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价值”,阿嘎佐特,是人类学家一本书(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的书评,书不必看(没有中译本)但理得懂,文章写的极佳,这一期仅这一篇便可存世了。
我们常听经济学谈论价值,一种能测量能预测的价值。可惜,生活中充满“不可测试的价值”,与可测的价值难以分开。我们熟悉的可量化价值是国家的产物,它起源于奴隶制。资本主义的基本关切就是商品化,它致力于将产品和劳动从被制造的环境中剥离出来。变成了市场规律,成为了与具体道德无关的生意。欠债还钱,是要考虑对方的生存与还债能力,可以想想白毛女。利己的人同样也可以是利他的,算计和慷慨经常难以区分,义务与自愿往往融为一体。
人们不会像苏格拉底那样,生活在“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这样遥不可及的哲学世界,芸芸众生执着于平庸、糊涂,甚至自相矛盾的观念,这是生活的常态。相反,一个人人都遵循经济理性,过得不糊涂的社会可能才是危险的(所以经济学的理性人的基石是不牢固的)。生活的延续离不开普通人近乎盲目而平庸的在乎,这就是价值。人与人不论多大差异,每天都在各种判断中生活,分辨好坏、对错、高低、正邪、荣辱,而主导这种判断的基准就是在乎。可是,这个在乎,往往很庞杂,有时互相矛盾,有时难以言说。生活中偏执,不计代价,不理性。而且这个在乎在某一个文化中是重要的,而到了另一个文化中是不重要的。
一个物件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凝结在里面的历史,这个历史就是人的行动,是不可见能力。它是行动能力变成实际可见形式的过程。
行动价值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取得了重要发展。行动不是劳动,物所表达的人的活动,它们并不是剩余价值,可以是一个传说一个故事、一项油腻的皇冠一张发黄的照片一套天神留下的舞蹈一顿丰盛的晚餐,这些都承载着大量真实或想象的人的行动。生活的酸甜苦辣,社会的聚散合离,都充满着对人的行动的记忆、凝结。文化不仅是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也是人们想象中生活理应的样子,是道德计划。
资本主义的逻辑是一个不公平的逻辑,因为它拒绝互惠,资本主义的逻辑是侵占,是让包括劳动在内的行动臣服于资本。
决策需要证据,数字就是当代社会最擅长的证据收集方式,与占卜决策一样,数字决策为决策者提供的不是别的,而是心安理得。其实,把数据化、可计量化称为科学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已受到很多质疑。隐匿在生活细节中的不可量化的价值才是我们的在乎。
人生活在自己建构的符号世界里,这个符号世界叫做地方性知识,它就是文化本身,它是技能,要经过日积月累的渲染才能获得,价值不是人性,不是制度,它深深嵌入具体的文化当中,甚至就是文化本身。抹杀人的文化属性,将人还原为理性选择,利益最大化的动物,并没有道出人的本质,只是道出了现代西方的文化。这个观点在保守主义的书中读到过,文化的地方性特点,而且这种观点与传统儒学有想通之处。
常常说的一个故事,用玻璃球换了一片土地,第一在这过程中,当地人所获得的喜悦,甚至将来可能的独占所带来的权力,是巨大的。第二,出让的土地在其概念里并没有主权的意识,他不认为那是他的私有财产,拿不是自己的东西换来喜欢又有可能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而另一方有欺骗的行为吗,价格不得偏离价值,而价值仅是包含的劳动吗?
哈,想起来最近那个经济学家与历史学家之间的争论:起因是经济学家一篇文章讨论了曾国藩所建立或者说带动的群体在历史上对政府的深远影响(比如文中并没有提及的近代革命为什么发源自湖南,因为一船一船的银子运了回去,自然办学堂、游世界、眼界大开、得风气之先。),而后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常识呀,你们个学经济的还弄了四五个模型,摆弄来摆弄去的,又是公式又是图表又是符号,还top5,真真的好笑。经济学家反驳说,你们真是老土,我们这才叫理论,我们还谈了很多细节呢。哈,想起来我还帮人用量子博弈论计算期刊的纠缠因子,自己觉得理讲不通,但好在经济学家也听不懂,博士论文也通过了。这就是经济学(包括其他人文科学,特别是管理)中讲究测量、数据的一个例子,不加两张图表就不似科学一般,其实,测量本身远不如思想性重要。
历史能不能假设?读以赛亚伯林有感 王小章,深信“观念的力量”的英国观念史家亚伯林,是上世纪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文章中常见引用其著作“自由论”。
自从科学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人们都在效仿这种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在社会学历史经济学甚至哲学中,人们都在建立“规律”性的概念,相信历史的进程受统一的法则或规律支配,相信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可避免性”,地不分疆域,族不分颜色,都走相同的发展道路,虽然这个过程存在着强拉硬套的结论,包括人们也不赞同统一的发展脉络,但依然认为是存在固定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历史的“不可更改性”,偶然累积成的必然性,也就是文中的“不可避免性”。但这样的话,有一个直接后果是灾难性的,即在历史中的个人行为是无关紧要的,你即不需受正义、道德、良心的规范,也无需被历史所谴责,更不会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反正不论你做什么,历史都会是那个样子。这篇文章就是依照伯林的数篇著作讨论这个问题,其结论是这种不可避免性是不正确的,是历史规则捆绑下的非自由,而正确的是有规律可寻,但是偶然事件相关的,在所有条件都成立时方可形成规律。或许是为了政治正确,文末还对其批评剩余价值者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其是误解了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不可避免性”的观点有三种形式:一是目的论观念。人与自然都有其追求的既定目的(进化是有方向性的)。二是超验实在论的观念。是“无时间性的、永久的、超验的实在”,代表作是“瓦尔登湖”。三是科学主义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论。只要信息量足够,通过心理学社会学之类的“科学”终能揭示人类行为并得到历史进程的规律。三种形式的共同点是社会发展存在一个一般的、普遍的公式。
“不可避免性”无疑与自由选择不相容,这种“不可避免性”实际上排除了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的自由和价值选择的可能性,从而也取消了人的道德责任,排除了道德批判的可能性。
可如果没有“历史规律”可发现,历史科学还有没有意义,或者,与虚构的文学作品、与神话传说还有什么区别?
