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玮
为什么要强化草业研究?(修订版)
2025-1-19 16:55
阅读:799

为什么要强化草业研究?(修订版)

  草业,草地农业的简称,生产草及利用草饲养牛羊等草食动物的产业。草,来自大自然的野草地或种植的饲草地。

 人类是杂食动物,每天除了需要谷物瓜果蔬菜外,还需要肉类,一方面满足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一方面满足高强度工作所需要的高密度能量,再就是满足人们享受美味的欲望。猪肉、鸡肉、鱼肉可以满足这些需求,但牛羊肉及奶制品具有特别的营养,有利于健康,并有特别风味,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必需品。

 人类不能咀嚼下咽消化草,特别是枯黄草;偶尔,饥饿难耐时,或可以吃几把青草度命。牛羊等草食动物通过特殊的嘴巴结构及强大的消化功能,可以采食并消化草,获取能量和营养,产出肉奶皮毛,供人类享用。

如果说训化出谷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创造,那么训化出牛羊是人类生存的第二创造。

小草,茎秆柔软,春来早发的植物总称,甲骨文形象地描述其为屮和艸。小草以其顽强生命力占据着地球各个角落,从高山到低地、从森林到荒漠,无处看不见小草的踪影。小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人类与其相伴而生,某天小草若灭绝,人类距离消亡似也不远矣。

 野生谓之兽,家养谓之畜。采食消化草是草食兽的天然本性,训化草食兽成为草食家畜,进行饲养,借草食家畜消化草的能力生产人类需要,是古人的智慧选择。

 7000年的人类文明,有6800年处于农耕和游牧时代,男耕女织或逐水草而居,尽是舒适或辛苦的田园生活,牛羊一直相伴左右,耕地、拉车、坐骑提供动力的同时,提供美味食物。随工业化进行,牛马拉车耕地坐骑逐渐被机械取代,牛马羊主要成为了食物资源,部分为宠物或娱乐。

 后工业化时代,对一些发达地区的调查表明,当人们的经济水平有能力“按意愿”吃后,籽粒粮提供的热值为45%,动物肉品提供的热值为25%,菜果糖油蛋及奶等提供的能值为3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人均每天获得12兆焦食物热值为生活的舒适水平,12兆焦的45%相当于每年135 kg粮食,按成品粮加工占75%算,需要原粮180公斤,12兆焦的25%相当于每年120 kg肉及水产品。

 社会进一步富余后,若人口维持10亿,或50年后,中国全社会全年需要口粮原粮1.8亿吨,餐饮及加工食品还需要原粮1.2亿吨。同时,需要肉品1.2亿吨,若牛羊肉占1/5,不多吧,需要生产牛羊肉2400万吨,现在产量1200万吨,需要翻一番。

 生产1.2亿吨肉品,全饲养过程衡量,养猪生产需要6.5-7亿吨粮食,养鸡生产需要3.5-4亿吨粮食,用牛羊生产肉,在有草并充分利用草的同时,仅需要2-2.5亿吨粮食。显然,用牛羊生产肉,可以一定程度地节约粮食;牛羊仅吃草长肉在某些地区或某些季节也存在。

 问题是,怎么有更多的草?怎么充分利用草?

 潜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饲养牛羊生产肉品和奶品,如养猪养鸡一样,同样需要蛋白作饲料,如何解决饲料蛋白短缺问题?

 中国有饲草地400万平方公里,即60亿亩,包括荒漠,可利用面积仅占1/2,约为农田的2倍,但仅生产草4亿吨,包括草山草坡。为了草地生态保护,吃一半留一半,有2亿吨可以用于放牧或收获饲养牛羊。低效率放牧饲养的饲草转化率为3%,2亿吨饲草仅能生产600万吨牛羊肉,高效率放牧饲养的饲草转化率可以达到6%,提高100%,2亿吨饲草能生产1200万吨牛羊肉。

 中国有水稻、小麦地8亿亩,生产稻米和小麦3.3亿吨,恰能或仅能满足后期10多亿人的口粮需求。中国有玉米地7亿亩,生产玉米2.9亿吨,这些玉米仅可以生产猪肉0.5亿吨,或仅生产鸡肉0.8亿吨,这无论如何也难于满足生产1.2亿吨肉品的需求,不能满足未来“按意愿”吃肉品的需求。

