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有幸遇到前辈Z教授,他告诉我一件趣事,一位好友带他参观新居书房,他开玩笑说道,这么大书房有何用,还不是几乎不写东西,两人相视会心大笑。更久一点之前,跟L教授聊天,他说当年发的好几篇好文章,都是家住筒子楼时挤在小房间里用笔写出来的,早期八、九十年代高校的筒子楼现在许多已经不在了,基本上就是学生宿舍,卫生间公用,厨房在走廊或者公用,一家人其实就挤在一间学生宿舍里。
科研条件的艰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存在的。比如近两年的疫情,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只能适应。如果一件工作有意义,那就不要管条件,条件具备要做,条件不具备也要做一些起码能做的事情,时刻都要利用好时间。这个时候别太让自己感性化,在保重身体的情况下,将自己当成一台机器也是挺好的,当然要做一台善于思考的科研机器,其他事情,麻木也不错。
2020年春节后疫情开始严重,那时学校好像到5月才开学,之前时紧时松,心情很是郁闷。当时我想了一个好的选题,就是做人文社科绩效,后来又想到做突击创新,大概不到3个月时间,带领团队完成了11篇论文。2021年暑假因为疫情被困扬州,前后40天时间,突然想到了伪权重与权重失灵问题,太有意思了。后来又想到做数字人文、计算社会科学等理论研究,以及想到一种新的绩效动态分析方法,创立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这段时间前后自己共写了6篇论文。进入2022年,疫情常态化了,反正已经习惯,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今年到现在为止,团队进展良好,论文已经完成20篇了,研究方向涉及期刊分级评价、独立信息测度、创新质量相关、共同富裕相关、数字经济等等。看着研究广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越来越多,感觉自己还在进步,创新点越来越多,而且思路如滔滔江水,源源不绝,挺好。
机构也好,团队也好,个人也好,在科研中总会面临各种问题,面临各种困难。有些问题是可以设法克服的,有些是没有办法回避的,有些是不愿意委屈自己回避的,既然如此,就坦然接受吧。做好你能做的,将来不至于后悔,至于收获,有时其实不要太关注,上天还是公平的。
2022.5.3 俞立平 于杭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