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我们只有在与人类的直接交往中,才能洞察人的特性。熟人以及“熟人社会”是人类原始本能的具体体现,他只会逐步发展,不会消失。
然而,网络的出现,熟人、熟人社会以及朋友的边界逐步变的模糊起来……过去的“宅男”“宅女”缺少物理上的“熟人”,但在空间上有了许多的“网络熟人”。现实中的“性别”也变的魔幻起来。血缘关系连结的时间也被“网络熟人”所逐步侵占……
“聊天机器人”的出现也许只是开始,未来的某一天,熟人、网络熟人会消失吗?熟人、网络熟人会被一个“机器人朋友”取代吗?一个放心的“机器人朋友”!
未来,当一个披着“人皮”的“熟人”或“朋友”站在你面前时,需要核对密码或暗语或者扫二维码核对身份吗(图1)?
那么,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们只有在与人类的直接交往中,才能洞察人的特性”还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我们没必要抱怨什么,因为存在就有道理。
然而,过往的一切都会是烟云吗?那时,人们还需要怀念什么?
图1 2024年3月13日,成立于2022年的鼎鼎大名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发布了2分34秒的人形机器人视频引爆了网络,让人惊呼具身智能的时代提前到来了(Figure 01)。昨天,2024年8月6日,PRNewswire报道,Figure公司推出了其第二代仿人机器人,Figure 02. 技术进步真快啊!
01 “熟”的出处
"孰"是"熟"的本字。在甲骨文中,其字形左边很像一座祭祖的庙宇,右边则是一个面向左边站立的人,也即孰,甲骨文=(祭祖的庙宇)+(丮,执,像伸手献祭)。整个字形看上去,好像这个人正在向庙宇进献祭品。造字本义:带着困惑用煮熟的香肉献祭,向祖先问卜(图2)。金文 加"女",表示用女童献祭。篆文以"羊"代"女",表示用羔羊献祭(图2)。当"孰"的"祭祀的熟肉"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火"另造"熟"代替,即加四个点,意指煮熟食物离不开火。《周易》上曾提到"烹熟食物"。 熟也指植物成熟,如“瓜熟蒂落。”后衍生出许多成语,如熟门熟路、熟能生巧、熟事、熟手、熟视无睹等等,由此可见熟的含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2 上图:甲骨文“熟”。图2 下图:“熟”字的进化
图片来自网络
02 “熟人”出处
熟门熟路、熟能生巧、熟事、熟手、熟视无睹等都与人有关,那么,“熟”是如何进化到“熟人”的?未知!
来看看与“熟人”相近的两个词,一个是“熟客”,最早见于唐代吴融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春蔬已爲高僧掇,臘醖還因熟客開。” 明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衆人走海過的,都是熟主熟客,只有文若虚不曾認得。” 再一个是“熟识”,最早见于宋代叶适《姚君俞墓志铭》:“君俞曳破鞋出逆,相视恍然,如旧已熟识者。” 明代袁宏道《答陶石篑书》:“又怕死后黑漫漫,无半个熟识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熟识还须再认,至亲也要疑猜。由此可见“熟客”和“熟识”也是“熟人”的代名词。
网络上说,熟人一词最早出自元代杨讷《刘行首》第二折:“我怕大街上有人调鬭我,我往这后巷里去,有熟人问路咱。”之后,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引清杨守知《西湖竹枝词》:“抬头一笑匆匆去,不避生人避熟人。”由此可见,所谓熟人,意思就是熟悉的人。那时熟悉的人就是认识的人,需要面对面能认出,大约还能知道他(她)是谁?
03 哪些人是熟人?
