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从对创新的呼唤到对深化改革的期盼

已有 2435 次阅读 2015-2-9 23:40 |个人分类: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创新, 学术环境, 科技管理, 社会管理, 封建文化遗存

从对创新的呼唤到对深化改革的期盼

 

杨文祥

 

 

杨学祥教授在其博文《中国为什么缺少创新:学术权威不能评价独创观点——没有科学争论和不敢科学争论就没有科学创新》中,对中国缺乏原创精神和创新成果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入探讨,鲜明地提出了“没有科学争论和不敢科学争论就没有科学创新”的科学论断。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历史条件下,21世纪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必然是一种信息化、全球化进程迅速深化,各种不确定因素千变万化的复杂环境。在这种复杂环境下,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无不或直接或间接地面临着空前激烈的来自全球范围的生存竞争。世界各国唯有通过社会各领域持续不断的创新,才有可能对这种发展迅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及时做出必要的反应,从而赢得自己生存的机会发展的权力。而作为社会各领域创新现实基础科学技术前提的,就是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性和原创性学术创新

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性和原创性科学创新能力不仅决定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期发展未来的历史命运,而且直接决定着当下的生存状态

今日中国,基础性和原创性科学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是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在此有必要对形成这一严峻现实的社会、文化、乃至历史原因作一简析,从而使我们的思维聚焦点完成一个对创新的呼唤对深化改革的期盼过渡与转换

学术创新的社会环境是决定科学创新成效的根本要素

这就是说,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是否拥有一个健康正常的科学创新环境。而今日中国科学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至今还缺少,至少是在事实上缺少这样一个培育创新、发展创新、鼓励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社会管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尽管国家为此颁行了诸多鼓励创新的相关政策。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方面的原因,今日中国形成了一种极具当代中国特色的学术环境。这一学术环境的中国特色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是学术与专业管理的高度行政化,而这种学术与专业管理高度行政化的客观后果就是行政权力主导之下的学术资源的高度垄断化。另一方面就是与这种学术与专业管理高度行政化内在联系,高度统一与高度一致主流学术论坛的门阀化。显然,当下中国学术环境的这两方面基本特色,实际就是阻碍和制约科学创新的两大根本性弊端

学术与专业管理的行政化主流学术论坛的门阀化是中国社会具有久远历史传统和强大的历史惯性动能,表现为官本位——权力本位特权与资源垄断意识的封建文化遗存原本以学术创新探索真理最高宗旨学术研究环境所完成的釜底抽薪式扭曲与异化

封建文化传统的历史遗存对当代中国社会学术环境的扭曲与异化,是中国严重缺乏原创性的学术创新最根本的现实原因

这样,不对当下的社会管理体制,首先是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深度的,旨在彻底扫荡传统文化中封建文化遗存的深刻影响结构性变革,就不可能实现对业已行政化、学阀化了的学术环境的拨乱反正。而只有对被行政化、学阀化长期异化了的学术环境进行彻底的拨乱反正才有可能通过对学术环境的优化实现国内学术环境正常化、学术化这是实现中国科技飞跃性发展和原创性学术思想如泉喷涌的根本出路

 

参阅杨学祥《中国为什么缺少创新:学术权威不能评价独创观点——没有科学争论和不敢科学争论就没有科学创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866563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6942-866913.html

上一篇:醉卧沙滩的诗心——和赫英《海滩之夜》
下一篇:《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四十一——24.理论要点 67-69
收藏 IP: 222.222.150.*| 热度|

3 姜咏江 钟炳 高友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