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mouy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oumouyan

博文

为什么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要教授来讲? 精选

已有 8914 次阅读 2012-11-17 00:2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教育, 基础课

为什么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要教授来讲?

 

                                                                                       邹谋炎

 

    在德国,所有的基础大课必须由教授来讲。老教授直到退休前夕,都可能在给大学一年级上基础课。这种情况我们能理解吗?合理吗?

在德国的研究所或教研室里,通常有一个主教授,他是大课主讲人、主持人,是研究所或教研室的“头”,自然是科研负责人,更是研究者。决定于研究所的规模,可能有其他教授,负责某个或某些学科分支。在那里,一个教授只讲课或只做研究,都是不可能的。教授下面有一个助教班子,负责上答疑课,管理作业、考试,协助组织研究和课程讨论(Seminar)。这些助教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在此列。可以看出,德国大学中对每门基础课的教学实施都有一个以教授为核心的班子,而不仅仅是教授讲一门课。一门课程要让学生有收益,不单单是讲课,还包括课程辅导、习题、课程讨论、乃至实习。由此来看,一门基础课是一项培养学生的基础工程。教授们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积累,包括和产业界合作,积累了许多很有兴趣和意义的问题,以习题、课程讨论和实习方式灌输到课程中,对学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事实上,那里的学生们普遍反映,课好听,题难做,并且有些题是同西门子公司的合作项目中产生出的。这样一门课下来,学生要能通过考试、考核,必须达到一定的知识水准。由教授来主持课程,对于保证课程水准起着关键作用。

我在Erlangen大学和Ruhr大学合作研究期间接触不少学生,他们从基础课认识教授。Erlangen大学的R. Unbehauen教授和Ruhr大学和A. Fettweiss 教授都是国际知名教授,他们都教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同时又有自己专注的研究领域。在学生们眼里,这些教授的学识、品格、声望、经济收入等都能够作为榜样去努力追求和期盼。教授们的意见对市政官员来说,是必须认真对待的。教授们为学生树立起一个光明的榜样。虽然德国也有大量的社会问题,高社会福利导致一部分年轻人不思进取。但在大学里积极向上的专研风气还是主流。          言教不如身教,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如果学生们知道讲台上的那个人日子紧巴巴的,不得不走邪、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要学生们将来也过那样的日子,有几个愿意?

我不认为每个教授在讲授的口才上都上乘,确实有许多年轻教师的口才表达很好。但学生们不仅仅从课堂教育接受书本知识。他们随时都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教师引导的路子是不是可走,教师本人就是鲜活的榜样。事关前途,学生们对榜样的要求是全面的,年轻教师不大可能满足这些全面要求。

不少人将“传道受业解惑”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其实很片面,那只是教师的业务职责。教师更重要的基本职责是“示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师范”这个词,在国外教育系统和中国过去的教育系统中都是遵从的。“师”不成“范”,世风何存?

研究积累是不是在基础课中可以体现出来,这决定于研究者本人的水平和对教学是否重视。对理工科基础课无疑有明显意义。一个研究积累丰厚的教授,通常都会自编教材,讲课时能够自由发挥,做到深入浅出。由于对历史源头、深度发展、广度关联有更多的了解,有可能使课程更生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这是从事研究的教授们可以得到的强点。国内许多课程单薄,这和授课老师缺乏研究积累不无关系。

由此可见,大学基础教育要搞好,只是教授上课堂还不够,还必须解决一系列配套问题。让教师们不再为五斗米折腰,让教授们成为光明的榜样,大学教育的其他问题就比较好办。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09-633299.html

上一篇:教授的“说服力”
下一篇:程代展先生,放手吧!
收藏 IP: 210.73.1.*| 热度|

20 陈安 刘艳红 李学宽 陈桂华 叶春浓 刘洋 何士刚 张士伟 朱艳芳 赵美娣 褚海亮 李宇斌 谢力 曾新林 许培扬 刘鹰翔 王春艳 魏武 文克玲 zhouguangh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