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编辑部
博主们的谆谆寄语殷殷期盼:社庆60周年 感恩有您
2019-1-1 10:00
阅读:57807

相关导读:

特别策划:中国科学报创刊60年


科学家寄语《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


科学精神:科学家的灵魂与皈依


一场科学尊严的保卫战


打击学术造假,是铁律,是道义


用心用情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紧扣时代脉动 见证社会发展



2019年的元旦,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以历史之名,传递科学的精神,催化创新的力量——《中国科学报》风雨兼程,走过60载。

1959年,“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已然吹响,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蒸蒸日上。由首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报名的《科学报》创刊。《中国科学报》由此启航,成为中国科技跨越腾飞的忠实见证者和记录者,成为中国新闻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张报纸,展卷,传递自然真理,释放创新智慧,弘扬科学精神,记录中国科技蓬勃发展的坚实足迹。

一串网址,点击,探索学术争鸣,交汇知识之光,碰撞思想火花,分享全球华人科学家前进的点点滴滴。

让科学家发声,为科教事业服务,《中国科学报》凭着这份坚守走过了一甲子。回首来时路,我们奋力架起一座桥,让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科学家在这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展望梦归处,我们愿尽全力点亮一盏灯,为天南海北、世界各地关心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人们送去微光。

一路走来,我们欣喜有一大群可爱的科学家与《中国科学报》、科学网一起成长,在新的起点,我们愿与益友们共同前行,一起讲述更多中国科技发展的故事。 


因报纸版面有限,《中国科学报社》60年元旦特刊中,选登了30位博主对科学网和中国科学报社的谆谆寄语和殷殷期盼请见特刊23版 感言版 多名科学家寄语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

 

点击打开报纸原文

30位博主寄语中的文字发自内心,真实温暖而深刻,令人感动。

从这些激荡人心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了广大科学网博主们对科学网深厚的感情,也感受到了科学网博主们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将激励着科学网继续坚守搭建交流平台、服务于全球华人科学家的初心,也将鼓励科学网在媒体变革转型的潮流中努力突破、继续前行!一路同行,感恩有您!

现在编辑部博客中将社庆60周年科学网博主寄语全文贴出,也欢迎大家继续对科学网的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科学报社》60周年元旦特刊

30位科学网博主寄语全文

 (排名不分先后

 

何毓琦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40 years wit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t was 1979, one year after China opened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30 years after I left China as a teenager, I was among the first wave of scientists invited by the CAS to visit. Most of the Chinese alive today probably don’t remember the condition/environment then. The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AS, my host, like other parts of CAS was an ordinary village building located in farm lands which today are part of a busy metropolis full of gleaming glass enclosed high rises modern structures. Since then, I have remained in close touch with various Institutes of CAS on yearly basis. Thus, just like the miraculous economic progress of China since 1979, I have s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S for the past 40 years first hand. Since 2007, as a blogger on ScienceNet China – a platform operated by 中国科学报社 CAS for popularizing of scientific matters–I have seen further evidences of the coming of age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world stage. It is thus fitting that I send my best wishes to 中国科学报社 on her 60th birthday and express my thanks and gratitude to her for giving me the opportunity of a satisfying third career in retirement.

 

周耀旗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教授

从我开始在科学网上登的第一篇博文已经八年过去了。这八年来,我陆陆续续地写了一百多篇,十几万字的随感。刚开始写博文的初衷是利用科学网这个平台,分享一下我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所得到的教训及经验,如果由此能够使有志于科学的网友们少走一点我走过的弯路,也就值得了。没想到八年来慢慢从只谈科学,逐渐变成科学与生活的结合。因为每次要等到有话要说的冲动,才会有下笔的动力,能够坚持这么久,这是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这和网友的鼓励和支持分不开的,平均每篇一万多的阅读量,远远超过了我的大多数论文的影响力。感谢科学网建立11年来为国内外从事科研工作人员的交流提供了这样一个优秀场所,正如我在一个博文里分析所发现的,科学网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我在Nature杂志上发的读者来信。希望科学网在未来能以成为科学界的微信为目标,变成科研人员分享工作、学习、社交、讨论、争鸣的第一选择。

 

顾险峰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哈佛大学数学科学与应用中心教授

现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狂飙突进,一日千里,彻底革命了传统工业和社会。颠覆性的计算机算法需要用到现代的数学理论,特别是几何与拓扑方面的深刻理论。但是,这形成了一个内在的矛盾,传统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并不涵盖前沿的几何与拓扑,传统的计算机工程师往往用经验性的工程方法来设计算法,缺乏理论根基:基础理论领域的数学家也不了解日新月异的工程实践,囿于阳春白雪的抽象研究。因此,我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来解释代数拓扑、微分几何、共形几何在计算机图形学、视觉、几何造型和医学图像领域的直接应用,特别是用最优传输理论的几何观点来解释深度学习。科学网为我提供了优越的平台,在这里结识了人才,切磋了技艺,传播了思想,找到了知音。希望在未来,科学网成为全球华人学者的精神家园,成为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灯塔,弘扬科学,彰显理性,开启民智,捍卫真理,塑造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振兴祖国的科技事业!

