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大诚老师在博文《哪些地方还有这样的事情?》中提到他的家乡苏州的分湖、相城历史上曾被人加上三点水称为汾湖、湘城,以致造成了名字混乱,汾湖更是得到了管理者认可,错别字成了正统。冯大诚老师还提到辽宁省海城市的澄州湖因为名人题字错误将错就错变成了澄洲湖。博文最后,冯老师问:类似于这样的因写错字或者以讹传讹而弄错了偏旁的事情,你的身边有吗?
你别说,俺身边还真有这样的事情。
潍州是潍坊历史上的称呼,始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因境内潍水而得名。隋唐时期几经废置,从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升北海县为潍州,至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潍州为潍县,潍州作为行政区名不间断地沿用了四百多年。潍县也一直沿用到1983年8月成立潍坊市才撤销。前几年传说潍城区某位当政者想把潍城区改为潍州区,不知什么原因,后来没了下文。
一个地方党委政府要召开大型会议、组织大型活动就需要一个大型会议场所,所以潍城区在原先区委区政府大院路南建了一所剧场,既可以当会场,又可以当剧场。
在剧场门口的玻璃幕墙上是一位高姓书法家的题字:潍洲剧场。很显然,州字人为添加了三点水。按说这位本地土生土长、一直工作生活在山东的书法家对潍坊古代是潍州不会不知道的。好在,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没把这题字当回事,一直写为潍州剧场。那这题字天天挂在剧场门口上,在向人们展示什么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