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学交流团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c70 武大

博文

瀑布和火山——公共话语中的科学问题更加严峻了吗?

已有 2191 次阅读 2015-3-2 17:06 |个人分类:科学交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传播, 社交媒体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肯特·安德森 著;孟小尚、张廷凤 译 池呈 校译. [EB/OL].[2014-09-15]. 科学网, 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4/09/15/cascades-and-volcanoes-are-the-problems-of-science-in-public-discourse-getting-worse/

 


嗜热菌产生的一些明亮颜色,黄石国家公园大棱镜温泉(照片来源:维基百科)

 

最近我参观了最喜欢的景点之一——美国怀俄明州西北部的黄石国家公园,由此一个酝酿许久的故事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涉及到了有关我们行业的许多问题——开放数据、科学感官主义、媒体报道和科学素养。最近美国地质勘探局(US Geological SurveyUSGS)科学家发表的最新权威论文显示,这是一个回顾的好时机。

这一切显然始于20142月,当时黄石公园内一个被称为“B944”的地震检波器发生故障,它将错误数据发送到了犹他大学地震台的公共网站。很快,这不仅受到了火山迷们的纷纷议论,而且也引起了“末日”类的关注。

社交媒体似乎促进了世界末日观点的大讨论,使问题加剧。一位自1969年以来就在黄石公园工作的历史学家告诉《纽约客》杂志:

“超级火山一直受到某种程度的关注。但是我从未见过像今年夏天这般的错误信息螺旋。”

公共事务负责人证实了上述对社交媒体的说法:

“我们收到了许多相关的邮件和电话,远远高于正常水平。但是,有趣的是所有这些谣言都是通过社交媒体激化和传播的。它不是通过主流媒体而全是通过脸书和推特实现的。”

乔治·布莱克在《纽约客》一篇文章中总结了社交媒体的多轮歇斯底里:

“……最吸引我的是《公民论坛》上一则报道中关于‘真实’新闻的一个比喻——‘一些科学家认为是X,然而另一些科学家相信是Y’,这一框架已经浪费了我们许多时间,例如关于全球变暖真实性的虚假辩论。就这个问题而言,记者说‘科学界就火山爆发的确切时间有分歧。一些人认为是几周,然而其他阵营的表示可能是几个月之后’。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些观念和分歧。只有昨日在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黄石超级火山报告的科学家才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

《公民论坛》是一个在线出版物,“致力于真相”是其标语。他们最近的报道是关于为何说美国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可能在资助密苏里州弗格森的帮派成员。

来自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报告只是证实了每位熟悉黄石火山的人已知的事实——如果它爆发,将会成为一个重大的地质和气候事件。我的父亲在黄石长大同时也是黄石的护林员,在我小时候我们每年都会去参观黄石,常听到关于火山有可能喷发的故事,已经习以为常了。但网民表现得好像甚为震惊。

美国地质勘探局报告里的第二句话提到了媒体的歇斯底里,如下:

“媒体对灾难及现代火山大喷发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描绘生动形象且富有想象力……”

耸人听闻且误导公众的新闻报道来自于理性的科学炒作或对科学事实的曲解(就像发生故障的地震仪“开放数据”的错误导致了这些),这让人想起过去20年诸如此类的事件。在“疫苗引发自闭症”之争上,我们看到一位曾经是《花花公子》模特的女演员劫持了科学,使反疫苗运动一直持续到今天。在智慧设计论一事上,我们看到科学被椒盐卷饼似的逻辑扭曲成准宗教、反科学的东西,还被许多人相信。从进化论到大爆炸理论到恐龙,科学被歪曲的例子举不胜举。有些人不愿意或者不能接受科学事实。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影响力似乎在不断上升。实际上当科学出版被推到舍弃重要部分来降低成本的境地,更多上游来源的信息就可能被扭曲。毕竟,筛选的工作越多成本也就越高,因此降低成本常常也就意味着在审核、编辑和选择上走捷径。

当媒体群体传播发生就很难镇压下来,科学曲解已经造成个人崇拜,像奥兹博士等人不能也不愿意坚持事实,他们打着科学可靠性的幌子兜售未经证实的断言和神奇的解决方案。还有杰克·安佐卡的例子,他的个人魅力大于任何证明了的科学进展,也就导致了最近他大量出版的自传(尽管他没有发表过研究),轻信的媒体还宣布他是“现代爱迪生”。我猜想美元的强大力量统治着这些所谓的科学家,他们作出公众想听到的言论以追逐名利。

一次又一次地,当科学遇到主流大众时,便被扭曲了。部分原因是当人们听到事实时,他们强加自己喜欢的理解。因此,这些扭曲是社会的反映。但不只是外行人拥有这些特质,科学家也有这些特质,这也导致了我最近写的关于“科学城市传奇”的文章。

这里面还有一些更根深蒂固和更棘手的问题。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写到了人类的心理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上述现象成为生活中可预测的一部分(142页)。卡尼曼将这个基于若干心理因素的现象命名为“有效信息瀑布”。

一个有效信息瀑布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事件,它可能是从一个相对较小事件的媒体报道开始,并发展成公众恐慌以及大规模的政府行动。有些情况下,关于某一风险的媒体新闻报道抓住了部分公众的注意力,这些公众会变得激愤和担忧。这种情感反应自身也成为报道题材,推动媒体更多地报道,继而令更多人忧虑。

