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永利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yongli800

博文

本科生选课的主要依据:有用?考试容易? 精选

已有 8014 次阅读 2011-9-8 14:26 |个人分类:师道杂陈|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科生, 考试, 分数, 选课

大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是有用?还是考试容易?我想大学生以外的人都会说:当然是选有用的,但是我相信大多数大学生都是选考试容易的。因为分数对于大学生来说虽然不像中学生那样重要,但依然和很多事情密切相关,比如保研、奖学金、出国、毕业、找工作等等,尤其是保研,很多学校的要求是每科成绩都是优秀(90分以上),为了顺利保研,很多学生不得不将是否容易考试作为自己选课的唯一标准。常听很多老师反映,自己所教的课本来对这个专业来说很重要,但因为难度相对较大,选课者寥寥无几,而一些看似对本专业不太重要的课则因为考试容易通过,选课者众多。有一年上生物技术专业实践课的时候,看到大家的表情有些茫然,仔细一问,才知道很多同学根本没有选修生物技术的四个骨干课: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当时令我欲哭无泪,生物技术专业的同学竟然没学生物技术,这也未免太悲催了些。本人主讲的免疫学课程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上周刚上了一次课,这周就收到一位同学的来信。

鲍老师:

    您好!我是生科院大三生物技术班的学生:XX,上周听了您的一节免疫学课之后感觉特别好,很想选您的课,但是还有一些犹豫,希望和您交流一下。

    说心里话,我非常喜欢您的讲课风格,思路非常清晰,语言也很生动,就特别想选您这门课。但是我跟选过您这门课的学长学姐们打听了一下,他们都说特别难,考试前需要记忆的还特别多,所以我也就开始犹豫了。相信您应该知道,我们学生选修一门课程,不仅仅是想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希望能有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免疫学似乎太难了,我都不太敢选了呢。

    其实还有一点让我更加犹豫的就是,我现在正在准备出国留学,这学期要考托福和GRE,可能时间精力不太够用的,而且要想申请好的学校大学的平均分就必须足够高,我现在的成绩还不够好,需要选修一些能够给我提高成绩的课程,可是另一方面,我还要加强自己的专业背景,而我感觉免疫学还算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很值得一学,所以现在就很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决策了。

    所以,鲍老师,我很想听听您的看法,希望您能给我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谢谢您了!

以下是我的回信。

XX同学,您好!

    很高兴您喜欢我的课,同时也非常感谢您对我的信任。

首先,免疫学在现代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同学十分重要,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同学来说也同样重要,即便将来不做科研,做中学老师,中学的课本里也有免疫学,每年的高考题中都有免疫学的内容。其次,至于免疫学难学这一说法,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确切地说,我不认为免疫学是一门很难学的课,但它和其它课程有所不同。其一,正如我上课时向大家所强调的那样,免疫学是一门建立在抽象理论思维基础上的学科,而且基础理论的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是处于一个整体体系中,是整体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免疫学知识的掌握需要系统性、整体性,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对那些习惯于靠背诵应试以及期末集中突击的同学的确不太适合,所以有些其它学科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这一科的成绩未必好,这可能是大家说它难学的原因之一。其二,我比较注重考试的公平,希望考试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任何的努力都应该在成绩上有所体现,所以考试题比较多样化。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是希望那些把书和课件看得仔仔细细的同学,其劳动能有所体现;名词和简答题是为了照顾大多数同学;论述题是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及分析能力,适合于那些能把知识融会贯通的同学。其三,由于了解了同学对分数的重视程度,近几年我也在不断调整考试题的难度,80%左右的题都是平时反复讲解、不断强调的;另外还设置了平时成绩,主要是为了缓解最终考试的压力,同时也是对平时认真听课的同学的一个鼓励。现在我可以告诉您去年学生的考试成绩情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为62人,其中优秀(90-100)21人、良好(80-89)22人、中等(70-79)11人、差(60-69)8人,不及格0人,优秀率为33.8%。

说了这么多,我依然无法给您一个确切的建议,因为我不了解您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同学,而且因为您正忙于出国外语考试,也不知道您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听课和复习。我想当您了解了以上情况之后,应该会做一个正确的选择。

祝一切顺利!

                                  鲍永利

    我想,这位同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大多数同学所考虑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这种“唯分数是举”的选课方式或许是现行教育制度下一种无奈的选择,但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却是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现行的制度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239-484132.html

上一篇:重走朱毛挑粮小道,体验红军当年艰辛
下一篇:博导考核条件又提高了,继续努力吧!
收藏 IP: 222.168.37.*| 热度|

28 金小伟 谢鑫 黄艳新 吕喆 张玉秀 王修慧 唐小卿 唐常杰 苗元华 周贤龙 赵鹏 张红光 李学宽 刘明言 刘用生 黄晓磊 李健 向剑锋 佟冬 杨月琴 梁进 徐耀 李毅伟 肖明华 李宇斌 cas409 chanzhangzzd fqk616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