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jiapu ZHA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puzhang

博文

[转载] "<<九章算术>>中的负数"的研究

已有 7725 次阅读 2019-2-11 19: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1] https://zh.wikipedia.org/zh/九章算术, https://baike.baidu.com/item/九章算术:

由于《九章算术》在用直除法解一次方程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正负数的问题,于是在方程章第三题中明确提出了正负术。刘徽在该术的注文里实质上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并在计算工具即算筹上加以区别“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这就是规定正数用红色算筹,负数用黑色算筹。如果只有同色算筹的话,则遇到正数将筹正放,负数时邪(同斜)放。宋代以后出现笔算也相应地用红、黑色数码字以区别正、负数,或在个位数上记斜划以表示负数,如(即—1824),后来这种包括负数写法在内的中国数码字还传到日本。

《九章算术》出現負數概念,方程章為了配合方程術的算法,給出正負數的加、減法則。关于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減法)正负术曰:同名相益,异名相除,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加法)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里所说的“同名”、“异名”分别相当于所说的同号、异号。“相益”、“相除”是指二数相加、相减,「無入」是指沒有對方。


[2] http://www.cas.cn/zt/jzt/wxcbzt/zgkxyyk2005ndyq/xkfz/200504/t20050405_2667678.shtml:

1.6 负数的引进 
    《九章算术》“方程术”的消元程序,在方程系数相减时会出现较小数减较大数的情况,正是在这里,《九章算术》的作者们引进了负数,并给出了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即“正负术”。 
    对负数的认识是人类数系扩充的重大步骤。公元7世纪印度数学家也开始使用负数,但负数的认识在欧洲却进展缓慢,甚至到16世纪,韦达的著作还回避负数。


[3] http://shc2000.sjtu.edu.cn/030802/congjishu.htm:

负数的概念和算法首先出现在《九章算术》“方程”章,因为对“方程”进行两行之间的加减消元时,就必须引入负数和建立正负数的运算法则。刘徽的注释深刻的阐明了这点:
   
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斜正为异。方程自有赤黑相取,左右数相推求之术。而其并减之势不得广通,故使赤黑相消夺之。……故赤黑相杂足以定上下之程,减益虽殊足以通左右之数,差实虽分足以应同异之率。然则其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率不妄也。
   负数虽然通过阿拉伯人的著作传到了欧洲,但16世纪和17世纪的大多数数学家并不承认它们是数,或者即使承认了也并不认为它们是方程的根。如丘凯(Nicolas Chuquet ,1445-1500)和斯蒂费尔(Stifel ,1486-1567) 都把负数说成是荒谬的数,是“无稽之零下”。卡丹(Cardan,1501- 1576) 把负数作为方程的根,但认为它们是不可能的解,仅仅是一些记号;他把负根称作是虚有的。韦达(Vieta, 1540- 1630) 完全不要负数,巴斯卡(Pascal,1623- 1662) 则认为从0减去4纯粹是胡说。
    负数是人类第一次越过正数域的范围,前此种种的经验,在负数面前全然无用。在数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现实经验有时不仅无用,反而会成为一种阻碍。我们将会看到,负数并不是惟一的例子。


[4] https://video.cloud.edu.tw/video/co_video_content2.php?p=1691

負數的時光之旅

本單元從中國的九章算術開始,介紹印度、巴基斯坦等古文明對負數的理解,並提到古代歐洲數學家對於負數概念的排斥,使得在印度數學提出負數之後一千年,負數仍無法進入歐洲數字王國的大門。一直到瓦理斯、馬克勞林、尤拉⋯等數學家們的努力,才將負數從被認為是「莫名其妙」的、「錯誤」的數,成為現今數學基本而重要的概念!

1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8408-1161690.html

上一篇:[转载] 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
下一篇:[转载] 一个女人与时间的赛跑:拆除基因里的定时炸弹 -- 麻省理工Tech Review
收藏 IP: 220.245.209.*|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