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读书笔记:《读书》202409
2024-12-26 22:19
阅读:378

 

有很长一段没有认真读杂志了,我主要的杂志是《读书》《读库》《书城》《炎黄春秋》,不过明年《书城》不办了,有些让人伤感。

这一期有好多很优秀的文章,在网上都可以搜到,只简单说一下内容了。

 

根茎漫谈:人的百分之六十是香蕉?刘翔

虽然是个生物性的题目,但讨论的是一个哲学问题,即非中心化的人与社会。涉及科学(生物学与进化论)、文学、艺术,虽然没有介绍某一本专著,但思维的开拓性和文字的阅读性都很好。(《读书》的文章除个别的阅读性都很好)。

这篇文章是说人或者动物是有植物性的,人的基因与植物基因也有很多相同的,比如人的基因有百分之六十是与香蕉相同的。不但肯定了人的植物性,甚至以植物式的“根茎”作为观照世界的方法:根茎没有根源、据点和既定方向,因此可以无边无际地蔓延开去,成为一种不断生成的存在。传统树状思维强调植物的“根干枝叶”,强调一种主次分明的层级结构,而根茎强调的则是多元、差异以及对差异的重复。蚁群、狼群和鸟群便是根茎式存在的最好例证:“即使其绝大部分被消灭,仍然能够不断地重新构成自身”。

文中还提到了《冰与火之歌》作为根茎式文本的一个典型范例以及其他的一些艺术作品对根茎理念的解读。

我过去的问题都是“植物的人性”,即植物有没有意识,植物是不是也有灵魂,植物是不是也知道痛楚。当有人说不应该吃狗肉的时候,我说那是否可以吃猪肉牛肉等一切动物;当有人说一切肉蛋都不应该吃的时候,我问那植物能不能吃呢,你买一捆白菜的时候,被捆绑的白菜会不会感到疼痛?读了这篇文章知道了这个问题还可以翻过来想,那就是人的植物性,很好的一个话题。

 

齐马的记忆与历史,海青

文章是从一部科幻小说及其翻拍的影视剧谈起,讨论机器人是否有历史与记忆,而后反向讨论我们所说的“历史与记忆”有多少是真实的,不论是哲学意义上还是人类学意义上其功能是什么。

机器人齐马是科幻小说《齐马蓝》的主人公(雷诺兹著,陈楸帆等译)。小说的主题是记忆,在 2019年被拍成了《爱,死亡和机器人》系列中的一集,毫不意外的,在影片中刻意将齐马的创造者由男性改变为了女性。

“在小说和悬疑电影中,往往记忆对真相的扭曲和背离才是更具观赏性的部分”。

“记忆不是历史,因为历史是某种有组织的推理性知识,而记忆根本不是有组织的也是推理性的”。(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在生命的早期,我们多半是靠阅读获得经验,“我们成了经验的采集者和收藏者,而非感受者,这些经验也更少浸含感情与思考,更像消费获得的收据

“我错,故我在”一说来自奥古斯丁。人是一定会犯错的。不知道非理性人为基础的经济学是否存在。不知群体和个体之间行为的巨大差异是否有相应的经济学。

“所有记忆都是基于现在的处境对过去的追溯”,中年时会觉得自己很优秀,老年才会觉得很傻X

“历史成了一门可以就任何结论进行大规模知识生产的学科”。(人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禁止AI写论文)。

哈,下面这个人家只讲的第一句,我给演绎了后三句: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是诗人;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翔,这是衰人;吃的是黄金挤出的是奶,那是跟风文人;吃的是黄金挤出的是翔,那是退休老人。

 

地球、生命与科技的新故事,王雨童

这是篇讨论“盖亚假说”的文章,“随着盖亚假说近些年来在理论界的重新流行,重新检视这些同时伴生着创见与谬误的思想资源,或许能讲出事关未来的新鲜故事”。

盖亚假说盛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对太空探索、科技思维方式,乃至科幻文学及电影都有。其主要观点为,“整个地球有着一种精微复杂又无比宏大的调控体系。地球本身是一个自我反馈、自我调节的控制论系统。尤其是其中大气圈、水圈和土壤这些无机物的部分,会以某种方式跟生物之间相互‘沟通’,形成最有利于生命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从无生命的岩石到微小的原始生命,再到几千万种真核生物,地球上各个圈层、全体要素共同处于一整个系统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球生命在钢丝绳上跳着华丽的舞步”。

