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的晨光与星辉之间,总有一群身影步履铿锵——他们以勤学善思丈量知识的深度,以躬身实践拓展青春的广度。实验室里精准记录的数据,田野调查中沾满泥土的笔记,皆是他们的奋斗注脚。此刻,让我们跟随这些知行合一的追光者,探寻卓越背后的成长逻辑。
——张 莹
1
个人简介
张莹,云南昭通人,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光电成像芯片与先进探测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王书荣教授。在学习上,保持严谨和进取的态度,注重思考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上,爱好广泛,充实有序,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让每一天都充满意义。
2
荣誉奖项
2025年01月,获云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2024年12月,获硕士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
2024年12月,获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2023年12月,获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三等学业奖学金;
2022年11月,获能环学院研究生杯乒乓球二等奖。
3
科研成果
通过采用溶液法制备研究不同硒化条件及元素在不同掺杂浓度的条件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并以第一作者在《Optical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在《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Organometallic Polymers and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文章1篇。
4
座右铭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静水流深,行则将至。
5
未来展望
坚持初心,砥砺前行,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无论面对何种挑战,我们都应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勇敢尝试、突破自我,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迎接未知。获得省政府奖学金,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激励和责任。愿师弟师妹们能踏实前行、勇攀高峰。
榜样的力量
——卞俊萍
1
个人简介
卞俊萍,江苏徐州人,共青团员, 2022级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清洁能源热利用及装备开发团队资文华教授。于学海中泛舟,她以“严谨求实”为桨,坚守“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谦而不傲,劳而不辍”的原则,以求知为北斗,航行于未知之域。
2
荣誉奖项
2024年12月,获硕士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
2024年12月,获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3
科研成果
聚焦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转化需求,结合微波加热技术与多源测温方法,针对微波场中电磁干扰、热解过程非均匀传热等问题,构建动态温度场多传感器监测体系。以第一作者在《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上发表SCI期刊文章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4
座右铭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5
未来展望
在科研探索的旅程中,我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更锤炼了实践能力;虽曾经历迷茫与困惑,却也因此获得成长。前路漫漫,道阻且长,我将以谦逊的态度不断学习,脚踏实地继续前行!
榜样的力量
——杨翔程
1
个人简介
杨翔程,云南曲靖人,共青团员,2023级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农业废物智慧低碳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创新团队徐锐教授。参军入伍再退伍,他更加懂得珍惜短暂的学习时光。在学习专业知识上,他认真严谨;在对待科学研究上,创新实践,投身于实验中去探求真知。生活上,爱好旅行,运动健身,于生活中保持热忱。
2
荣誉奖项
2024年12月,获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
2024年09月,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双创竞赛二等奖;
2024年05月获第三届云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
2024年08月,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云南赛区选拔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
2023年12月,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荣誉称号;
2023年05月,获第二届云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
2023年11月,获青春百团助百村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省级一等奖;
2024年07月,获2023年度云南师范大学优秀团员;
2024年07月,获2023年度云南师范大学“两红两优”系列第二课堂活动先进个人。
3
科研成果
围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相关研究,并在《玉米科学》上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篇。
4
座右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满怀憧憬与决心。在学术道路上,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深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同时,我会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能力。在社会服务方面,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助力乡村振兴与环保事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将向着目标奋勇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榜样的力量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蒋金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4141-148469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