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绿茶发炎”、科学检测与数据分析悖论

已有 4569 次阅读 2012-8-18 11:01 |个人分类:科普荟萃|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数据分析, 绿茶发炎, 科学检测

以茶代尿进行“钓鱼”来发现“不良”医院的检测结果,早在5年前就曾上演。不久前,北京某电视节目播出的“男科门诊的秘密”的新闻调查再次爆料,记者佯装成病人,同样用绿茶送检,被查出有白细胞和泌尿系统炎症,必须付费治疗。这再次引起网友和媒体炮轰医院和医务工作者,认为 “不管你有病没病,只要到了医院,就有病”,当下医疗行业已经“道德沦丧”。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和人与人之间信任度降低的环境下,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医院的问题太严重。其实,对医生缺乏信任感,自古就有,《扁鹊见蔡桓公》里就有“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总是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的故事。
 
不过,作为医院的一方,并未沉默。5年前发生的那个故事之后,全国92家三级甲等医院纷纷以茶代尿送检以证清白,结果发现茶有时候真的会“发炎”。本次,记者的行为更是遭到了许多技术人士的反对,认为这种做法缺乏科学规范。
 
的确,任何分析仪器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任何检测也都是有一些默认条件的,不可能有一台仪器能检测所有的东西。尿液分析仪是专门为分析尿液而设计的,并不具备辨别其他液体的功能。绿茶的成分复杂,导致仪器产生误判的可能性并不小。从科学规范层面来说,一个人到医院来看病,首先是自己感觉到了身体不舒服,医务人员首先会将他当做患者来对待,送检的标本,也理所当然视为尿液(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尿液检测规范要求先进行是否为尿液的判断),如果进行严格的化学分析测试后,尿液的成分都分析出,并且与绿茶相当,那岂不是已经病入膏肓?此时推断有病比无病更准确!所以,如果真要做一次医院暗访,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用已确认的健康人尿液送检?如果真的无病检出有病,再质疑也不迟。我不想说采用这样的做法冤枉了所有的医院,但至少有许多医院是会被冤枉的。
 
在检测分析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还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曾经的牛奶品质检测规范中,就没有检测三聚氰胺这个环节,因为对正常奶源的检测完全没有那个必要,但是我对采用凯斯定氮法来测定蛋白质含量表示极大的愤慨,这的确太草率了;虽然中国药物胶囊重金属限量早就有标准,但实际上不检测也是一个行业规范了。到目前为止,如何判定地沟油还没有统一的监测规范和标准。
 
在目前电脑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新的检测仪器也是不断涌现。只要你愿意送检,就一定会给你一个数值上的结果,结果的可信度有多大,更多时候还需要靠我们的常识来判定。比如,上述绿茶代尿检测中,如果检测数据偏离了尿液成分的生理结果,显然就值得怀疑了,可惜检测人员估计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地根据规范出具检测报告。
 
在科学实验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有些学生在研究中,完全相信仪器和电脑的数据,有时实验设计有系统误差,或者仪器本身的原因,出现了偏离常识和物理意义的结果也没有引起注意,最后必然得出极其荒谬的结论。比如,许多古生物研究中,从受到现代DNA污染的古DNA中分析出的数据得出了许多雷人的结论,当然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足够的重视。
 
从科学实验获取数据得出结论,大多是建立在抽样统计的基础上的。要让一个以抽样为基础的报告有价值,必须使用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这种样本应尽量排除各种误差。但是,有时候会让人忽略的是,样本选择的非随机性会产生样本选择性偏差,导致最后的参数估计有偏,而且其迷惑性还非常大,不认真体会还想不出来。例如,有人根据亲子鉴定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大多数男人都养着别人的孩子。显然让他得出这个结论的数据是准确的,但是其样本主要来自进行亲子鉴定的人,这与代表男人全体可差得太远了。来进行亲子鉴定的人,首先是有其他的蛛丝马迹让其产生了怀疑,因为凭白无故进行亲子鉴定是会破坏安定团结的。另外,有一位心理医生曾经报道:所有的人都是神经质的。这同样与其样本来自他的病人有有关。一个人如果心理健全,他不可能去接受心理医生治疗。
 
因此,要想得出客观的结论,仪器检测的准确与最后数据分析的无偏缺一不可。但是,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此时发挥人的能动性显然非常重要。应该是带着脑子做实验,而不是就着数据猜结论。

图片来自网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02444-603421.html

上一篇:科教类节目岂容信口开河?兼谈媒体科普的严肃性问题
下一篇:水调歌头•贺香溪河站
收藏 IP: 58.246.164.*| 热度|

10 王桂颖 武夷山 彭真明 吕喆 陈珍珠 李红 薛泽 zhanghuatian tlmercury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