 

韩健  美国HudsonAlpha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研究员

祝贺中国科学报社六十周年!我和科学报结缘快十年了,原因是我成为一个在科学网上的博主。这些年,我写了八百多篇博文,分享在生物技术领域创新创业的经验和感想,有近六百万人次读者。对我来说,科学网好比是闹市中的一个茶馆,时而热闹,经常清闲,偶尔还有江湖恶斗。博文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写,是思考的一种方式。别人学到了,很好;有批判,我也有关耳朵的权利。真心希望科学网这个茶馆能一直开下去,不然,很多饱学之士怕会消化不良呢!

 

 

贾伟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教授

在当今各种新媒体的竞争之下,科学网依然能在世界华人学界独领风骚,拥有大批的网友,我们这些多年的老博主还猫在这个网上,不时探出脑袋来发点声响。如果要寻找一点成功经验或秘诀的话,我觉得科学网管理团队能够在回旋不大的制度空间里把各种高谈阔论、奇思异想、风花雪月、功名利禄安置进来,着实不容易!管理上分寸的拿捏以及火候的掌握都还不错,尽管有磕磕绊绊的时候,但总体上过得去吧!

 

 

孟津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科学报甲子,华夏有新篇。

中国科学报社成立60周年了。几代人一甲子的努力,激流中前进,从当初的《科学报》,成长壮大到现在的两报一网一刊,见证、记录了共和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传播了人类科学知识与文化。我有幸见过一些早年办《科学报》老人修改稿件的笔迹,也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一些科学报报道内容。在现代网络和电子媒体的精彩缤纷中,记忆中的那些笔迹和报道,给人厚重的历史感。如今我在科学网博客写博文,十年有余。生活之感悟,野外考察观,时事大家谈……尽管沧海一粟,写下就是历史。感谢科学网,让我们有个科学界华人交流的平台。希望报社和刊物越办越好,科学常新,文图出彩,人气爆棚。

 

 

张天蓉  理论物理学博士、科普作家

在科学网上,我见到了过去的同学、朋友、老师,也认识了不少年轻有为的科技精英和物理同行。

科学网堪称全球华人的科学家园,其涉及的科研人员数量之多,素质之高,研究领域之广,涉及部门之宽,都是别的网站不能比拟的。科学网上的活跃分子中,既有受人尊敬的长者,也有善于思考的新一代;既有成熟的理论家,也有奋斗在工程前沿的专业人才。中国科学界的消息,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经由科学网而传遍世界。这些新闻时刻牵动着世界范围内华裔科学家的神经。

用我们的科学知识回报母国,给雄狮添翼,使巨龙腾飞,这是所有华裔科学家的心愿。科学网正是这样一个能实现我们的心愿的纽带、渠道和桥梁。

 

 

曹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网是中国科学家博客的一个摇篮。

我是2009年开始写科学博客的。开始是一项任务:作为中科院高能所的一名科学家代表,在美国费米实验室主办的《量子日记》上写,每篇都是英汉双语的。几个月后,觉得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英文写作、面向国外读者,都提醒我这是一项任务,而不是一种享受。

于是我来到了科学网。刚开始是稚嫩的,阅读量很小,所以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写的东西人家不爱看?”一年之后,博客第一次被科学网精选。又过了一年,我们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那时并不为人知)第一个实验厅开始运行,心里当然非常激动。怎么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分享喜悦呢?探测器的工作性能、国际上的态势,那是我们自己关注的焦点,不是所有人的。几天后,我突然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切入点:写水。《最纯净的水是蓝色的》——尽管这跟实验的主题关系不大,但我相信,读过的人都记住了这张美丽的实验厅照片。这篇博客,应该算是我科学博客的成人礼,从写第一篇博客起,花了两年半的时间。

几年后我又开了新浪微博,面向蓝海。国家和社会对科普的日益重视,使新媒体时代的科普空前繁荣、更加多样化,对科学网也提出了挑战。也许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迎接挑战,比如个性化首页,更专业和分散的新博客推荐,对新手的培育等等。无论如何,就像我们用论文形式表达科学不会过时,用文字进行科普也不会过时。科学网培养了众多科普专家,未来这里会继续描绘科学的生动、科学的美、科学的动人心魄。