盖亚假说包括“整体、共生、网络、动态平衡、多样性等原则。合作共生是小到细胞、大到复杂生命形成的基本逻辑”。

其中最好玩的故事是请盖亚假说的创始人制作一个火星上的生命探测器,这位不参加学术团体不申请科研项目的独立科学家回答说,探测器是不需要的,因为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其大气层整体会呈现出一种动态的、不断在失衡和平衡中摆荡的平衡态。反之,一个死亡的星球,其大气层必定呈现稳定的死寂,而火星大气层的死寂状态表明火星上不可能有生命。二十年后,当人类探测器终于落在火星上时,一切正如其人所预测的那样。

 

谁在统治美国:介绍《财富与影响力》,吴温泉

这是一个蛮随热点的话题,时逢美国大选年,那书读来会有些趣味性。

“规模是政治的要害问题,在一个小规模政治体中可能克服的集体行动困境,在一个大规模范围上未必能够克服”。

“尽管美国政治中的阶级幽灵始终挥之不去,却又难以在学术研究中留下坚实的脚印”。

“富人不一定代表富人利益,穷人不一定代表穷人利益”。谁在统治重要,但如何统治更重要。

 

社会舆论的极化:挑战与回应。泮伟江

文章讨论超大规模的抽象、复杂型社会与同时越来越丧失直接的生活经验,多依靠网络获取廉价的知识补偿的个体之间的矛盾现象及其根源。

登月造假、转基因造假、古希腊史造假,这是很泛滥的东西让我奇怪到怀疑人生,更有甚者,我还留了一个公众号,是说地球是圆球这一点是假的,讲地球是平的,南极是有冰墙过不去的,月球是一面发光一面不发光,因为自转而使得盈亏的。当然还有些小的说法也让我瞠目,比如过去的生活比现在好,那时二元的购买力就杠杠的,包产到户是并未使粮食产量增长,冬至那天要吃巴豆等等各种千奇百怪的说法。

“当大量的现代人失去了对科学系统的信任,科学常识才会变成 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

“当人们对现代功能子系统之诸专殊知识的信任消失,他们就会退回到仅有的零散经验和常识的庇护之中”。(专殊一词可能是专业特殊的意思,网上没有搜到解释,但这个作者好像很喜欢用)。

“人们喜欢自己不熟悉又‘有一点’知识的内容”。

 

带血的黄马褂 韩东育

这篇文章是讲李鸿章遇刺的一段往事,甲午海战后,李鸿章到日本马关签署条约遇刺一事。(过去误读“马关”为福建的“马尾”,当年也应该是通商口岸,读书不认真呀)。

“清末‘体用不一’原则,已无法不导致社会失序、权力再分、体制坍塌、中原逐鹿和价值崩解乱局”。

李鸿章被世人称为裱糊匠,后来发现其实是他自己说的: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现在很多人都在讲这是个卖国贼,估计在当时的也会有不少人骂他,但他在当时应该是少有睁眼看世界的人,在国际上也有相当的地位。这次出使日本,他本已是没有黄马褂的人了(因为甲午战败),但日本坚持与李谈,李才重新获得了黄马褂出使日本的。

其入京应试时所作《入都》: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虽说文字有些苍白,但自信与豪迈还是充盈天地。再读甲午惨败马关割地打击后的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做等闲看。读来令人唏嘘。

 

溢出文化解释的解释:再读《法律的文化解释》,亓同惠

这篇文章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梁先生写的一本书,关于法学的文化精神,强调中国的法学思想与西方法学思想的在文化上的不同,主张客观公正的建立我们的法学文化。即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盲目自大,具体的内容咱说不清楚,但这种清醒的认识三十年后依然正确。

“梁治平援引格尔兹,认为结构主义成为一种世界观,人的感觉创建出所有,主观与客观并无两分,事物的本质不在自身而在人与各种事物之间构造出并感觉到的关系。世界是各种关系,不是事物总和。但是,结构主义这种以界分结构在先而评判其他有的模式,尽管看清了世界,但似乎无法认清模式自己”。

 

关心亚洲的甲骨学者,黄冠云

“我们一方面力图将材料置人一个脉络、语境,或者具有某种重要意义的论述框架,一方面也否定材料的价值,否定它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复杂、多样、完整。我们强调材料的某一个面向,却轻视另一个。我们为了自己的兴趣、利益,将材料造成某个样貌”。

 

还有一些好文章,“不可告人的奏折:清代秘密政治发微,林鹄”,写钟惦棐和刘文典的两篇文章,觉得都特别好,干读也读不完,随手抽了一本2007年,现在的《读书》真的多了8页。里面的文章也比公众号、APP什么的好不少,只是读书笔记也不好写太长,只介绍这几篇吧。本人读书少头发长,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观点,请不要和本人一般见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6855-146617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