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
从被拒稿件复活看同行评议中的两极评审 精选
2015-4-13 04:40
阅读:36335
标签:同行评议

     去年四月,我们有一篇多作者的稿子投到欧洲的一个刊物。我是投稿者按刊物投稿系统的自动设定,投稿者就是通讯作者,文章处理的鸡毛蒜皮过程都和我有关。一篇文章的通信作者,不是在自己名字上加一个星号那么简单,是要干活并担责任的。说一点体会。

     所有投稿都一样,作者都希望尽快得到回音。我们的稿子投出后,漫长的夏天, 熬人的等待。我給编辑至少去过两次电邮催稿,回答总是评审意见还没有回来,我们只好等待。等了三个多月后,来了回音。结果很意外,编辑说根据两个评审意见,他决定拒稿。我大吃一惊,这个决定有点出乎意料。初看了一眼评审意见后,马上給编辑回电邮,说被拒稿很意外,因为我觉得我们的稿子投到你的刊物,应该很受欢迎才对,因为历史上,你们刊物有发类似研究内容文章的传统。更重要的是,第二个负面评审意见,真是惨不忍睹,基本上是个外行硬撑着在写评语。我的电邮说:你们根据这样的评审做决定,毫无道理。我举了一个主要的评审负面意见为例子,说明评审的不到位。编辑10分钟后回信,说拒稿还有两个别的原因:一是他们费了不少劲才找到愿意审稿的评审,二是他们的刊物积累了很多待刊的稿子。我在若干家刊物干了多年的编辑,知道这两种情况都很正常,比这个更糟糕的情况,我也见过很多。这些都不是拒稿的真正理由。那是个周末,我回信谢编辑,先好好过周末,但这事没完,我会提出正式的申述。那个周末我加班劳动,在周日晚上把重新考虑审稿决定的申诉投了出去。

     在两个评审意见中,其中一个说我们的文章是“excellent” “well written and very clear。”然后提出了一些细小的修改建议,其中包括扩展前言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我们不想写得过细,因为稿子已经有些太长了。这个评审者亮出了自己的名字,是欧洲做有关研究的成名人物。第二个匿名评审是负面的,说我们的稿子有“many major problems”。然后列举了一串他认为的问题。从那些评论,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基本没有入门的评审者。估计编辑没有找到合适的评审,就瞎找了个在别人写的文章上挂过名的人来审稿,结果漏洞百出,但却给我们找了很多麻烦。

     这个稿件处理的一个次要问题,是前几个月一直跟我打交道的编辑,在评审意见回来该他做决定时,刚好在休假(后来发现他从那时也退休了)。接手处理我们稿子并做出决定的编辑,我认识,但他对我们没有手下留情。我感觉作为这个刊物的新编辑,并不熟悉这个刊物的传统和这个稿子的处理过程,决定做得有点粗糙。

     我写了申述,说了下面几点。1)稿子投出时近夏天了,我们这行当里的人跑野外的很多,拒审是常见的事。你们才找了几个人,我处理过的稿件,会有询问不止10个人才搞定的情况,而且不止一次。你如果不知道该找谁去评审,我给你提供合适的、潜在评审人信息,供你选择。2)稿件多是你们刊物的问题,和科学无关。你们要不能收稿发稿,为什么不早说,非得等几个月后拿来做拒稿理由。我要是等着找工作、提职称,你说你心安吗?要排队印刷,现在哪家刊物不是这样?我过去也在你们这里发过文章,知道你们接收的稿件,都可以上到网上,在正式付印前,人们就可以得到稿件的电子版,使用或引用稿子中相关的内容,所以稿件的积压不是一个真正拒稿的理由。3)我们都是做科研的,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很自然,最后需要让证据、逻辑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我知道你做决定最重要的依据是评审意见。那么,我下面把两个评审意见逐条过一遍,回复所有的问题,你告诉我哪一条你觉得存在问题,你以此来决定拒稿。

     第一个评审的意见意见就不多说了。我给编辑写道:我做了二十多年各种刊物的编委,处理过无数的稿件,这么直截了当、毫无疑问正面支持的评审意见很少看到。第二个匿名评审,说了负面意见,认为我们的稿子有很多“major problems”。我回复说:这个评审者显然来自英文非母语的国家,但这没有关系,因为我的英文也好不到哪儿去。但评审者表现出来的非专业程度,让人啼笑皆非,从基本概念到研究现状,基本上不懂相关研究,也完全不明白科研中的重大问题是什么,信口开河。我在下面回应他的每一个问题,你作为编辑,请告诉我哪一个是“major problem”,你可以拿来作为拒稿的理由。我也直截了当地说:这个评审意见,是个很好的负面例子,体现科学界目前使用的同行评议体系中,一个糟糕的评审如何毒化、毁伤这个机制,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我逐一回复评审的每一条意见,可以看出第二个评审人真的不懂自己在说什么,大概是那种在别人写的文章上挂过名的人物,被不知情的编辑翻了出来凑数。我只能从最基本的教科书内容说起,到最新的研究结论,从最基本的概念解释,到对不可思议地断章取义进行反驳。有的评语,我真的都不好意思去回应,太小儿科了。碰上这样的“评审”还得陪着玩,实在是无趣和浪费时间。写完所有这些,我在给编辑的信里说,你也是内行的人,如果你觉得我任何一点说得过份、没有道理,请你告诉我,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

