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qingdlut

博文

面对文献:仰视,平视,俯视?

已有 4589 次阅读 2009-3-24 03:0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很早想谈读参考文献的感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以一种崇拜的心理读科学文献的,我读英文文献比较多,对很知名期刊上的文章,都是以崇拜的心理去读的。去韩国读书的时候,给我的第一个culture shock就是教授对文献的态度,我参加的第一课博士生课就是文献研究,明知大学很少有教授独霸课堂讲课的研究生课,基本的课程都是论文研究和方法seminar,前者偏重实验的设计和研究领域,后者偏重研究方法,第一节课我去晚了,我的指导教授帮我推开门进去,满屋子的人在听一个学生在做报告,虽然是韩国语讲解听不明白,但是ppt都是英文的,我明白了他在讲一篇Nature的文章。然后是教授和学生提问,教授开始对文章中的一个图表开始品头论足,完全没有恭敬的意思,后来听课多了,韩国语水平也提高了,听出来教授对Nature, Science上的文章并不是以毕恭毕敬的态度去读,而是平静地分析,比如实验方法,结论的得出和讨论,而有的时候甚至还发现里面的错别字!到德国以后,发现我的指导教授更是挑剔,他不相信文献中的研究结果和方法,有的时候让我找到所有报道的方法比较验证,在我的数据面前,他才认定结论。我越来越体会到,对待科学文献,不能以仰视的态度去读,应该至少平视,冷静地分析里面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不要全盘照搬,这也是后来我给学生设计实验一直追求独特研究视角的原因。做研究的都知道,文献中的story,有的时候不一定是他们的初衷,有的时候是为了发表文章重新组合的story,里面的研究细节,也不一定是最优化的,有的时候是他们本身实验室条件决定,有的时候是当时研究水平决定,科学也在不断发展,应该看最新的文献和最新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design.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也发表了一些国际期刊的文章,现在我已经可以俯视一些文献了,而对最牛的期刊,我也不再会仰视。做最适合自己条件的研究,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冷静分析设计自己的课题,同时作为研究生导师,还要把握好与国情的结合,这是我多年来的一点体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641-222138.html

上一篇:书架前的女孩
下一篇:小学生的检讨书
收藏 IP: .*| 热度|

4 刘进平 朱志敏 童毅华 刘畅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