 

彭思龙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欣闻科学报迎来60华诞,仅以此短文敬祝之。第一次接触科学报是在中科院数学所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导师是科学报的忠实读者,经常把他认为好的文章给我们阅读,作为研究生培养中的思想教育材料。当时感觉是科学报都是一些大家写的文章,很有思想和见解,同时表现出很深的科学修养,十分仰慕。十年前,科学报社所属的科学网邀请我注册,从此开始了与科学网和科学报的深入接触。在科学网上,我完成了几个转变,一是从读者变成了作者。以前只看别人写的文章,从来不敢写自己的想法,到了科学网,受到了各位读者的鼓励,也开始写一些自己的想法,一写就是十年,总共写了300多篇,比迄今为止的论文都要多得多,读者也很多。有些文章甚至也发表到了科学报上。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二是从一个朴素的思考者变成了系统的思考者。随着博客的写作,整理自己的思路的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发现,以前自己所谓的想法大多是碎片化的,不够系统,甚至还有很多漏洞,由此开始阅读更多的补充资料以完善自己的想法,收获颇大。三是从一个隐居者变成了活跃者。很多年,我不喜欢参与太多的公共活动,只希望自己默默的做自己的科研,思考自己喜欢的问题,当博客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自此也接受了一些学校的邀请,讲一些自己的想法,效果还算不错。以至于博客的文章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并成为清华大学博士后入站必读书籍,其效果是始料未及的,当然,喜欢看到这种结局。基于以上诸般缘由,可以说科学报一直是我的老师,科学网是我的学校,我在这个平台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并且这些收获已经正面的影响着我的后续工作,说感谢就有点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衷心祝愿科学报越办越好,科学网越来越火,并一如既往地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邢志忠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六十年的光阴足以见证很多不寻常的非线性成长和跃迁式上升,从《科学报》到“科学网”就是一个令我感同身受的例子。在很大程度上,“科学网”之于我就像三十多年前在北大图书馆阅览室的一张High Table占到了座位,除了潜心自习,还可以贵族般地阅读课外书,抄录自己喜欢的诗刊,偶尔偷看一眼坐在斜对面的娇小女生,然后为前途未卜的青春发一会儿呆。我喜欢这样一边思考、一边表达的多维时空,如同梵高笔下的麦浪,记载着那些与科学有缘的人们的风与远方。

 

王鸿飞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7年以来的十年间,我以“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博客名在科学网博客上写了大约1100篇左右的五花八门的博文。后来在国内、以及在美国或欧洲开会和访问时,时不常会碰到一些素不相识的研究生或博士后,他们会高兴地告诉我科学网和我的博文当年曾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一方面让我为自己的那些无病声吟居然有正面的效果感到欣慰,同时也为自己通过科学网这个科学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平台所产生的影响感到高兴。过去六十年中,中国科学报社以及2007年创办的科学网在传播科学精神理念和让人们了解科学动态和科学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的成就,也可以说是中国科学传播事业的黄埔军校,为中国科学传播事业培养和输出了相当多的人才。在中国科学报社60周年社庆之际,衷心祝愿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在新班子的领导下,从近几年的泥潭中走出来,再创辉煌,为中国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文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薛宇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科学网的风格是鼓励自由探讨学术相关问题,从不加干涉,这个在国内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热爱科研、肯发声、肯交流,大家都努力做科研,都努力推动中国科学界的发展,咱中国的科研用不了多少年一定能比国外做得好。科学网是我的最爱,只要还办下去,我不在别的地方写博文。因此,值中国科学报社60周年之际,恭祝贵社再接再厉、兴旺蓬勃,衷心祝愿科学网继续以“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为目标和宗旨,鼓励“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壮大。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1985年11月25日,我首次在《中国科学报》发表题为“促进科技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的短文,从此与《中国科学报》结缘。33年来,我在《中国科学报》发表的短文及其他信息(如海外书讯)超过了300篇,平均每年9篇。2007年4月25日,我在科学网开了博客。11年来,我总共发表博文(含少量转载文章)6900余篇,平均每月50篇。这些博文平均每篇获得的访问量超过了3200次。媒体形态的进步,既使得《中国科学报》及科学网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也使我个人的学术思想获得了更广的传播。祝愿《中国科学报》及科学网与时俱进,成为科研人员流连忘返、赏心悦目的百花园。

 