     申述投出后,编辑立即来信,提出一个折衷办法:稿子就先不拒了,让我们按两个评审意见修改稿,改完后重新投,他再找两个人来审,希望能有好结果。这个时候,我们也只好按编辑意见办了。我知道现在的计算机评审系统,一旦编辑做出拒稿决定,在系统里没法改变这个决定;真要改,大概比较麻烦。此外,无论这两个评审怎样,毕竟人家花了时间,高兴不高兴,再过一遍也不是坏事。于是花了点时间,把第一个作者提到的一些建议和错误进行相应的修改,把回应第二个评审意见的口气缓和一下,万一编辑把我们的回复送回去给人家看,有可能会让人难过,没有必要。跟编辑去争的时候,可以把丑话说到家,但真正回复评审者时,还是要照顾别人的心情,没有必要得理不饶人。

     稿件基本上原封不动重新提交到网上。第二次投稿送到了三个评审人手中,结果三个评审都认为这个研究很有价值,应该发表。其中一个评审,我敢肯定是谁,一个我尊敬的人,尽管他也肯定这个研究,但给我们提了一堆意见,有些地方几乎到了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地步,是他的一贯作风。我们只好一点一点的回答和修改。我明白,能过他这一关,一个稿子就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了。折腾了这么些时间,我们的稿子还是会有些改进,最后无悬念被接收发表,这是我认为必然的结果。

     通过这个过程,我想说,目前还没有更好的体系来取代同行评议。尽管发表后再评的做法也在实验中,但它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对现行的同行评议,我有下面一些体会:1)一篇研究文章能否发表,最根本的点不在刊物、编辑或评审,而在作者本身和研究的质量。研究文章所涉及的问题、花了多少时间和力气,作者自己最清楚。一个研究结果是否能发表、能发表在什么样的刊物上,作者心里应该有数。一个严谨的研究,在该发它的刊物被拒,多半是出于评审系统中的问题,而不是文章的问题,所以作者可以去争论。2)现代社会的信息转播过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大量的科研文章如牛毛一样的出现,让上个世纪留传下来的同行评议体系感到吃力了。评审的整体质量在下降。我最近收到两个很有影响力刊物的稿件,让我做评审。主编都是我的朋友,我不好拒审,尽管我不想审,一是时间有限,二是文章内容我只能评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最后还是没有推掉。因为两个稿子都是作者列出的5个评审人拒审后,编辑没辙了,到处拉差,拉到我的头上。3)拒稿并非是一个终极的判决,没有那么可怕。在大部分情况下,拒稿对作者来说只是一个暂时的挫折。如果文章真的有内容,总是可以发出去的。当然,这个过程要耽搁时间,对于踩着点要交卷、找工作提职称的年轻人,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也是现行体制中的一个问题。在这一点上,西方体制是靠市场规律,而中国是死杠杠。如果说这是中国特色,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人太多了,枉死几个无所谓。活在任何一个体制下的人,事先需要对自己的体系有个理解,并做好准备,预防可能出现最坏的结果。4)现在的同行评议本身,仍然有价值,但处在衰败当中。衰败的一个体现,就是这个体系中混入了很多不够格的评审者,他们基本上是毒药,让这个体系蒙受伤害。比如我们那篇文章,如果一开始就能得到那几个懂行且负责任的人的评语,那么我们既可以得到有意义的反馈,也不会耽搁这么久的时间。但必须承认,这是个不完美的体系。现在评审已有商业化的形式和趋势,那就更可怕了。5)稿件送到错误的评审人手中而最终丢失掉,编辑是有责任的。这里的编辑,通常指兼职、做研究的学术编辑。他们在不是很熟悉的领域中,把稿子发到不该收稿的评审人手中,导致错误的结果。编辑的做法,通常不是有意识的,但各种因素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谁碰上谁倒霉,人总会犯错。历史上最有喜感的例子,莫过于爱因斯坦关于引力波的那篇被拒稿件。6)现在的同行评议体系和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系统中的常规行为,某种程度上具有科研体系的基本特征。这个体系本身具有自己保守的内核,它认可的东西,是符合系统规范的,符合这个规范的,才是好的。但这种保守的行事方法,和刊物追求发表原始、创新研究结果的精神刚好相悖。这和T.库恩说的科学研究中的“EssentialTension”类似。7)我不知道我这辈子是否能见到那一天,研究文章能直接发在自己的博客上。

相关专题:投稿与审稿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孟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88192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9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