 中国传统青睐消费猪肉,对于消耗粮食而言,这是“奢侈”的生活方式,因为吃1斤猪肉相当于吃了5.5-6斤玉米。中国2.9亿吨玉米能生产猪肉0.5亿吨,口粮加工等副产物0.8亿吨当量粮食生产鸡肉0.2亿吨,加之更节约粮食的水产养殖和远洋捕捞,再加之草地草生产的牛羊肉,维持了现在的肉品基本需求。高效率饲养情况下,现有的2.9亿吨玉米原粮和口粮加工产生的0.8亿吨副产物,再加10亿吨草,可以生产1.2亿吨牛羊肉,但是仅供应牛羊肉不符合我们的饮食习惯,同时,怎么生产10亿吨草,这相当于5-6亿亩黑土地的产能。

 现在及未来,为了节约粮食,为了保障粮食供给安全,为了高质量生活,若需要更多牛羊肉及奶制品,需要强化草业研究。草业研究目标就是生产牛羊肉及奶制品,生产草是草地农业研究的前半部分,但草业研究不只限于前半部分。

 草业研究首先的、直接的、现实的、核心的问题:提高现存草地饲草的转化率、提高现存草地饲养效率。现存草地放牧饲养的饲草转化率仅为3%,有提高到6%的潜力,提高100%,多生产600吨牛羊肉,翻一番。结果是即能生产更多的牛羊肉,又能保护草地生态。

 提高饲草转化率、提高草地饲养效率的基本途径是研究草地饲养技术和农艺,包括提高草地生产率、高能量多营养补饲及牲畜的病虫害防护。草业发展需要工业化,严谨、仔细,一丝一毫做文章;草业发展需要系统化,从头到尾补齐短板。

 中国草地60亿亩,低效率饲养仅可以生产600万吨牛羊肉,但高效率饲养可以生产1200万吨牛羊肉,即使高效率饲养,也不能满足未来2400万吨的牛羊肉需求。

 如上所言,中国耕地18亿亩,现在生产的水稻、小麦及玉米,维持着现在的相应需求;另外的7亿亩菜地、果园、棉麻、药材用地,也维持着相应的基本需求。这是说,中国没有更多的耕地生产饲草。

 中国耕地空间有限,大面积利用耕地种草,挤占农田、压缩粮食生产,怎么铿锵有力地说这个事也没有扩展机会,现阶段的比较效益就卡住了耕地种草,包括发展牧草之王苜蓿也受支持的项目决定。除非开发出更多耕地生产粮食,或者粮食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让出一些可以种草的耕地,但这也决定于比较经济效益。同时,即使有耕地,与生产籽粒养猪产肉相比较,生产全株玉米做青贮(包括籽粒在内)养牛产肉,单位面积产肉量减少25%,即以土地面积计,产肉率降低,全株玉米做青贮养牛产肉的发展动力来自高价格牛肉。

 为了生产更多牛羊肉,在提高现存草资源转化率基础上,中国需要生产更多饲草,但没有生产饲草的耕地空间,怎么办?

 现存大面积草地多处于半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草地有提高生产力的潜力,需要发力:培育耐旱而又高产草品种、补播豆科牧草培肥土壤并提高饲草质量提高饲养效率、实施草地施肥等农艺;毕竟是半干旱区,由于水分制约,半干旱区增产潜力有局限。干旱区缺水,从湿润区到干旱区的生产力证明,提高干旱区群落生产力,白努力;培育一种高度耐旱又高产的饲草可以作为理想。无论是干旱区还是半干旱区,有颜色的努力是解决水供应。

 边际土地似乎是一个可以开发利用的区域,但边际土地的本质是投入与产出相等的地方,也就是说,近期核算,边际土地开发没有经济基础,或说边际土地开发受支持程度决定。

 边际土地也分类型,干旱边际土地受水资源制约,解决了水一好百好,有了水也就不是边际土地了。

 寒冷的边际土地同样生产力低,大面积升温比解决水的问题还有难度。全球变暖对寒冷边际土地生产有积极意义。这么说,缺少全局观,狭隘了。

 盐碱化边际土地有开发潜力,盐碱地之所以是盐碱地,基本都是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多余的地区,如何修饰盐碱地的水循环、如何改良盐碱地土壤生产现存饲草或粮食作物,如何培育适应盐碱地的饲草或粮食作物,面临挑战,但未来可期。

