁厚重又难以焊透,连接强度不够,在外力作用下造成方鼎开裂。

3.4 建立保护修复档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的要求,填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的“文物保护修复信息记录表”,将器物名称、编号、时代、质地、等级、文物来源、提取日期、提取经办人、保护修复人、修复方案等一一填写完整。这个档案非常重要,犹如一个人的病历或体检表,一旦某件文物出现病害,进入“文物医院”(即文物保护修复部门),可使“文物医生”(保护修复工作者)一目了然作出是旧病复发、还是又添新病的判断,可以依据档案资料合理制定保护修复方案。

4.保护修复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修复馆藏文物,不得改变馆藏文物的原状”的原则。本着对历史和后代负责的态度,结合现代文物保护修复理念,同时采用青铜器传统修复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按下述原则制定大鼎保护修复方案:①真实性与完整性;②可再处理性;③最小干预性;④可识别性;⑤安全性。

5.保护修复技术路线

针对大鼎破裂现状及大鼎的历史状态和修复史,在前人修复的基础上,制定出修残补缺、恢复应有原始造型和信息的保护修复技术路线,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初始形态(如范线)、历史形态(如锈蚀的色泽)等,将其真实和完整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鼎修复的关键点是要矫正变形和增强焊接强度,由于大鼎的金属性能良好,决定采用传统青铜修复工艺。通过对前人曾做的修复效果看,尽管采用了一些措施,由于保护修复材料的时效性,导致焊接强度降低,应对口部、腹部及底部的结合点加强连接强度,并在解体过程中矫正变形部位。修复时应先清除裂缝老旧焊锡,拆除后整形,并以银锭扣接头形式加强连接强度,再焊接修正,最后作色以适应展陈需求.

6.保护修复过程

6.1 清除锡焊

依据X射线成像结果和以往的实践经验,将做旧的颜料腻子清除,使焊口裸露出来。由于司母辛方鼎器壁较厚,使用热风枪和500W电烙铁熔除原焊接焊锡,将近三角形的残片取下,并将焊面残留焊锡打磨干净。

去除原焊接焊锡

打磨残留老旧焊锡

6.2 整形

木棒整形。病害状况为大方鼎有铭文一面向内偏移变形,造成器口不平,需采用顶压矫形工艺,且保证矫形时不产生新的应力损伤。采用简易的传统棍支矫形法,即在方鼎另一侧完整内壁上面垫10mm厚木板,选用直径3mm的坚固木棒,根据矫形需要确定木棒长度尺寸并顶在厚木板,然后在木棒一头备楔,以求将器壁向外撑出。

千斤顶整形。传统棍支矫形法时间长且效果不明显,改进矫形方法,选用型号 OE122的千斤顶增强支撑力。在顶撑的过程中需要时紧时停时松,再紧再停再松,数次调整支撑力,以消除矫形时的金属内应力,同时也便于观察矫正力度。

矫正器腹。器腹矫正是全器的关键,但其他部位也不可偏废,为了保证整体的完美和焊口平整严密,分别在器口与器底、器口与鼎足卡两个长卡子,不断拧紧丝杠使其紧固,视焊口平整为准,以便焊接。

6.3 焊接

1.锉银锭扣接头

锉银锭扣接头。为了用最小代价保全大鼎免遭二次损伤,决定采用传统的银锭扣接头,在器壁和器底表面无纹饰处锉银锭扣接头(在裂缝两侧分别锉出燕尾槽,两个燕尾槽拼对一起即一个银锭扣)加强裂缝连接能力。

2.做银锭扣

锉出小面器底外角的银锭扣接头,然后分别在每个银锭扣形上,拓纸样,将纸样粘贴在与器壁厚度相应的铜板上,锯锉成银锭扣形,分别在各自位置吻合即可,将铜质银锭扣镶焊其中。

