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波〔笔名:猫头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shp1935 我是退休教师用博客发表学术见解治学做人体会促进科学与人文交流

博文

求是的传统,创新的精神(下篇)

已有 3674 次阅读 2010-12-1 21:2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治学之道, 研究马克恩主义哲学

[紧接上篇]

        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刘嵘同志进入学术创作的高峰。他相继出版了《反思与开拓的十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篇章》,《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篇——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哲学基础》以及《两代伟人哲学思想研究》等专著。刘老师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在我同他接触过程,觉得他言语不多,但从不“人云亦云” 。他是一位深思熟虑的长者,不言则已,时常一言中的。他的著作更是发人深思。例如,刘老师创造性地概括说,“毛泽东哲学思想科学体系是以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作为基本问题,以实事求是作为精髓,形成调查研究,群众路线,矛盾分析法,独立自主一整套的思想方法, 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又说,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显著特色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并把它化为中国共产党人从事革命和领导革命一整套科学方法。”“从而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这种富有新意的概括和阐释,为学界很多专家所认同。他对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内容和特色的概括,也很有自己独到见解。刘嵘同志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 基本国情, 基本任务, 独特道路, 战略目标, 强大动力, 基本方针, 检验标准 等方面, 力图建构一个全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 这是极具匠心的。刘老师一生培养了大批学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是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博士生导师,亲自指导了许多哲学博士,有的己成为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
    高齐云教授毕生致力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其研究成果,表现在上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以及后来他应邀参加黄楠森、庄福龄及林利主编的我国多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他是第三卷主要撰稿者和编者之一)中。他最突出的理论创新,是其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1998年出版)。这部46万字著作,是他几十年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结晶,受到全国学术界好评,并获得广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高齐云同志敢于冲破个人迷信,教条主义和左倾思潮的罗网, 主张摒弃在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单线嫡传” 以及对它的理论教条化神圣化僵化的种种错误态度和做法。就理论内容而言, 该书深入地系统地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多样化的形态, 即原生形态, 次生形态, 再次生形态……等等。他富有创新性地提出,“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中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的核心和主体, 是新哲学与
旧哲学根本不同的独特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这种独特的阐释以及细致入微的论述, 使人耳目一新。高齐云教授不是书斋中的学者, 他虽然身体不太好,仍满腔热情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我国改革开放许多重大课题进行探索, 并上升到哲学理论高度加以概括。由他主编的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社会主义辩证法概述》《社会主义改革十论》等等,都极有新意。他视野宽广,善于独立分析当代世界和我国社会发展各种重大问题,如《21世纪新型中国文明建设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展望》和《关于多样化社会主义模式的思考》等论文, 都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理论观点。高老师也指导了一大批研究生,他有一个值得学习的方法,时常根据课题要求,组织许多学生和青年教师,带领他们共同研讨和写作。在他主导下,写出了不少优秀论著,既出科研成果,又培育了人才,惠及四方八面。 
   叶汝贤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特别是对唯物史观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刘,高两位教授先后逝世后,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全国高校率先取得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并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首任所长。叶教授承担多项国家和教育部的重大课题,出版专著和教材共七部,主编从书三套共40多种,发表论文几十篇。早在1985年, 叶汝贤出版了《唯物史观发展史》, 这是我国第一部唯物史观专题史,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00年,他又出版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进一步深入论证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及其革命意义。叶汝贤强调,“在人类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发现,但从来没有哪一项发现像唯物史观的发现那样,对人类的思维和实际生活发生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叶汝贤同志能够“与时俱进”, 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如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的问题, 关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关于“以人为本” 的问题等等,在新世纪初的几篇学术论文中, 都发表了很好的见解。例如,他明确地说,《德意志意识形态》“遵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逻辑方法,揭示历史即现实的人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过程” , “同时,也就意味着唯物史观, 是以物质生产为逻辑起点, 以现实个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 以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为动力, 以社会共同体为形式的三者的有机统一而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2008年)又如, 他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是“《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2006年) 。他还认为,“人本主义”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同意有的学者主张 “人道主义在当代还有一定的解释力”(2004年) 。 这是难能可贵的。叶教授在中山大学马哲史专业博士点与博士后, 先后指导了近五十名博士、硕士。其中两位博士的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或提名奖。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谆谆善诱, 又鼓励独创, 宽容包涵的态度, 获得学生们的赞许。
 
   我以为, 纪念三位已故教授最好的方法, 就是要继承他们的优秀传统和正确治学之道, 在新的条件下,加以发扬光大。上述一点体会, 仅仅据我本人的了解和认识,讲得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此文系作者在座谈会上发言稿,2010/12/1修改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91-389392.html

上一篇:求是的传统,创新的精神(上篇)
下一篇:对广州市“后亚运”之祈望
收藏 IP: .*| 热度|

1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