 见空间缝种草,充分利用四荒、田间地头、空闲期的耕地,生产饲草养牛羊,需要精巧的农艺,也需要充分的人力及勤勉。

 见时间缝种草,利用农田,一年内,生产一季粮食或蔬菜,再生产一季饲草养牛羊,同样需要精巧的农艺,也需要合适的作物组合种植模式。

 牛羊可以吃青草,也可以吃枯黄草,北方草地一年内多处于枯黄阶段,与枯黄草类似的有机物质是作物秸秆,包括高比例的叶片和苞叶,农田生产的作物秸秆能不能做牛羊饲草料呢?

 中国现在每年生产7亿吨粮食,按1:1计算,每年生产7亿吨秸秆,主要是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加之其他作物秸秆,保守估计年产秸秆8亿吨。

 美洲、欧洲草地农业界认为,秸秆是饲草的一部分,如青贮玉米一样,可以作饲料。农区、半农半牧区,秋冬季节牛羊在农田地溜茬觅食,他们部分那样,我们近整个那样。另外,河南和山东等省份没有更多的草地,但产出了大量的牛羊肉,猜猜看,靠什么作饲料呢?

 秸秆作饲料具有“一高三低”的特点:热值含量高,相似于饲草,这是秸秆可以做饲料的基础;秸秆消化率低,也基本相似于草地干草;秸秆的蛋白含量低、采食率低。

 物理加工、化学处理、生物发酵,基本解决了秸秆做饲料“三低”问题:消化率可以提高到65%,高于草地干草;适口性高达到95%,等于草地干草。同时,利用尿素氨化处理秸秆,可以提高秸秆饲料蛋白含量至12%,满足牛羊高生长率生长需要,牛羊可以利用尿素等非蛋白氮,这对解决我国植物蛋白供应短缺,减少大豆生产及进口,也有积极作用。

 中国草业及未来牛羊业发展部分依赖秸秆作饲料利用,8亿吨秸秆利用1/2作饲草料,是中国可利用草产量的2倍,并过腹还田,可以肥沃耕地土壤。牛羊吃点秸秆,连同补饲点高能量玉米,就生产出美味肉品,想想,都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在此,也建议全国草业院所广泛开展秸秆做饲料养牛羊研究。

 生产草作饲料是草业的前半部分,研究草饲料养牛羊是草业的后半部分;生产草、利用草才构筑了完整的草业体系。研究秸秆作饲料养牛羊是畜牧范畴的部分工作,也是草业范畴的部分工作;若畜牧系侧重养猪养鸡教学与研究,草业系可以侧重养牛养羊教学与研究。秸秆作饲料养牛羊有100年的悠长历史,挪威、德国等同行对此做出了突出贡献,还有印度及东南亚部分地区也实现了秸秆作饲料养牛的自由。

 中国有林地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林下草及落叶粗估有6亿吨,也是可爱的牛羊饲料,待政策及技术进步。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基础上,期待开天窗式种多年生饲草发展森林牧场。

 未来,进一步权衡猪肉、鸡肉、牛羊肉、水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比例,适当减少猪肉生产,将节约的粮食结合草,生产更多牛羊肉、水产品,但不减少肉品生产总量,需要模型运算及相适应的政策。

 意犹未尽,养猪是高耗粮产业,养牛羊是高耗草产业。国际市场有猪肉出售,适当加大猪肉进口数量,使其占总消费量的10%,有利于缓解国内粮食生产压力,有利于国内粮食供给安全,若能同步空余出部分耕地用于种草,将改善草业边际化、边缘化发展局面,形成草业与籽粒业合理发展格局。国际市场有牛羊肉出售,进口300万吨,相当于草地产能的1/2,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0%,可以缓解国内饲草供应紧张局面,降低草地放牧饲养压力,促进草地生态保护,并降低饲养成本,降低牛羊肉消费价格,构筑合理的饲养成本-消费价格体系,逐渐形成草业集约化健康发展格局,如同美洲、欧洲等国家一样,即使食物供给安全,同样需要强化草业研究。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周道玮 长春 2025110日,119日编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周道玮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37-146948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