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趁着闲暇晴日,我到西山北京植物园里的正白旗村里又凭吊了一番芹圃先生的陋屋,顺便找些旗人风俗的资料。看守他家大门的同志满怀信心地看我遍翻口袋,直到翻出我那本儿掉皮儿卷片儿的博物馆年票,才无可奈何地往“北京曹雪芹故居纪念馆”那页儿打上一个圆孔放我进去。当年曹公著书黄叶村的陋屋已尽最大能力地进行了翻新,今天来这里参观的朋友一点也看不出他当年“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窘,倒象是进了一个地主老财的安乐窝。“温习”功课般地浏览了过目无数遍的文物仿品及“史料”,竟然没有一点收获,便径自踱出门来。谁知,来到他家屋后,倒“发现”了个不错的去处。
原来,管理处的同志竟将散落在西山各处的田野石刻都集中到了一处,开辟了个小小“碑林”。碑林入口处的木牌上写道:“西山一域,地灵人杰。明清二代,风物繁华,寺观林立,碑刻众多。近代以后,寺观多有废弃,碑刻零落。为了保护西山故有历史文化,还原曹雪芹西山著书环境,一九八三年曹雪芹纪念馆筹建之时,将附近散落碑刻集中到黄叶村加以保护,形成一处碑林。碑林碑刻,集中反映了明清二代西山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西山园林、隐逸文化的重要载体。”碑林共集中该地区从明正统、嘉靖到清顺治、康熙、雍正的碑刻十四通。
我认为,这样的举措是符合当前文物保护形势的。这些碑刻因所在古建的“废弃零落”,有受到风化、水蚀及人为侵害的危险,且多分散于各处田野,日久也有被遗忘、埋没之可能,这于保护、研究均是不利的。将一定区域内带有共性的田野文物聚在一起,成立个博物馆或保护地,既方便保护,又方便游人及学者参观、研究,省去为访一碑一石跋涉千山万水的劳苦,何乐而不为?这样的方式既可作为石刻文物的永久保存之所,又可作为待复古建零散构件的暂栖之地,何乐而不为?
以碑林中的清康熙“禁采碑记”为例,从北京人白明所撰《白门三代》中得知,这块碑原先是在小西山后的“挂甲塔”村,原文曰:“一日德平遣我们俩进山,探访在群山深处有个叫‘挂甲塔’的地方,据说那里有一块康熙年间的“禁碑”。我和严宽天不亮就出发了,背着干粮和饮水,翻过了不知道几座山梁,才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废村子。有位叫李阔亭的老人,带我们找到了那块被当作台阶的旧石碑,我用水壶里的剩水淋在碑面,渐渐露出来一段斑斑驳驳的文字”。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当在80年代,若没白明等人在发现后立时以“百十号人马重新进山”靠肩扛手搬把这好几吨重的石碑“请”出来又立在曹雪芹“旗下老屋”旁边的话,赶上收藏盛世,这珍贵的石刻恐怕早被古玩贩子倒腾走了。至今,人们可清晰地看到,碑身上镌:“山前龙脉之地,奉旨永禁开煤,如有光棍偷挖,立时拿解,按律治罪,康熙四十四年八月日立。西城兵马司勒石。”这通碑文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地质课题:如果挂甲塔村是产煤的话。那目前北京产煤的地区就不限于永定河西岸的门头沟一带。有兴趣的地质学家可到此实地勘探一番。尤其需要严谨对待的是,当年朝廷在此禁止开煤的原因是什么?“山前龙脉之地”是没这么简单的,至少禁采令造就了香山一带优美的自然风光,因此勘探该地区有没有煤是科学话题,采不采煤是环境话题。我的观点是:弄明白地下,保护好地面,即使有煤也别开,毕竟是几百年的园林胜景,得给子孙后代积点儿德。(段煦 文/摄影 -博物地理 www.bowudili.cn)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