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定居加拿大并经常回国的朋友,看到我在科学网上写的一些博文,推荐我看一本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上次回国还特意带了几本送给我。认真拜读,发现其中的一些文章还真值得认真体会和思考的。今天,就想就其中的一篇文章“What today’s technology will do to tomorrow’s job”做一简单介绍,并一如既往地加上我添油加醋的解释。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弗里曼•戴森说“技术是上帝的礼物,也许是在馈赠生命之后最伟大的礼物了。它是文明、艺术和科学之母”。但是,现在技术要来抢你的饭碗了,当今的技术发展必然会给未来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创新是技术进步的灵丹妙药,在坚信技术进步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人眼里,这是走向富足的一个必经之路。但是,创新会让一些工作消失,迫使更多的人失去工作。比如,织布机的发明曾让众多手工织布者失去了工作。不过,有人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以及富裕者对获取更多商品和服务的要求增加,创新也可能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好的工作。比如,一百多年前三分之一的美国工人是在农场干活的,如今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不足2%,但他们生产的产品却增加了许多,这些从农活中解放出来的人并没有完全沦为失业者,反而找到了收入更高的工作;简单的秘书工作空间越来越少,但计算机程序员和网页设计师却越来越多。过去30年伴随着数字革命,众多只需中等技能就能完成的工作,比如说打字员、售票者、银行柜员以及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作,都遭遇了与当年织布工一样的命运面临淘汰的危机。
技术的挑战从未停止过,目前这一次是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的事情的周期性重复吗?似乎这次的挑战有所不同。今年开年,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人类已经无法阻止“第二次机器时代”了,介绍了一本新书《第二次机器时代》。文中说到,蒸汽机的发明,是用自然界提供的物理动力来替代或者扩展人体肌肉,人类劳动与机器动力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而如今大量由人类管理的任务和控制系统逐渐被自动化设备所替代,人类和软件驱动的机器日益形成替代关系,机器与人类开始赛跑!随着电脑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日渐提高和数字化信息的日渐普及,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计算机比使用人力更划算、更有效。据牛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今后20年中,47%的现有工作可能会实现自动化。电脑开始诊断疾病,倾听并与我们对话,撰写高质量的散文,而机器人开始驾驶着汽车在仓库周围忙碌着,只需要很小的或者根本不需要人类的指导。虽然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也酝酿出来,众多的数字创业企业呈爆炸式增长,但是,即使是一些大公司,其雇员人数也非常少,因此这些新的工作岗位根本无法满足大量的失业问题。
这种忧喜参半的技术进步的确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如今的工人而言,由于技术进步越来越快,他们可能在还未充分享受好处之前就已经明显受到了冲击。虽然新的工作岗位和完美的产品不断涌现,但他们未定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节拍。数字革命带来的繁荣大都被投资者和技能最好的工人所斩获,美国1%最富有人群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从1970年代的9%上升到目前的22%。从全球范围看,过去30年间劳动力在产出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64%降至59%。大多数富国的失业率也处于令人担忧的水平,2000年美国适龄劳动人口65%是有工作,但之后无论年景好坏该比例一直在下降,到现在已经降至59%。《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认为:短期来看,收入的差距会拉大,进而引发巨大的社会动荡;从长远来看,技术的影响力就像是一场风暴,它的第一个打击目标是富裕国家,但最终也会席卷穷国。
面对目前的状况,有巨大的社会效应。最可能消亡的工作大多处于社会阶梯的底端,最不容易受技能限制的往往都处于高端,因此收入差距可能会越拉越大,这对政治家们来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像19世纪初卢德派分子反对机械织布机那样有意回避技术进步是徒劳的,因为试图阻挡进步的国家都会被渴望接受新技术的竞争对手抛在身后;同样,惩罚性地调高富人税率的制度也被证明适得其反。
《经济学人》的文章认为,政府应因势利导,帮助民众渡过难关,而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方式是教育的变革,应当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因为这是人类与电脑的根本区别;应当减少死记硬背(电脑更强),增加批判性思维(人类更强)。其实,技术本身就能够提供这种帮助,无论是通过开放式网络课程,甚或是通过能够模拟工作所必须的技能的电子游戏。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个人能力之间的差距。培养人类的创造力,只能推动人类这个群体战胜电脑,但并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当今世界就是一个经济极化的世界,大多数人工作前景日渐暗淡,薪水难于增加。如果提高最低工资,反而会加快电脑取代人力的过程,因为资本家认为采用电脑来替代人力的成本显得更低。与之相比,是否应该采用英美的税收抵免政策呢?即凡是有工作的人都能够获得合理收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02444-80556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