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可拓数据挖掘案例1:国内关于专家系统的早期记录

已有 347 次阅读 2025-7-28 11:25 |个人分类:可拓青创联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大智:我找到的资料显示:1979年9月,应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邀请,美国斯坦福研究所(SRI)原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当时的计算机资源部主任BERTRAM RAPHAEL来我国讲学,一开始在北京讲学,然后又到沈阳,讲授人工智能,并举行了多次座谈,进行答疑。

小拓:快看,当时就有了分歧,说是人工智能在国际上有三大学派,一是计算机学派,还有心理学学派和仿生学学派。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主张,但目的都比较一致,都在探索人类智慧的秘密,想要用人工的方法获得有智慧的机器。拉菲尔先生属于计算机学派。

甄妮:看时间节点,拉菲尔博士是从十八世纪开始综述的。

小拓:哇,赶紧进入爱希丽时光隧道,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有趣灵魂你们猜猜是谁?

大智:英国人巴巴奇?

甄妮:就是查尔斯.巴贝奇

大智:还有一位女士,拉菲尔博士将其称为世界上第一程序员,是拉费尔斯女士?

甄妮:就是拜伦的女儿,阿达。

小拓:这位女士很厉害呢,你瞧那个时候她就敏锐的意识到“机器是很好的,但是只有程序告诉它做什么,它才能做什么;如果程序好一些,那么,机器就将工作得更好一点。”

大智: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国对最早的人工智能,将归纳在自动化领域。是不是跟这位女士的思想有关?存储程序,程序控制,而且是自动控制。

甄妮:前面发现新的时间点,1946年。

大智:埃克特制造出ENIAC电子管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只有5000次/秒,无故障运行时间只有2-3分钟,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用了好几个房间,花费了一百万美元。

小拓:1946年,一百万美元,价格不菲哦。关键是无故障运行时间只有2-3分钟,还记得那部电影吗?图灵的,是不是就是同一时期的杰作。

甄妮:图灵的那部机器可早于ENIAC,二战期间其实就已经有计算机制造了,电影里也推测,也正是因为图灵造的那台机器的助力,二战才得以终结。

大智:我想起了一句话,弗兰克.卡普拉1937年执导的《消失的地平线》,前两天在蕃薯藤度假酒店偶然翻到的一本埃里克.韦纳(Eric Weiner,1963-)著名的《幸福地理学》里看到的一句话——在这些充满战争传闻的日子里,难道你未曾梦想过有一个和平与安全的地方,在那里,生活不是一场斗争,而是一种持久的喜悦。

小拓:哈哈,我知道那个地方在哪里~

大智:在哪里?

小拓:进入爱希丽时光隧道才能到达的爱希丽星球啊。

甄妮:哈哈,那继续前进。

大智:我找到了,拉菲尔博士介绍过专家系统。他认为,专家系统世纪上是一个计算机系统,把专门知识放到计算机中,以备以后取出使用,但如何存取尚在研究中...

甄妮:拉菲尔博士还介绍了:专家系统的推理过程复杂,但所需要的数据库小,所以讨论的问题深而窄。他还提到了Newell。

大智:Newell是谁?

甄妮:纽厄尔,和司马赫一起拿过图灵奖,他们好像还一起参加过1956年在达特茅斯的会议。

小拓:你确定他们参加过1956年在达特茅斯的会议?

甄妮:等一下,工作室有资料,还没有来得及整理。

小拓:大智,先给拉菲尔博士盖一个时间戳,然后再一起向着1956年这个时间点继续前进,期望偶遇纽厄尔~

大智:好的,链接https://ethw.org/Oral-History:Bertram_Raphael,然后在参考文献上盖上时间戳。

伯特伦·拉斐尔 (Bertram Raphael)1936 年出生于纽约市,以其对人工智能的贡献而闻名。他于 1957 年在伦斯勒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 1964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他是 [Marvin Minsky] 的学生。1970 年至 1973 年,他领导 SRI International 的人工智能中心。他发明了 A* 搜索算法,为机器人 Shakey 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共同创立了《人工智能杂志》,并撰写了《思考计算机:物质内部的思想》(1976 年)。

采访的重点是通过 NSF、国防部和 DARPA 为 Shakey 人工智能项目提供的资金。Raphael 描述了创建 Shakey 作为集成机器人系统的动机、SRI 的方法与麻省理工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方法之间的差异,以及涉及人机交互和群件的进一步项目。

小拓:他的合作者尼尔斯·约翰·尼尔森,也可以了解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919-1495505.html

上一篇:可拓数据挖掘案例1:小拓的资料集
下一篇:可拓数据挖掘案例1:EISA第一个可拓数据挖掘课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收藏 IP: 117.175.130.*|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