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江
小学
2018-10-6 19:33
阅读:2365
标签:小学

                                                                   小学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记得刚入学的第一堂课,坐在地上的一条条木头上(估计是要用来盖农村新房的梁的材料)。老师在黑板上写,1,2,3, 我们散坐在这些木头上,在地上,将厚厚的细粉土,用手摊平,学着写,1,2,3。写完一遍,再用手摊平,重新练习。

   到了后来,好像用上了水泥的桌子(用水泥预制的),冬天还是要早读的。自己提着自制的煤油灯(用墨水瓶子,瓶盖打洞,将废弃的自行车的内带充气阀固定在盖子上,中间空芯使用棉绳穿过,作为灯芯,瓶子灌满煤油即可),放到冰凉的水泥桌子上。整个屋子黑暗,瞬间被一盏盏闪烁的小煤油灯驱散。那时,为了取暖,老师会帮助生好炉子,使用预先晒干的煤灰泥土块。伴着这些摇曳的煤油灯的,是弥漫着满屋子的烟,也暂时延缓了冷的感觉。

    有时下雨时,上学路上泥泞(那时没有水泥或者沥青路),也没有耐水胶鞋,一般的都穿母亲手纳的布鞋,那个耐不了水。干脆经常是赤脚上学、下学。晚上或者早起的早晨,走路必然要“明水暗道黑泥巴”,就是那时明白的。赤脚走路,最怕有碎的玻璃,或者铁钉之类。后来夜里做梦,自己走着走着,突然鞋子没有了,不知道是不是那时的一些记忆碎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罗汉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666-113924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