3.做锔钉

器口锔钉及其下芯孔。为了确保三角形残片与主体连接强度,除在器壁做银锭扣外,在口沿处再做销钉和锔钉增强连接强度。

器口锔钉。

为焊接三角形残片的银锭扣和口沿锔钉,焊后口沿锔钉处表面平整未高出器表。

焊后口沿锔钉。

4.焊接前的处理

焊前先将原有的焊锡及锈蚀、油污全部清除干净。

5.锉出铜碴露出金属光泽以备焊接

用500W电烙铁焊底部焊口。由于断面较厚,需要先在断碴表面热镀一层焊锡,以便合缝拼对。现采用大功率500W电烙铁,在焊接大型厚壁青铜器时,还使用热风枪辅佐预热。

6.用500W电烙铁焊底部

焊口预热到一定温度时涂抹饱和氯化锌溶液焊剂,然后立即将500W电烙铁置于拼好的焊缝处,使焊锡熔入焊缝中。由于焊缝不严密且较宽,需内外配合进行两面焊操作。

焊接外侧焊口

焊接内焊口

焊后将高出器表多余的焊锡锉去,有焊不严的地方再补焊一下以使焊缝结合牢固。

7.用纯净水浸泡

全部焊完后,将被焊接面浸入特制的水槽中,用纯净水刷洗焊口以清除氯化锌残液,然后更换纯净水浸泡三次,每次24小时,以进一步清除有害氯离子。

6.4 修整及灌注黏结剂

部分焊缝因500W粗大的烙铁头焊不到,以及鼎足高浮雕兽面纹均需修整造型以恢复原貌,因而对焊不到的细小裂缝采用机械方法,即用小刀等自制工具清除裂缝锈蚀,以便灌注环氧树脂进行黏结加固。选用流动性相对较好,黏度较低的AAA黏结剂,按比例调匀后,略加一点绿色矿物颜料,追求与大鼎地子色泽接近以便同后期做旧相协调。为了使黏结剂浸润到缝隙深处,用热风枪烘烤裂缝至约60℃左右后,再用竹签将黏结剂涂抹到缝隙处,第一遍涂抹的黏结剂不加任何填料,以便更好地涂抹到断碴表面增强黏结力,其后第二遍、第三遍涂抹的黏结剂加绿色填料。

无论焊接还是黏结,修复面要力求最小最窄,由于对大鼎预热加速了黏结剂的固化时间,所以在涂抹灌注第二遍、第三遍时,视其渗透状况随渗随抹,直至抹平。等黏结剂全部固化以后,再次锉磨修整与器表齐平。

灌注AAA黏结剂

6.5 着色做旧

涂抹硝基清漆。表面着色处理直接关系修复后的美感,也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修复特色所在。在认真观察分析大鼎地子和锈色基础上,采用以磁漆做地子,以虫胶漆加颜料做锈色的方法做旧(即做锈蚀)。做地子和锈色前要在焊口涂抹一层较稀的硝基清漆,以增强与器物的黏合力。

7.修复后资料整理

经修复后,最后再摄影,并将相关的X光片、病害图,以及修前、修中、修后照片等资料,编码整理归档。

修复后的方鼎内壁

修复后的大方鼎

8.结语

尽管青铜器材料的劣化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但是只要采用科学的保护修复技术,采取有效的预防保护措施,同时加强日常监测和养护,及时发现存在的危害因素,定可使司母辛大方鼎“子子孙孙永宝用”。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所编文物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金石匠学之路一书。《文物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金石匠学之路》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部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科技人员,近年来在提高科学研究能力、钻研理论知识、增强学术意识基础上,弘扬优秀保护修复传统技术过程中,将文物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科学技术成果的总结。文物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金石匠学之路》内容包括考古发掘出土铁质文物、青铜器、彩绘陶器、彩绘木质文物保护修复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实施,馆藏文物病害调研与应急保护处理的实践,以及文物修复与复制中一些具体应用技术的探索。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转载本文请消息联系并征得“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同意。转载请在文前明显位置注明:本文转载自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所编《文物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金石匠学之路》一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出版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86536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