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56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n568

博文

乌龟发飙——写在假期最后一天

已有 1041 次阅读 2024-10-7 17:1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国庆假期没有回老家,不像之前在广东工作,每个月都回去,现在的境况只能过年才回去了。两年前一位邻居跟我说,他每次回家都要骑摩托车回到已倒塌的老屋坐上两个小时才愿意离去,真是印证了小说家艾略特的一句话:“人的一生都应该扎根家乡,这里不仅有亲人,还有始终萦绕耳边的乡音,即便未来见多识广,家乡留给你的早期记忆将一直在心中占用一席之地,并且是那么清晰,不会有一丝模糊。”

老家山间小溪里生活有一种乌龟,我们那叫伯劳龟,大概是生活环境幽静阴凉的缘故,据说伯劳龟煲汤有滋阴降火之神效,此等靓货市场售价自然不低。于是捉乌龟成为农闲时创收的门路,野生乌龟虽然是免费,捉乌龟的技能要求却不低,还得要有雅兴和不轻易放弃的精神,不然几次没有收获就放弃了,所以村里只有少数人捉龟。

周润发绰号发仔,也称发哥,我们村有一个人很善于捉龟,就称他发哥吧。发哥年长我40岁,有一年暑假,发哥在山坑的水潭里和水流较缓处放些竹篓,竹篓里面放些癞蛤蟆,竹篓有倒刺,乌龟进去出不来。三头两日我就看到发哥收获乌龟,他把乌龟养在自家水缸里,就是司马光砸缸的那种水缸。

我一方面对捉龟有兴趣,另一方面,我对读书没有兴趣,读大学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人生志向就是读完初中在家务农两年,农闲搞点山货,等长大一点跟他们出去打工。学多一艺,少饿一餐,向发哥学习捉龟技术不失为增加一条谋生的道路,加上发哥很乐意教我,所以我几乎日日去发哥家里看龟,探讨捉龟技术。

水缸里乌龟越来越多,数量少时相安无事,数量一多,乌龟争夺食物、地盘、交配权发生激烈打斗,我没看到打斗的现场直播,听发哥说有的龟头都被咬穿孔。打斗激烈,不尽快出售将损失惨重,有了量不用自己拿到街上去卖,贩山货的会上门收购,那天我看着贩山货的去发哥家,我紧跟其后也去了发哥家。

贩子跟发哥讨价还价几句后,去水缸里捉了一只乌龟,提着龟尾巴,把乌龟放到桌上,观察了一下,估计是想看看乌龟有没受伤、养瘦、得病之类的。看起来那只乌龟缩着头,显得有点呆笨,很不活跃,贩子伸出一只食指做了几个勾引动作挑逗乌龟。突然,那只缩头乌龟像眼镜蛇受惊吓喷气那样“呼”的一声,向前大步冲了几步,45度跳跃起来咬了他一口。

“啊,看它笨呆呆的,还这么快,”贩子说。

“你不知道笨呆呆的癞蛤蟆吃蚊子时动作多快?”发哥说。

“咬你松口算你运气好了,乌龟咬人只有雷公叫才会松口。”发哥接着说。

发哥之言可能不虚,我后来在莫言的小说里看到,小奥被鳖咬着不松口,爷爷听到呼救声,尽一个老人最大的力量,跌跌撞撞,气喘吁吁地拐过来,用拐杖捣鼓鳖壳,越捣咬得越紧,打110报警,警察来到也无计可施。

挑逗动物被攻击我也有亲身经历。六七岁的时候,在田里割禾,我割了一堆,老爸夸我厉害,叫我累了就休息一下,小孩最爱被夸,怎么会承认累,继续割,又割了一堆,实在太累了才肯放下禾镰,坐在田埂上休息。没有智能手机,坐着也没什么好玩的,看到同村另一家人的老黄牛在田里吃草,我去逗老黄牛玩。

我走到老黄牛面前,把两只食指一边一只放在脸颊上,伸长脖子,对着老黄牛的脸说“羞羞,羞羞,羞羞……”老黄牛真不要脸,无动于衷,低头吃草。我继续羞它,突然老黄牛发飙,用它那副刚露出牛毛的短角顶着我的上眉骨把我掀翻,我在空中翻转90多度,背着地摔在田里,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时田里所有人,包括老黄牛的主人全都看着我,有叫我不用怕的,有叫我不要逗牛玩的,我爸立即跑过来把我抱走。估计老黄牛有人性,没太用力,我没有受伤,只是受了惊吓,晚上睡觉惊叫,请了懂法的人来压惊。

后来一二十年我还思考这件事,尤其学习了科学之后,科学方法告诉我们,测量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我后来放牛测量过,两只牛角的距离比成年人两个眉骨的距离大很多,何况我当时只是六七岁的小孩,怎么可能两只牛角顶着两个眉骨把我掀翻?但我当时的感觉明明是两个眉骨受力。

十一二岁时有一次放牛,我家牛仔不懂事,嫩草不吃吃老草,赶它去也不去。老人言赶牛牵马,意思是牛要在后面赶,马要在前面牵,我在后面推牛仔的屁股,把它推过去,才推了几步就被牛仔一脚踢到胸口,立即呼吸困难,两三分钟后才舒缓过来,隔日胸口还有牛脚印,用了一个星期的打药,又是口服又是抹擦。

上次被牛头伤到,这次被牛后伤到,真是不懂举一反三,吸取教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5553-1454156.html

上一篇:日记
下一篇:知行合一
收藏 IP: 58.253.50.*| 热度|

3 尤明庆 朱爱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8 1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