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磊
爬山的感悟
2011-8-21 19:29
阅读:3639
标签:爬山

今天去爬山,发现田地和乡舍一般在山谷里面,也没多想为什么,但却首先想到河流一般从山谷经过,河流沿着势最小,梯度最大的方向运动,这可能也是最小作用量原理。就想起以前自己一个想法,能否用河流的发育以及河道产生去研究人的行为,行为以及行为的轨迹类似河流发育和河道。同样设定一样的行为法则,同时给出行为活动的背景空间,类似河流的地理环境和物理环境。这样可以模拟某一种行为的产生,以及一位活动的轨迹。

我们两个从顶跑到山谷,又从山谷跑到山顶,给我们最深的感触是上山难,下山容易。就开始讨论,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人变好难,变坏容易;人上升迁,下降容易;如果你不上升,你连保持原状的可能性都会消失。就想为什么会存在这个普适的现象。如果单纯的考察物理机制,很简单,我们脚下有一个地球,就是存在地球引力,存在一个重力加速度,我们有重量。在社会中,我就疑问,如果社会机制和自然机制一样,是什么提供给我们一个向下的力和不上进就下落的机制。不知道,只是唯象的知道,只要我们有势,若没有承载势的载体,我们就会堕落。

在山上看到山绿油油的,全被植被覆盖;当在向山谷挺进的过程中,发现山上的植被也挺稀疏的。就想,为什么从远处看到的现象和近观的景象存在出入,也许现实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对一现象一问题的看法,可能因为看问题角度不同,引致结果不同。习惯远观,也善于近,但是我们总是在远观时候,忘记近观时候可能有另一番景象。总是喜欢从自己的一侧看风景,但往往忽视另一侧甚至一大侧的风景。从远处看山山绿油油的,山被植被覆盖的紧紧的;从近处看时候,其并不是这样,而是存在很大的空隙。距离很远时候看不到你脸上的疤,但距离很近的时候,疤就显现了。

在回去的过程中坐车,看到大家都坐上车,就忽然想到一个吸引子的概念。我在想,当大家在中午某个时刻,可能在干不同的事情,甚至我想不到他们在做什么,按照科学的语言,就是从事的活动很无序,很乱。但现在其聚集在一起,坐上这辆回学校的班车,这是多么的有序。就想到,是不是从无序到有序,必须存在一个吸引子?而这个吸引子就是班车在某个时间回学校本部,大家在从事活动之前都知道这个事情,同时大家今天又想回去,并且想在那个时间回学校。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华磊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6786-47801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