如前面熟人的定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40376.html),熟人是我们见过几次面的朋友,不管是在聚会上还是通过共同的朋友。我们有点知道他们的名字,也有点了解他们的生活; 然而,我们可能没有和他们进行过任何深入的心灵交流,也没有花很多时间和他们一对一地交谈。
熟人类型是多样化的。同事、同学、邻居、师生、休闲伙伴(包括一起锻炼、广场舞、团建伙伴等)、固定的服务提供商、经常光顾的人(如理发店、咖啡馆、饭店等)、工作关系联系人和比较特殊的朋友、亲戚,以及近十年逐渐兴起的网络或社交媒体联系人,这些都是熟人。
亲戚是血缘关系的延伸,一旦关系疏远,亲人就向熟人转化,部分朋友亦是如此。同样,随着交往的深入,部分熟人亦可向朋友转化。
04 网络熟人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极速发展,社交媒体、网络游戏、视频直播等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沉浸式社交空间,对虚拟世界和互联网平台的依赖越来越强。与陌生网友建立联系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因此,熟人的概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互联网的出现诞生了网上的熟人,网上的熟人是经常联系或互动的人,例如,邮件,手机短信、各类群组等等。网上的熟人别说是真面目了,甚至都可能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但这种互动或联系解决了许多面对面交流的不便。
手机的进化也把网上的熟人进化到网络熟人。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花费所有时间的地方。在“万物皆可圈”的今天,互联网重新定义了熟人关系,熟与不熟,不是看两个人是不是同学、、师生、街坊邻居或同事等等,而是看是否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兴趣,是否谈得来或是否打过交道。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因此,他可能在网络上组建或参与各类兴趣社群,拥有众多基于兴趣划定的社交圈(小圈子),如打篮球的圈子、游戏的圈子,聊天的圈子等,这些小圈子形成了熟人网络。每个人的这些小圈子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了互联网这个生人网络与熟人网络。生人网络与熟人网络最实质的区别在于信任程度不同。熟人网络的人际关系摩擦更小,交往的成本也更小。在这些圈子里,他们活跃于点赞、评论、转发、原创等互动活动。
网上的熟人和网络熟人还是有区别的。如前所述,网上的熟人你可能不知他的真面目,甚至都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这种互动都没有任何负担,相互高兴和满足就行,也有人把这种网上的熟人称之为生人网络。而网络熟人则不同,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视频面对面,知道你是谁并有线上互动就可以是网络熟人。现在,传统意义上的熟人都可以变成网络熟人。
图3 图片来自科学网许小可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458-646279.html
05 熟人社会与关系网络
熟人社会,通俗地讲就是“小圈子”社会,20世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的概念,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
人际关系是相互的,网络亦如此。社交平台之所以能成为快乐源泉,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交,每一个人都能在茫茫人海中定位好自己。例如,依靠某种兴趣或爱好,甚至某种感觉而联结,更贴近人的本性,也更能体验到人际交往的身心愉悦。在这个复杂的关系网络中,有些人或有些工作可以产生很强的人际关系,一些人际关系会跨越你生活的很多方面,联系范围更加广泛,认识、熟识程度更进一步加深,人们之间距离逐渐拉近和缩短。其实,大部分网络熟人是那些我们只有表面交往的人,在关系中几乎没有任何重要的情感参与。
由网络熟人构建的网络圈子,进而形成的关系网络或人际关系具有潜在的巨大的正负能量。例如,对网络圈子的依赖和对血缘圈的疏离。
例如,饭圈、语C圈、Cos圈、鞋圈、汉服文化圈、Lolita圈、娃圈、JK制服圈、兽圈、手账圈、转笔圈等圈层的兴起,猎奇似乎常常成为重点。在万物皆可圈的今天,新兴文化在成长,消费者也在进步……
跟上圈层跳动的脉搏,熟人、网络熟人、熟人社会与关系网络才能更和谐、更成熟。
图4 图片来自网络
2024-8-7日于济南
英文Acquaintance (熟人)出处与含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40376.html
这个人是我的朋友,还是只是一个熟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39144.html
科普那些事(1):建立生态链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05442.html
主要参考
社交边界对这代人有多重要?“熟人社会”将一去不复返?_一问三知_澎湃新闻-The Paper
陈少明:亲人、熟人与生人_爱思想 (aisixiang.com)
【孰】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 甲骨文研究网 甲骨文密码字典 在线甲骨文字典研究 - 甲骨文研究网 甲骨文密码字典 在线甲骨文字典研究 认路 (renlu.net)
acquaint | Etymology of acquaint by etymonline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汪运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6326-144548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