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秋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ngshiliang 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质、地面沉降、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研究

博文

《上海地质》对稿件的规范要求

已有 4229 次阅读 2010-9-5 09:21 |个人分类:《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论文, 写作, 稿件, 格式, 上海地质

本刊对稿件的规范要求

《上海地质》创刊于1980,是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管、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与上海市地质学会主办的科技学术类季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230X,国内统一刊号CN31-1475/P自2010年第3期起,改版扩容,全彩印刷。为更好地发挥本刊在学术研讨、科技交流、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及时反映最新科研成果与工作动态,有效缩短稿件处理周期,进一步提高期刊的规范化水平和内在质量,特此明确稿件要求,敬请参照。

 

1  征稿内容

本刊以城市地质、国土资源管理为主要报导内容,欢迎与此相关的各类稿件。本刊将根据来稿情况,开设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土地评价、资源管理、政策导读、方法技术、信息系统、资讯快报、讨论争鸣等栏目。

 

2  稿件要求

来稿应为未公开发表的最新成果,文责自负,切忌一稿多投。

来稿应论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谨严、说理透彻,文字晓畅、表述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数据可靠、图表简明。科技学术类文章全文字数6000字左右,通讯报导类文章3000字左右。

来稿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

首页脚注处应注明:投稿日期(年—月—日);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从事的主要工作、电子信箱、联系电话。请提供第一作者彩色报名照(JPG格式,单独另发)。文末附详细通讯地址,以便后期联络。

稿件的相关内容须有对应英译,包括: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图名、表名。除图表的英译置于中文图表名之下以外,其余英文部分均置于全文之后。

稿件文题应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科技学术类文章的摘要,采用报道性文摘形式,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或讨论4部分内容,不应有评价性用词,字数在300字左右。其它类型的文章,可采用指示性摘要,字数100字左右。

每篇文章应有关键词3~8个,中间以分号相隔。

根据文章内容的学科分类,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查找确定文章的中图分类号。交叉学科可选用2个,以分号相隔。

正文标题结构层次应适宜,一般最多分三级,各级标题用123……1.1 1.2 1.3……表示,依次类推,顶格书写。

文稿中的科技名词和名词术语、人名和地名的译文等均应按国家标准的规定使用,计量单位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废止的计量单位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文稿中只附必要的图表,内容应简洁直观。应先见文字,后见图表。

插图图幅应适当,宽度不大于7cm14cm,图内文字及数字最小字体不应小于6号字。凡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出版社最新版本地图绘制。欢迎提供分辨率高、层次清晰、标注合理的彩色图片。中英文图名置于插图下方。

插表采用三线表格式,中英文表名置于表格上方。

来稿应有一定的参考文献量,并在文中引用处明确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进行编号。建议根据文章内容,适当引用本刊以往文献,特别是最近5年内刊文。

参考文献编排格式,须按照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

纸张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分10类,以单字母分别标识:期刊文章[J]、专著[M]、论文集[C]、析出文献[A]、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技术标准[S]、报纸文章[N]、专利[P]、其它[Z]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图书[M/CD]、磁盘软件[CP/DK]、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举例如下,请参阅(著作者只列前三位,期刊卷期号及文献页码不应遗漏,注意按规则要求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1] 陈华文. 城市地质环境的经济学分析[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 魏子新,周爱国,王寒梅,. 地质环境容量与评价研究[J]. 上海地质, 2009, 30(1): 40-44.

[3] 中国地质调查局. 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论文集[C].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5.

[4] 于军,方正,赵建康. 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GIS管理系统[A]. 中国地质调查局.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论文集[C].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3: 122-129.

[5]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影响研究[R].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2006.

[6] 魏子新. 长江三角洲东部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新构造运动、古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的耦合作用[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7] 赵凡. 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谈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N].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0-07-21(5).

[8] DGJ08-2007-2006,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S].

[9] 顾为栋,万贵富,蒋家正. 一种监测地面沉降的引测标体[P]. 中国专利: CN2475994, 2002-02-06.

[10]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上海市地质环境公报(2009)[Z]. 2010.

[11]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集约节约,用好上海每一寸土地[EB/OL]. http://www.shgtj.gov.cn/xxbs/shij/201008/t20100823_410389.htm, 2010-08-23.

 

3  稿件处理

凡来稿格式不符上述基本要求,以及文章内容存在明显缺陷者,编辑部将请作者修改完善后,再行进入审理程序。收稿日期以处理后的稿件接收日期为准。

本刊采用双向匿名盲审,编辑部约请的审稿专家只对稿件质量负责。编辑部将根据审稿专家和编委会意见,决定稿件的录用与否。

所有来稿的处理结果,自收稿日起60天内给作者明确答复。超过约定期限未收到答复可自行处理。

作者在收到录用通知及退改意见后,务请及时予以修改处理,并在30天内将修订稿返回编辑部,逾期未提交视作撤稿。

本刊在不改变文章风格与主体内容前提下,对来稿拥有文字和技术删改权。

稿件一经录用,含纸质印刷版、电子光盘版和期刊网络版等所有版本的版权即自动转让给本刊。来稿发表后, 将给作者寄赠样刊。

来稿请提供电子版,稿件接收专用邮箱为:shdz@vip.sina.com

本刊编辑部地址:上海市灵石路930号地质大厦6610室;邮编:200072;电话:021-56065970;传真:021-56612812

本规范要求自201091日起施行。

 

        《上海地质》编辑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5562-359462.html

上一篇:逝去的上海小洋山地学科普基地
下一篇:香港地质期刊一瞥:《HONG KONG GEOLOGIST》—香港地质学会学报年刊2002年第8卷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