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学交流团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c70 武大

博文

学术出版市场新星:“大学期刊”计划

已有 2845 次阅读 2019-5-17 15:33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作者:JOSEPH ESPOSITO;译者:陆文婕;校译:陈铭

来源: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9/05/06/the-new-university-journals-in-the-marketplace/

一项名为“大学期刊”(University Journals)的新倡议新鲜出炉。此处的引号并非着重引号(scare quotes,表示作者或叙述者使用的字句在意义上另有所指,如反义、讽刺等,译者注),而是表示这是一个特殊名词,而不是一般的大学的期刊。消息来源网站称:“来自5个欧洲国家的14所大学开始合作建立‘大学期刊’,以取代目前要求作者转让版权或收取文章处理费的期刊体系。”这一目标富有意义。问题是,这一新服务,作为目前不计其数的新服务的一员(当然,这些新服务许多都是对已有出版体系的补充),如何在一个因混乱而闻名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要想成功,“大学期刊”必须和其他可选项一样好甚至更好。而事实上,“好”是不够的,“更好”是必要的,因为现有其他服务已经在运行了。一种设想是,负责公共科学图书馆和科学报告等服务的人开始评估“大学期刊”,以确定是否以及如何对此做出回应。

“大学期刊”是一枚投向学术出版市场的重磅炸弹。尽管关于此计划的细节尚不明晰(有一份已发布的声明,但详细的商业计划还没有公开),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已经得到了14所大学的支持,“研发启动资金由PICA基金会和阿姆斯特丹大学资助”。商业模型仍是开放存取(OA),但不收取文章处理费(APCs);所有费用由研究人员的机构支付。这一计划对作者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不要求作者将版权转让。“大学期刊”服务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如机构资源库,这让人想起这类提议的始祖——2002年发表的Raym Crow代表SPARC编写的白皮书。“大学期刊”网站也指出,作者将共享参与这项计划的大学的声望资源,这似乎是为了抵抗以订阅方式发行的高排名期刊的吸引力。

在研究如何使“大学期刊”在竞争激烈的学术出版市场中获得成功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是“成功”。我们说的成功,意味着这个新项目必须把爱思唯尔(Elsevier)彻底击溃吗?它必须产生可观的现金盈余吗?它要在所有新出版的论文中占据很大比例吗(10%25%?)?或者,它应该简单地从出版其参与机构的文章开始?当然,也许还有其他衡量成功的标准——例如,访问量和下载量、长期保存计划、全球出版能力,或者在社交媒体上的引用量。注意,我们甚至还没有提到编辑质量和引文的衡量标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衡量成功的计量指标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评估“大学期刊”的标准,应该与股东们评估威利(Wiley)、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或一个专业协会评估自身出版计划的标准相同。

然而,由于“大学期刊”在市场中要么生存要么消亡,有一个衡量标准就不能被忽视——作为一个组织继续存在的能力。这是一个关于可持续性的问题。在商业出版市场中,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企业能否在支付其开销的同时有一些盈余?但是“大学期刊”面向的学术出版市场则不同。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如果参与这项计划的大学支付的费用(通过支付作者的出版费用)足够让这个项目维持运转,并且做出长期参与的承诺,那么这项服务就是成功的。如果大学做出的承诺不是长期的,那么对此项目制定保护政策就至关重要。

 “大学期刊”所面向的市场不是由终端用户需求(订阅出版的核心)支配的,而是由赞助商(即迄今已签约的14家机构)的利益所支配的。换句话说,“大学期刊”是一个内容营销的服务平台。

如果它成功地为参与大学建立起品牌,并且这些大学坚定了通过“大学期刊”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佳最有效方法的决心,“大学期刊”将会蓬勃发展。不要认为品牌只是一个名字。品牌是一个组织包括质量、道德、社会定位、声誉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然而,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大学期刊”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吸引大量作者。广泛地说,“大学期刊”有两种选择。其一,可以通过要求其成员机构的所有研究人员只使用该服务发表论文;其二,也可以将该服务仅作为机构研究人员的选择之一,保留他们自主选择向其他出版商投稿的可能性。(“大学期刊”也可以寻求吸引与参与机构无关的作者,但收费会有所不同。)我认为强制要求所有的研究人员只在“大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很困难的,尽管在尝试之前不能明说。一些作者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强制要求会破坏学术自由。当然,不管这种要求是否真的会破坏学术自由,这种争论的出现本身很可能就不是参与的大学所乐意看见的。看起来似乎更有可能的采取的手段是,将“大学期刊”作为作者发表论文的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要求,这意味着这项新服务必须与其他也在寻求作者和作品的出版商竞争。

争夺作者,尤其是享誉盛名的作者,无论是问是传统出版商还是OA出版商,回答都是“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然而,“大学期刊”有许多富有竞争力的特点,比如严格的无APC政策和没有版权转让的要求。但这些足够吗?

APC确实是一个强大的卖点,但作者也意识到,如果他们向基于订阅模式的出版物投稿,可能并不会有APC或版面费等等。订阅出版商大多在他们出版流程的下游获得收入,大部分作者可以搭付费客户的便车。但这里有一个陷阱:作品必须有足够高的质量来跨越编辑的门槛。但对于一个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作者来说,订阅期刊,尤其是声誉良好的期刊,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这表明,“大学期刊”的设立实际上是为了与其他OA服务竞争,而不是与传统期刊竞争。

至于“大学期刊”的版权不转让问题,人们越来越不清楚这是一个独特的卖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原则上其他OA服务也不需要作者的版权转让,那么“大学期刊”优势在哪里?在实践中,即使是传统出版商也常常允许作者将文章的副本在机构知识库存档、发布预印本、向其他有需要的研究人员分享他们的文章;在短暂的禁止期后,大部分OA文章都可以做到以上几点。在过去十年中,出版商不再完全控制内容,这甚至发生在Sci-Hub及其他诸多尝试变革者出现之前。“大学期刊”在这方面的竞争力似乎不是很强。

“大学期刊”可以通过提供附加服务来进行竞争——如为作者搭建的网站,包括CVs、论坛、兴趣领域等内容,但这将需要成本。并且许多大学和像ResearchGate一样的网站已经在提供类似的服务。它也可以选择精挑细选,只发表少量投稿,来使发表看起来很困难,以显示自己有在认真完成鉴别工作,但这似乎不太符合他们的企业精神。“大学期刊”给自己设定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制定质量评估指标,但是不能说出并非所有人都能达到这些指标。

假设“大学期刊”继续得到其参与机构的持续支持,而且有稳定的投稿,它似乎很可能可以在学术出版生态系统中找到一席之地,不过不是在那些为人熟知的期刊所控场的顶端,而是在中间或底部,在那里,不同的作者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聚集在一起。作者可以将其突破性作品保留给排名很高的传统出版物(不需要APC),但是更普通的作品或需要快速出版的作品可以考虑“大学期刊”。换句话说,这项新服务很可能可以接收许多在其他地方初投稿的文章,成为瀑布式出版生态流的一部分。因此,它可以在不断扩大的出版市场中为自己开辟一片天地。让我们祝福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1339-1179605.html

上一篇:开放科学时代的编辑独立和期刊所有权
下一篇:AI和学术交流
收藏 IP: 113.57.247.*| 热度|

1 王晓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