信息瀑布就是如此开始的。卡尼曼还进一步阐述了机会主义者和寻求关注者是怎样运用信息瀑布并如何推动其前进的。

“这个循环有时候会因为那些专门负责连续不断地散布扰乱民心消息的个人或组织的刻意操纵而加速运行。媒体竞相制造吸引人眼球的头条新闻,危险也随之升级。一些科学家和其他领域的人士试图抑制这种日益增长的恐惧和厌恶情绪,然而收效甚微,非但没有达成初衷,反而激起了不少敌意:所有宣称危险有些夸大其词的人都有‘欲盖弥彰’的嫌疑。”

最后,公众的关注成为政治现实,信息瀑布改变了政策重点:

“这个问题影响每个人的思想,进而在政治上变得重要,政治系统的反应也受公众情绪的强度引导。有效信息瀑布现已重设政策优先级。其他风险和资源可用于公共利益的其他方式都已退居二位。”

卡尼曼在书中使用“媒体”一词,自然也会提到传统媒体,但论及影响广泛的错误信息爆发,社交媒体则是新的重要因素。

链接诱饵标题及相关新闻报道,文笔平平的研究文章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最近,笔者在网络杂志《沙龙》的一篇文章里发现一个关于低糖汽水和人工甜味剂的有趣案例。讲的是德克萨斯州健康科学大学的一项研究——低糖汽水消费与体重增加之间的关联。但是,这项研究只是在几年前的一个会议上提出过,也没有发表研究报告,其他人也已经指出,由于快餐店的“餐点优惠”,低糖汽水的消费多半是配有炸薯条的。

这个故事也说明社交媒体和在线分析怎样利用信息回收来产生流量。《沙龙》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发布于20143月,但它是在上周出现在我的脸书上的。时间滞后的其他实例,已经在推特和脸书上十分普遍了,滞后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天至数周或数月。如朋友度假的照片在几周之后出现,新闻在若干天之后出现。近日,推特宣布将用户推文从单一时间轴转变为更多筛选层级列表,与脸书一样。

伊莱·帕理泽在几年前提出了筛检程式泡沫,它是各种信息管理方法中唯一一个不断增强的。互联网的个性化服务趋势塑造了“一个人的互联网”,即你个人版本的互联网信息,指的是在过滤后保留与你已持有信念和观念相迎合的信息,同时使你免于接触那些令你厌恶和讨厌的观点和消息。

现在,除了有实时筛选外,我们还有筛检程式泡沫(fliter bubble)意识迁移——从存储器中读取信息条目,或者在运算法则为信息找到位置前延迟信息。换言之,除了基于喜好、密切性和政治观点筛检程式泡沫,我们现在不能够知道什么是“新闻”,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是实时流动的,而不只是回收的链接诱饵。

网络公司和出版商需通过增加流量来维持业务。然而,延续错误的二分法,“训练辩论”,回收旧的链接诱饵,以及优先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是坚实的报道,只是给我们提供现代版的黄色新闻。(鉴于这么多网站的加载,我称这些为“重组新闻”,因这些服务是使用数据块而有很多的延迟,在页面完全可用之前你经常看到其加载并重新加载多次。)

公众在处理科学信息与错误信息的奇怪信息流的同时,科学本身也在丢失其志向。在国家公共电台近期一个名为《当科学家们放弃时》的系列节目中,听众了解到预算约束,谨慎的管理者,缓慢渐进主义和避免惨败压力是怎样将这些具有才华的研究者从科学领域中驱逐出去的。十多年来国会凌驾于科学委员会之上,议员中又聚集着智慧设计论和其他不科学观点的信徒,那么科学被政策制定者忽视已不足为奇了。

这似乎是一个奇怪的并置状态——现在的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沟通能力和渠道以及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但因为公众和被选举出来的领导人都持有未曾预料的反科学哲学,当错误信息的瓶塞被打开之后媒体就未曾塞回去。实际上,尽管拥有巨大的带宽和计算能力,我们看到的仍是节流的信息源和筛检程式泡沫。

简言之就是为了使你的信息不被淹没或忽视,需增加你的出版物和组织在社交媒体中的参与度。将视野放宽,关注那些你平常不会关注的信息源,这虽然不够简单舒服,但是它确有回报,会让你接触到科学组织的真正的科学。甚至常同那些歪曲科学的人们参与讨论,知识的权威和可靠可以支配对话。但是,随着社交媒体以难以预料的方法传达给听众,我们真能继续依靠它吗?

从进化到吃什么,争论似乎是人类一个永恒固定的能力组合——感知问题,然后讲故事——或许我们需要坚定地转向了解我们自己。推销个体研究成果是一回事,但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连贯一致的科学故事则是另一回事。我认为科学和医药出版商需在此作出榜样,因为如果错误信息真地火山爆发,其长期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或者它已经在一堆文章和社交媒体中爆发,而我们正被火山灰包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1339-871318.html

上一篇:禁止展示——出版社为何不应为影响因子提高欢呼?
下一篇:像迎接文章旧经济一样,迎接文章新经济
收藏 IP: 171.113.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