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从0到1科研的基本特征
2024-7-23 10:24
阅读:1497

2.jpg

科研的内卷和普遍浮躁的大氛围下,如何真正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扎扎实实的全面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模型建构以及理论阐述和应用预测,做有独特标签式的重要的科学研究,真正考验一个研究人员的定力和品味,尤其是在需要大量消耗海量时间和资源的理工科。因为真正原创的工作一定是10年甚至几十年积累的结果,这是原创性科研自身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因此理解原创性科研的基本特征是必须的,而且真正有独创性科研创获的人,体会往往更加深刻。

从0到1的科研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领军者强烈的个人兴趣使然(才能调动主观能动性,与Very very hard work是同义词,只有真正感兴趣才能永不疲倦,从不放弃,做到极致,终于理解了什么是兴趣,原创),所以诺奖绝对不是计划科研,或者是当前高喊的‘有组织的科研',而是自由探索研究;

2.标新立异(具有独特的人格和创新思维,突破已有的科研成果认知和开拓了全新的研究范式,不是为异而异,不是卖家Show,而是真正解决重要问题,本质上科研成果的‘新’是有人的‘异’决定的);

3.学科跨界交叉融合(提供新的视角、思路、研究方案,本质是联想,单一学科的研究往往最后成为无源之水,很难有重大突破,思维必然受限。学习自然往往创新研究的灵感源泉,而且永不枯竭,最简单的例子,任何生物过程都不是单一的学科可以解决的命题);

4.挑战权威(科研的本质实际上让别人不开心,冒天下之大不韪,需要极强的勇气,人性就是没有人喜欢听到负面的声音,尤其是要否定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理论,但是科研终归是在不断优化和否定中前进的,而且科研的实证一再表明任何人都是有认知局限的,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思考平面化的问题,但是事实往往是立体的三维的,再次强调了3点的重要性);

5.集体力量(每一个真正有效付出的个体都不应该忽视,并且个体从中得到真正的塑造,成为集体真正的一份子,犹如我常讲的,不是我说你是我的学生你就是我的学生,而是你自己一定清楚的知道你是不是我的学生?)。

这5个方面不是孤立的,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临时就想到这么多,后面再补充,如果想到了!这也是为什么做创新研究如此之难的原因,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全部做到这5点,能把其中一点做到都很不容易了!这也是万众创业,绝大部分拍死于沙滩上的原因,完全独立与跟着大课题组做是两回事,现在科研氛围,尤其是理工科能够拿到经费养活一个课题组就已经是王者了!

实际上这些理解完全浓缩于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闵恩泽先生对创新的精准理解之中“创新来自于联想,联想源于博学广识和集体智慧”。

1.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坤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6147-144340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