在伯林给出的“不可避免性”中,是社会在历史条件下向目标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但是,它并不意味着只能别无选择地迈向这个方向或目标。因而为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自由行动留下了空间,因而对道德价值立场的追问和批评都是可行的。
也许不存在“所有美好的价值都能同时实现”的“理想社会”,但是一个容许每个个体在不妨碍别人追求他们认为好的目标的前提下自主地去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好社会”,还是值得并能够追求的。当然,这不是历史目的论下的“必然”,而是人类价值观照下的“应然”。这种价值观照下的应然,既使对历史的假设成为必要,也使对历史的批评成为可能。
长城研究三百年,葛承雍,是为其博士生论文出书的序或者书评。
现今长城墙壕遗存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蜿蜒于国内15个省市404县市。
战国秦汉的断简残篇只有零碎文字显现,唐宋长篇经典文献又很少专门提及,每一个朝代的长城记载都是莫衷一是,隋代大业三年修的长城都搞不清地点在哪里。对长城的研究开始于明末清初,1687年,法国人张诚来对长城进行了踏查,成为精确测量长城的开始。距今已有300余年,所以标题的三百年估计是这么来的。
作者曾计划编一本修复长城的图录,但最终只出版了一本《明长城》现代图录,修复长城国家投了那么多的钱,对外宣传结果却非常遗憾,也可见过去对长城历史图像资料的缺乏。作者还提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重新修建时,有专家建议在大厅正壁上采用长城巨幅浮雕,可惜最后采用了徐悲鸿在印度创作的“愚公移山”。
法兰西的女性世界 王英,“女性的话语”的书评。
今年的获奖作品“悠悠岁月”,我就问,这可以定义为女性作品吗,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可惜还一直未读。哈,再不讲”第二性”,我都快成女性专家了。
这书是法国历史上十位女性的介绍。文章开篇就引用了原书的话:“女性的画像属于一种男性题材。它鲜有出自女性之手,也极少关心她们的话语。” 一方面说他者反映本我,一方面又说男性一定是在修改、擦拭和模糊处理,而不关注她们自身的说法和道理,倾听她们自己的声音。这不是个矛盾吗?以男性作品为批判对象好像是女性主义的普遍性工具了。
“最终这一画卷超越了性别的含义,如同湍急的支流汇入大海,而成为法兰西民族的象征”。超越了性别含义为什么只选女性?当说其重要时就超越了性别,哈。总觉得逻辑混乱.
乔治桑口中叼着雪茄和烟斗,自我指称时随意使用阳性和阴性,还有着男性化的名字“乔治”,她跟朋友说,“把我当成男人或女人,悉听尊便”。
1954年科莱特去世,教会拒绝为她举行天主教葬礼,有一系列令人目眩的标签:作家、同性恋者、脱衣舞女演员、时尚代言人。1948年获得文学奖提名。
四十岁之前,女性身份对西蒙娜来说毫无意义。女性的发现和“第二性”的写作对西蒙娜来说是一个偶然,这本书把西蒙娜·波伏娃推到风口浪尖上,她得到几乎等量的荣誉与辱骂,信任和怀疑。她始终没有采用美国式的攻击性腔调,而保留了适度的节制和温和,这是波伏娃本人的选择,也可以看作法国女性主义运动始终都比较温和的一个标志。哈,我认为她有教师爷的嘴脸,看来这已经算是好的了。
一些人凡事归系于某个单一的中心见识,另一些的人追逐许多目的。以赛亚伯林从希腊诗中选了一句:“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聪明的狐狸,智慧的刺猬”,难道是这句吗,印象中比这句要工整许多。
一个国家就像一条船,在漫无边际几乎静止不动的水面航行,水面之下便是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变化多端。波澜不惊的文化河流承载了国家的这条大船,也决定了国何以为国。
节前刚下了这本书的单,不知是否可以取消,这种人物的介绍以及这种写法的书,读读简介便好了,我真的不喜欢。
黎明前的一缕微光,介绍德国思想家克拉考尔,代表性的作品是“奥芬巴赫和他的巴黎”,提倡轻歌剧,并没有选择与韦伯相同的重建一套宏大秩序来抗衡这一现代性的碎裂与失序,而是俯身转向了灵肉分离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南货店”里的轻轻腔。“南货店”是本小说,里面提到了轻轻腔。这词儿是宁海方言,意指轻声细语的话语,缓缓控制的生活。
不灭的亚历山大,可以当范文讲了,说读书里也有需要小学语文的文章,主题不明确,交待不清楚,或许是因为我不懂这段历史的缘故,哈。(作者我猜是上师大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6855-137393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