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华
那年冬天中的生命
2011-12-19 18:09
阅读:7147
标签:美国, 普林斯顿, 文理学院, 金陵十三钗

看过《金陵十三钗》,很是抑郁,不想说话。在1937年的冬天,这种故事不知道是以一种究竟多么疯狂的方式去上演的,那一天上帝已经死掉

过去我们知道的只是死亡数字(据说还有争议),冷冰冰的,不知道“意味”着什么。死亡是恐惧的,可是那年冬天的恐惧已经超过了死亡。生命不是数字,也不是符号。

想起了张纯如,一个最后结束自己生命的姑娘。她在记录那个年代的过程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与此类似的是,保护了一万多名女子难民的魏特林(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代理院长)也在1941年离开中国回到美国自杀。

感谢张艺谋没有告诉我们他们(十二名女子+一个男孩)最后的命运,让我们心底不再接受那最后一击。在这个还是冬天的74年后,我想起来了为中国去日本的劳工辩护的律师一句话:不完美的是他希望那些人站在日本的法院,不是以一副哭泣的面孔去哭诉

 

 

 

我的抗战 http://tv.sohu.com/20111024/n322836325.shtml

 

 

以下为背景资料,来自百度和维基:

张纯如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在伊利诺伊州长大,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后进入著名的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研讨班(Writing Seminars),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工作,并成为媒体、杂志的自由撰稿人。1995年出版第一部著作《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为公众揭示了当年钱学森返回中国的史实和时代背景。1997年出版《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叙述二战期间日军南京大屠杀,立即成为美国最畅销的非小说书籍,并在国际史学界引起很大注意和讨论,也引起美国公众和政府对该主题的重视[1]2003年出版专著《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The Chinese in America)。她在为其第四部著作,有关二战期间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行动做研究期间患上严重的忧郁症2004年11月9日被人发现在自己的汽车内自杀身亡[2]2004年11月19日旧金山出殡。美国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播放了这位华裔女作家的去世[3]南京市为她制作两尊雕塑,一座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另一座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4][5]

张纯如生前为美国华人组织百人会的成员,对于华裔在美国所受到的一些不公平待遇,常常仗义执言:在李文和被控间谍案时,她是少数站出来对不公平做法予以谴责的知名华人之一;对当时喧嚣一时的美国国会考克斯报告中的错误也曾公开予以反驳。

 

 

魏特琳(或译沃特林,中文名华群,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1886年9月27日-1941年5月14日),美国基督会在华女传教士。

魏特琳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Secor,1912年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同年受美国基督会差会(United Christian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来中国,担任安徽庐州府(合肥)基督会三育女中校长。1916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南京成立时,她担任教育系主任。1919年-1922年校长德本康夫人(Matilda Thurston)回美国募捐期间,她曾经担任代理校长。后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主任。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大部分教职员撤往四川成都,借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园继续开办,魏特琳则留在南京照管校园。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积极营救中国难民,利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保护了上万名中国妇孺难民,她从1937年8月12日到1940年4月的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日本占领夏南京的情形,并邮寄给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在美国纽约校董会的校友。日记的最后一页,1940年4月14日(星期天),她写道:“我快要筋疲力尽了。以前,虽然工作进展缓慢,但还能有步骤地制定工作计划,而现在连这些也做不到了,双手也不听使唤。我希望能马上去休假”[1]2周后她神经失常,返回美国。1941年5月14日,在美国寓所,打开厨房的煤气自杀。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梁建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1231-52001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