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综述 | 天文学

已有 3526 次阅读 2014-4-30 10:23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学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 综述, 天文学, 世界科技进展

3月,欧洲空间局(ESA)公布了根据2009年发射的普朗克卫星传回数据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图。这幅迄今分辨率最高(5角分)的全天CMB图,让科学家以更高的精度刷新了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根据其9年观测结果获得的宇宙学参数:宇宙的年龄从137.7亿年更新为138亿年;普通物质的比例从4.6%提高到4.9%,暗物质从24%提高到26.8%,暗能量则由71.4%降低到68.3%;宇宙膨胀速率(哈勃常数)的值从每兆秒差距69.3千米/秒刷新为每兆秒差距67.3千米/秒。

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实验(空间中首个测量精度达到1%的实验)初步结果正式发表:收集到约40万个正电子,其与电子的比例稳定随着能量增强而增加,没有观测到任何各向异性。这些结果与正电子源自于太空的暗物质湮灭相容,但尚待与如脉冲星等其他可能来源进一步甄别确认。

恒星与星系形成与演化研究成果

天文学家借助夏威夷凯克10米望远镜上的近红外多目标摄谱仪,发现了迄今已知最远的星系z8_GND_5296,其红移z=7.51,距离地球约130亿光年,诞生于宇宙年龄5%的幼年时代。该星系每年诞生330个类似太阳的恒星,这比银河系高约100倍,意味着星系的恒星形成率在随时间下降。

哈勃空间望远镜在执行CANDELS项目时发现了爆发在100亿年前(红移z=1.914)的超新星UDS10Wil(昵称威尔逊超新星)。这个破超新星最远纪录的发现打开了早期宇宙的一扇窗口,观测证据支持其爆发起因于两颗恒星残骸——白矮星的碰撞合并,而非传统的白矮星吸积。

一个国际团队借助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观测数据,发现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气体99%外流,只有1%进入黑洞视界,从而解决了大多数星系中心尽管存在大质量黑洞,同那些活动星系相比,却显得如此平静之谜。

在经过20年的搜寻之后,到201310月,人类已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总数突破1000(其中水星大小的3颗,火星大小的7颗,地球大小的11颗,超级地球114颗,海王星大小的148颗,木星大小的727)

2009年升空、2013年夏季停止工作的开普勒探测器在其运行期间确认了156颗系外行星,另外还有超过3500颗正在等待进一步确认。根据开普勒探测器三年获得的资料估计,银河系内可能存在数以千亿计的行星,其中约一成可能是半径类似地球并且表面环境适合液态水存在的行星。

20131月发现的KOI172.02已经被列为具有潜在生命可能性的首要候选行星。10月,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首个与太阳系极为相似的系统:其中央恒星KOI-351距离地球2500光年,拥有7颗行星。

在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赫歇尔空间天文台用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描绘出木星平流层水的垂直和水平分布,发现南半球的水比北半球多23倍,且大部分集中在19947月苏梅克-列维彗星和木星的剧烈撞击的撞击点附近,从而发现了彗星撞击是木星高层大气中水的主要来源的决定性证据。

2013215日,一颗小行星坠落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释放出超过2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爆炸形成的火球最亮时的亮度比太阳还高30倍。在过去20年里,约有60个长达20米的陨石撞入地球,这比原来预计的要多得多,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可能威胁地球的小天体的关注。


本文摘选自中国科学院《2014科学发展报告》中《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综述》一文“天文学与物质科学”部分。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迅速,取得众多重大发现和成果。《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综述》从天文学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纳米科学技术、能源与环境及航天科技6个方面对其中的主要发现和成果加以综述。全文将于今日在科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分两期发布完毕,敬请关注:

一起阅读科学!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科学出版社”公众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790003.html

上一篇:"中澳神经科学专刊"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最新出版]
下一篇:激光雷达实现生态系统参数获取技术革新 [《科学通报》]
收藏 IP: 211.157.112.*| 热度|

1 任胜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