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做学问的另类用途——可以拯救自己的心灵

已有 3235 次阅读 2014-9-13 17:02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做学问”这三个字,有时其实有点沉重,其要求之高、投入之大非一般人可以想象,对于一般“圈子中的人”而言,做学问无非是生存方式,和市场是没有区别的,甚至可以用行政的手段或市场的规则来主宰学术资源的分配。这对于有些学术兴趣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个打击,怀揣梦想,读书读到28岁,刚入道,啥也没有,忽然面临一种并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收入不高,难以争取到科研项目,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一般而言,读书读到博士,要转型基本上已不可能,首先要做到的必须面对现实。这就意味着,你对很多现象要淡定:研究X方向的某人忽然拿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Y重大课题;一本一般的专著获得高级别奖励;一个社会活动家晋升教授……这些现象无法离开你的眼球,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这些不值得羡慕。

其次,一定要做好学问,因为做学问能拯救你的心灵。年轻人刚走上工作岗位,面临较大的考核,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心灵千万不能被打败。如果没有困难,大家都能做好事情,遇到困难,能做好事情的只剩下少数人了,这正是你的机会。你做好学问,相关成果得以发表,肯定会得到学术界的尊重,慢慢会产生影响,何况外部环境也会慢慢改善,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说穿了,这个世界,不是简单以地位高低、课题级别和数量、奖励级别和数量、论文刊物和影响因子来简单判定一个人,这些东西都可以策划,但不能长久策划,可以短期忽悠公众,但不能长期如此。你做了什么,学术界会知道的,学术尊重是最好的标准。


                                2014.9.13  俞立平 于宁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34-827469.html

上一篇:发现研究视角很重要
下一篇:独特的手机铃声——江南小调(二胡)
收藏 IP: 117.148.152.*| 热度|

15 袁海涛 武夷山 尤明庆 陈楷翰 魏武 刘立 王树松 汤建民 张明 王启云 王金良 刘玉仙 谢海涛 htli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