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
研究的妙处往往无法体会——从思想与方法角度 精选
2022-1-28 17:00
阅读:7285

郭德纲相声里面有个包袱,“爸爸的快乐你体会不到”,这当然是笑话。

科研也是如此,尤其人文社科领域。

在人文社科领域中,精妙之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思想和理论,二是技术和方法。

具有极高洞察力的高人,其思想高度是叹为观止的,如果你缺少这种洞察力,往往难以深刻体会,即使大致明白其中道理,你也只站在半山腰。所以有些道理你明白,并不是真正的明白,发自肺腑的明白才算是真明白。从这个角度,我不太相信哲学里的间接经验理论,高度就是高度,可以培养改善,难以系统学习。

从科研方法角度,同样存在高度。当今人文社科,越来越强调定量研究,有数十上百种研究方法,一些方法往往有精妙的发现,但是如果你不掌握方法,这种妙处同样也是无法体会。当然,方法背后的思想同样非常重要,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在科研中同时具有思想和方法高度的学者是不多的,有些学者侧重思想,有些学者侧重方法。如果两者必须居其一,我认为思想高度更加重要。

随着数字人文与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再加上所谓新文科的出现,学术研究越来越强调思想与方法的交融。这种交融迫切需要科研做出一些改变:

在人才培养中,既要重视理论,也要重视方法。精妙的理论可能不需要模型,尽管可以模型化。精妙的方法同样不能停留在跑数据,实在没意思,要理解背后的理论。

在项目、论文等同行评议中,既要找懂得理论的学者,也要找懂得方法的学者,切不可随便抽取评审专家了。

学者切忌固步自封,即使取得了点成绩,千万别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那么多理论,那么多方法,那么多高人,自己的干货有多少多少要有点数,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2022.1.28 俞立平于扬州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俞立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34-132311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