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施一公、饶毅共同在《Science》上撰文抨击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制度,引起了极大反响。这里结合我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的了解,谈谈美国的科学基金分配,期望给中国的基金分配改革做一借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支持了除人体健康相关科学外的大部分基础研究。一年预算大概是70 亿美元。所有的经费都通过竞争性申请来分配。一年约有4万个项目申请书,大约资助1万多个,所以资助比例大约是25%。
申请者可以在其学科内任意选题申请。为了引导学科发展,NSF也经常开出一些引导性的题目,比如,最近鼓励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
评审过程:1、申请者递交申请书;2、同行邮件评审:即评审者用Email寄出评审结论;3、同行面申:即评审者聚集到NSF 总部,讨论邮件评审的结果,确定评审结果;4、项目官员根据专家评审结果,上报最终结论。
我认为, 几十年来NSF成功地支持了美国基础科学的发展,其主要环节在于:
1.同行评审。评审意见主要依赖同行评议(一般3-5人,详细的评议结果公布给申请者)。
2.回避制度。 申请者要注明其利益相关(支持或冲突)人(conflict of interest),包括近5年的课题合作者、论文合作者、导师、学生等。申请者的利益相关人是不能来评审的。这一回避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评审的公正性。
3.NSF项目官员的轮替制度。除了主管官员,一半以上基层项目官员来自科研人员本身,临时抽调到NSF工作2年左右,然后轮替,筛选新的项目官员。这一轮替制度保证了一线项目官员的公正性,避免权力集中或滥用。项目官员的短期工作可以避免“圈子”的形成。因为他们还要回归自己的科研部门,所以一般不敢滥用权力。除非有特殊原因,主管官员一般不能左右基层项目官员的结论。
4.鼓励年轻的项目负责人(PI)。 第一次申请基金者有优先照顾。每年经费分配统计表里都有首次申请者的百分比。这样可以避免资深PI长期占用资源。另外,还有专门针对年轻PI 的青年基金。
我相信,这些制度在中国完全可以实施,其效果将是明显的。如果在某个领域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非利益相关的评审者,完全可以在海外华人或者非华人中寻找。对于评审所花的时间,可以给与一定的补偿。
后记:美国没有与中国科技部对等的部门控制着巨额研究经费。除了NSF,美国的其它国家科研资助机构都有专业限制,包括国家健康研究所(NIH,年度预算320亿美元),能源部(DOE,51亿美元),农业部(USDA,4亿美元),海洋管理局(NOAA,10亿美元),宇航局(NASA,110亿美元)。
大幅度提高运行较好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年度预算,有助于改进中国的研究基金分配体系。
相关专题:打破经费分配潜规则(施一公 饶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唐剑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41-36706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