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的私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曹聪 曹聪的博客

博文

高水平华人科学家开始海归 精选

已有 15881 次阅读 2008-5-6 22:38 |个人分类:留学海归|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高水平华人科学家开始海归

作者注:本文写于获悉饶毅海归之际。现在,另一个著名华人生命科学家施一公海归清华,以此文作为笔者在科学网博客的开篇


美籍华人科学家中的佼佼者

    美籍华人科学家饶毅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新闻,颇为引人注目。值得注意的是,饶毅不是“脚踩两条船”或“两边来回跑”,而是实实在在地在北大任全职。

    饶毅是美籍华人科学家中的佼佼者。他在国内读完本科并在中国科学院上了两年硕士研究生,1985年负笈美国,1991年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从1994起饶毅先后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和西北大学医学院任教。在接受北大聘请前是西北大学讲座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

    饶毅在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过杰出成果。他曾揭示了两个眼睛在胚胎期来源于一个前体区域;还发现了对于神经细胞间纤维相互联系的重要导向分子及作用机理。

    饶毅为中国生命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样可圈可点。他从1996年起以“哑铃模式”为国服务。他曾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中心研究员,后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浦慕明教授等人一起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他还参与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建立,并出任该研究所学术副所长。这两个研究所是国内公认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领头羊”,并开始在国际科学界产生影响。另外,饶毅还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科学中心主任。饶毅一系列为国服务的实践,为最终回国服务做了很多铺垫、试探和选择。

    笔者与饶毅有几面之缘,他曾向笔者提到,不会等到功成名就后才回国享清福。现在,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向科技部发起挑战

    饶毅不仅推动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还积极参与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200411月,他和鲁白、邹承鲁联名在英国《自然》杂志的中文专辑《中国之声II:与时俱进》上发表了《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中长期规划将留下优秀遗产、还是错失良机?》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契机是当时正在制定的2006-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该规划将选择、确定一系列大科学项目,每个项目将获得最高达上百亿元的经费。这一资助额度即使在国际上都堪称巨资。

但是,问题在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法预测或规划的,一旦选错科学发展的方向,将使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错过良机。加之这些项目的提出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由科技部官员和行政人员主导。而科技部以往的大科学项目的评审和申请缺乏公平竞争,往往被部分学术权威或担任行政职务者的科学家把持,大项目的产出往往不如科学家自行选择的小项目。

    有鉴于此,饶毅等人提出,中长期规划应改变这种模式,主要措施是让科技部交出经费大权。这篇尖锐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文章,在中国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刊发这篇文章的《自然》专辑因为使用的中国地图中没有台湾而被禁止发行,《自然》杂志也没有按照惯例出版该期专辑的英文版;事实上,《自然》杂志至今没有出版《中国之声III》。一时间,甚至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讨论也成了禁区。

    幸运的是,饶毅本人并没有遭到封杀。就在《自然》专辑文章风波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而科技部并没有加以干扰。不久前,饶毅在参加中美生物学交流计划项目(CUSBEA25周年庆祝活动时指出,这说明“中国在进步

饶毅海归的示范意义

    从中国改革开放至2007年,共有121万人出国留学。尽管有四分之一的留学生学成回国,但留学生中的佼佼者大多滞留海外。以饶毅担任学术副所长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例,税后4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对在国外做完博士后的中国科学家并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因为许多人更担心在国内做科学的软环境

    而根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的数据,2003年,有62,500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和工程博士在美国工作,他们中不仅有在过去25年间从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绝大多数留学生,也有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美国作为世界上科学最发达的国家,集聚着中国科学的精英。

    虽然并不是每个科学和工程博士都是人才,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是中国紧缺的尖子人才。据估计,仅在北美具有助理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中国留学生就有3,000人。

如果滞留海外、尤其是美国的华人科学家中有部分象饶毅这样的高水平科学家回国,无疑会改变中国科学的人才结构和学术生态。而如果他们海归后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取得成就,推动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营造出适合创新的环境,将使中国科学真正与世界接轨。



聊聊“海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671-24364.html


下一篇:(重贴旧文) 中国的SARS研究:进步与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