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一个18岁花季青年作家进入了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3岁“作诗”----“剪头发、剪头发,爸爸的眼里有乖乖(小名)。”4岁半发表诗歌,2008年六年级时出版长篇童话《细菌王国秘密日记》。她嗜书如命,时时手上都要捧着本书来看,连洗澡的时候也这样。“她就是坐在澡盆里也要捧着书来看,害怕被发现还藏在身后,有时竟因此着凉呢。”每次到书店淘书总会挑上一筐,妈妈无奈只得下“限书令” 一次只准买一两本。
无论是杨红缨、马小跳等儿童文学家的书、还是《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等外国经典童话,乃至《围城》、《傲慢与偏见》等作品她都看过多遍,《道德经》和《论语》也时时背诵,不时还加入自己的批注。
他表示:“我很喜欢《哈利波特》,我的心愿就是成为中国的罗琳。”
她把学做当做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2017年07月出版长篇小说《问青春》,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北大教授长江学者陈晓明作序推荐,该书“叙述着南方一群高中学生的成长故事,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想象,对高考的奋斗与挑战,对懵懂爱情的好奇与羞涩,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真实地还原了十六七岁青春正当时的生动与鲜活。可贵的是在细节上,比如对话,场景等准确地把握住了同龄人特点和地域特色,可谓是同代人写同代人,青春年华,阳光灿烂。”
媒体评论:
《问青春》的青春却不是一个被指认、被定制的“青春”,不是一个姿态和表情的“乌托邦”,它越出了大众文化的成规,它在张闻昕的笔下还原为辽阔的生活。……张闻昕,这个二十岁的写作者,她当然是站在青春的内部,站在自己的青春里,但是,这丝毫没有阻碍她对他人的好奇、探究和理解、体贴。她的青春不是拒*话的青春,相反,在她的笔下,青春之盛大正在于向着他人、向着世界敞开。《问青春》里,给人印象*为深刻的,正是那些孩子们之间、他们和成人之间生气勃勃的对话,“问”青春,也是“问”世界,这没有什么现成的答案,这甚至也不会有终极的答案,问答的过程也正如小说所写,充满了误解、坎坷和伤痛,但是,正在这生气勃勃的探问中,青春成为了向着更广大世界的探索和成长,也充满了欢欣和希望。
——李敬泽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张闻昕长篇小说《问青春》研讨会,云南网、都市时报等都给予了关注和报道,云南师范大学先后引进了著名作家于坚、海男等,近年来在文学创作等方面走出了李诗白等,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