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
长春日报:告别“化肥依赖症”还需政府引导
2011-8-23 19:22
阅读:2789
标签:耕地污染, 耕地修复, 长春日报, 经济参考报
蒋高明   
   
        最近,中国耕地质量下降现象引起了不是媒体关注,中国日报、新华社、半月谈、山东电视台、大河报等纷纷发表文章,讨论这一重要问题。8月19日,位于中国东北的长春日报也发表评论文章,参与讨论。几篇报道都引用或直接报道了我们的实验结果。笔者感谢媒体对我们实验的关注。这里笔者还想指出一下几点问题:一是中国耕地质量下降是不是客观现象;二是我们要不要对退化的耕地进行修复?还是任事态继续扩大下去?三是如果实现退化耕地修复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是继续急功近利还是考虑长远的效果。我们进行三年的修复,是将低产田变成高产田,原来的农田因建筑工地压实了,其实较快的地力恢复也有可能当年实现,即增大有机肥用量。当然,这里涉及成本问题,涉及农民利益问题,这需要政府引导政府支持。从这层意义上看,长春日报的观点是对的。
 
        其实,退化的不仅仅是耕地,在山东我了解到,被农民使用大农药、化肥、农膜、除草剂的耕地里,庄稼开始出现的“不适”甚至罢工了,处理麦收前大蒜地里出现了“胖蒜”(大蒜只长皮,不结鳞茎),最近我又调查发现,农民的花生出现死秧,农民对此非常不解,其实这都是耕地受污染、地力下降,庄稼受到严重生理胁迫造成的。
 
告别“化肥依赖证”还需政府引导
2011/8/19/10:39来源:长春日报

        慧聪化工网讯:在我国产粮大省调查发现,化肥的施用对近年来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让部分农民患上“化肥依赖症”,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业内人士指出,化肥过量施用将带来土壤品质退化、粮食减产等后果,致使黑土地越种越“瘦”,危及粮食安全,已经开始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经济参考报》)       

       

        有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总量的9%,但所耗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平均用量比世界水平高2.5~5倍。

       

        农民种地,是不是非得用化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通过试验,用牛粪代替化肥,用物理杀虫法代替杀虫剂,实现了生态修复,实现了高产。但问题是,蒋高明修复生态用了三年时间,而且前两年的收成并不好。

       

        要靠生态修复来摆脱“化肥依赖症”,还面临着三个现实难题,一是不是所有农民都有蒋高明的技术、耐心和决心;二是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并没有真正体现出“精耕细作”农业的价值。三是生态农业必须坚持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要让农民普遍接受这样的生态方式,短期内还有一定难度。

       

        市场经济下,要真正将生态农业推广开来,还必须坚持市场经济的逻辑。市场经济的逻辑,就是要保证农民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纯收入比目前“化肥依赖症”下的农业生产收入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生态农业补贴;二是要用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来引导农民搞生态农业,提高其积极性;三是要加强监管,增强有机农产品的公信力。为了农业本身,为了生态环境,为了子孙后代,化肥越用越多,黑土越种越“瘦”,这种恶性循环不能再继续了。但如何终止这种恶性循环,不能只将希望寄托在农民的自觉上,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综合措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蒋高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47874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