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的私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曹聪 曹聪的博客

博文

武汉大学引进人才一事之拙见 精选

已有 12843 次阅读 2012-2-29 18:11 |个人分类:另眼看中国|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武汉大学, 副教授, 全世界, 申请人, 小马哥

武汉大学从美国引进博后袁荃直接给了教授职称,在科学网引起热烈讨论。AN有几点看法,大家看看是否有道理。

AN对此事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让袁荃教授与科学网的小马哥PK。科学网上不乏文献计量方面的学者,不妨做个小研究。由此可以掂出武汉大学的正教授和复旦大学的副研究员的斤两和标准。

不过,AN觉得,武汉大学并不见得想直接给袁荃正教授,但是,没有办法。大家也许注意到但忽略了一个事实:武汉大学给了袁荃的先生廖蕾“楚天学者”的称号。而在offer negotiation时,提出附带条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全世界学术界都这么做的。武汉大学想要廖蕾教授,而袁荃的学术水平也摆得上台面,给个教授也是顺理成章、顺水推舟的事。(顺便问一句:小马哥副教授与“楚天学者”PK的结果又会如何呢?)

由此,AN还想到了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依AN之见,大家对武汉大学引进袁荃这件事议论纷纷,不是袁荃教授是否够格,而是这件事的整个过程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也就是,是否程序正义?有没有经过公开招聘?招聘过程是否对所有的申请人(不问是“海龟”还是“土鳖”)一视同仁?如果是的话,大家都shut up;而如果不是的话,大家都有权利议论。这与被引进人才的水平无关。

科学网的“大众情人”陈安老弟前几天提出了
中国科技政策几个简单错误中包括人才计划的问题。AN对此也思考良久。

这计划、那计划,都明确提到要“海龟”、有年龄限制等。如果这些内容出现在海外大学的招聘广告中,校长下台恐怕不是夸张的说法。

据说这些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有不少有海外经验的学者参与,或者至少听取了他们的意见。试想,如果当年他们在海外找工作时面对不要外国人的歧视,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就吗?

所以,AN以为,武汉大学引进人才引起的争议,其实也反应出了“土鳖”与“海龟”的冲突。是直面这一冲突的时候了!


武汉大学引进28岁女教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671-542572.html

上一篇:【微博】关于IBM、联想、戴尔的新闻:放在一起读蛮有意思的
下一篇:建议引入基金申请单位内部预评审机制
收藏 IP: 109.152.142.*| 热度|

48 刘洋 肖重发 刘立 王涛 李学宽 郭桅 马红孺 杨晓虹 杨易 陆俊茜 吕喆 吴飞鹏 许培扬 周春雷 李宁 戴德昌 黄智勇 吕新华 朱志敏 何士刚 王志杰 武夷山 刘钢 金小伟 谢鑫 吉宗祥 蒋继平 杨海涛 贾伟 郭保华 王萌杰 梁建华 吴锦宇 刘广明 苏德辰 王伟 翟远征 谢建平 刘宇 zhangcz07 xchen kexuegzz neilchau dulizhi95 ycjyf Majorite yunmu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