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科技评价的微观与宏观视角

已有 3765 次阅读 2013-8-16 17:22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考核, 指标

 

最近网上关于采用指标体系进行科技评价的讨论很多,引起争论最多的是采用指标体系进行微观评价,对此我基本持支持态度,即采用指标体系进行微观评价要慎重。

采用指标体系进行科技评价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如何看待和使用指标体系评价。一些高校、部门将本来适用于宏观评价的一些方法无限推广到微观领域,这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当然也有好处,就是考核简单了。所以出现学校给学院下达指标(这基本正确,但学院太小也有问题),然后学院给系部、二级学科、甚至个人下达指标,这可能就存在问题了,尤其对个人评价,采用指标体系务必要慎重。

高校之间莫名的竞争、错误的竞争、没有必要的竞争太多,劳民伤财,没有意义,相关主管部门要承担主要责任,深层次是体制问题。人情社会的文化、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导致学术不公,学术资源分配不公,这是高校科研考核变态的最直接原因。

中国道德与文化层面的退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到高校,不相信教师,一定要严加管理。本来教师做科研本着兴趣原则,如果能申请到科研经费,更加有做好科研的物质基础。对科研不感兴趣的老师,或者做科研不擅长的,让他们上课好了。你逼40%左右(我的估计,没有依据)的没有科研天赋和水平的教师做科研,纯属浪费资源,其实并不能带来多大创新。所以,单位不考核并不代表教师就不做科研了,从微观层面讲,即使所有单位都不那么认真考核科研人员,中国的创新能力并不会降低多少,甚至在宽松的环境下还会有所提高。

当然也不能说微观层面的科研考核就没有一点积极意义,我要说的是,幸好有微观层面的考核,才不至于让一些领导和掌握资源的人仅凭两三篇垃圾论文就评教授,这种例子多了去了。如果一切凭学术质量,不看所谓考核指标,那么掌握权力的官员两篇论文就评教授,因为学术委员会投票通过,普通教师还能活下去吗?所以凡事不可一棍子打死。现在每个省、每个高校都有职称评审的相关规定,比如8篇论文,这当然属于指标,但是达不到规定论文数量评到教授、研究员的不敢多说,至少应该有20%吧,如此全国一年有多少?所以也不能说指标体系在微观层面就不能用。


                            2013.8.16 俞立平 于扬州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34-717381.html

上一篇:问题与主义——谈谈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与大数据经济学
收藏 IP: 122.96.45.*| 热度|

4 武夷山 刘立 曹聪 姜春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5: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