邓涛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我的工作总是有机会去那些遥远陌生的地区,不仅会有强烈的新鲜感,还想把这些感觉告诉其他人。就像海子说的:“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过去,每次考察归来,我就会将日记整理成随笔,发表在期刊杂志上。不过,就算是最快的速度,当读者看到文章时,都至少是半年以后了。直到我遇到了科学网,尤其要感谢科学网博客的主编邀请我加入,那些跋涉过万水千山的考察和旅行经历就能非常及时地分享给大家了。这也反过来促使我更多地观察周围的世界,希望为广大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姬扬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我是《中国科学报》的长期读者,也是科学网博客的热情粉丝。25年前,我首次接触到《中国科学报》;10年前,我开始访问科学网;5年前,我开始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言。《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提供了科学信息的传播渠道,让我更好地获取国内外科技新闻,同时还可以了解高层领导和先进人物对国内外科技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看法;科学网博客提供了畅所欲言的交流场所,让我更好地了解普通科技人员日常生活、工作状况和个人看法。在《中国科学报》创刊60周年之际,我祝愿科学网博客越办越好,也祝愿《中国科学报》再接再厉,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吴光恒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六十年了。从四易其名就知道是一路风雨走来。科学网也十多年了,我在科学网乱涂乱画了十年。我大概在五六个论坛和博客上涂鸦,感叹、吐槽、装相,甚至骂人。但在科学网博客里面发文最少,有一种似乎“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只有自我感觉内容不算庸俗,逻辑尚属严谨,文字略微清爽的才敢往里放。毕竟有“科学”二字,类似“随地吐痰,到处便溺”的文字行为在这里是会引发自惭形秽的。科学网,你办一天,我就写一天!

 

 

张海霞  北京大学教授

科学网上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朋友,大家亦师亦友在这里畅谈科研、分享思想、结交朋友,为热门话题争论火爆仿佛风云际会,有小众分享温暖如春仿佛茶馆会友,更感到兴奋的是,走到世界各地都会不期而遇那些常光顾科学网的网友,说起科学网的逸闻趣事大家总能会心一笑,仿佛是认识多年的老友,可以说,科学网真的成了是海内外华人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家园!

 

马臻  复旦大学环境系教授

 “写博客有钱拿吗?没钱,那为什么写博客?”有的人对我写博客非常不解。而我兴奋地说:“我在科学网写的博文,能被《文汇报》转载!”10年来,我的科学网博客访问量达750万次,有很多博文在科学网首发后,被《文汇报》、《中国科学报》、《科学新闻》、《科技导报》等报刊转载。还有一些报刊的编辑、记者看了我的博客,联系采访、约稿。每次出去开会,我都会被网友认出。科学网的影响力很大啊!在科学网写博客,其乐无穷!

 

 

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

在各种报刊中,中国科学报是中国科学界的主要代表之一,对于中国科学界以及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有着巨大的作用。科学网属于中国科学报,可以说是中国科学报的延伸,而且在网络时代阅读量很大。

本人在科学网发表过不少博客文章,不少文章发表时还承蒙精选乃至置顶。本人感觉科学网对于科普文章起到了类似于预印本文库对于科研论文的作用。非常感谢科学网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也非常感谢科学网编辑部的支持!

在中国科学报60大庆之际,期盼科学网更上一层楼,也希望更多的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长期关注科学网的科学界人士)来开博客,使得科学网成为更好的科学传播前沿阵地!

 

 

张志刚  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社成立60周年了。在网络和自媒体时代之前,《中国科学报》是科学家们交流和了解国内外科学发展和政府政策的主要渠道之一。近二十年来,科学报社的科学网以快捷的方式随时更新,随时可以接触到;博客的推出,给了科学家自由发表意见的渠道,一时成为科学家们乐园。然而,微信推送等自媒体,有更大的自由度,个体科研人员有更多的发言权而不轻易受到删贴的威胁,大有取代科学网博客的势头。科学网在融合这几个媒体工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增加了微信版和微信推送,增加了可读性和互动性,值得称道。作为普通的科研人员和科学报社的受益者,曾被科学报报道过,博客被加精过,也被微信推送过,对此感到荣幸。希望报社能够继续保持自由风格基础上,更加开放和包容。

 

 

刘全慧  湖南大学教授

读书不多,但喜欢。作为理论物理课程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每遇到相关书籍,或翻阅或细读,也算是职业病。每有会意,或对其中草蛇灰线有所识别,仿佛读书得间。读书人常有各色笔记,我莫能外。王国维先生言,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只2007年起,我开始把把点滴思绪,置于科学网博客之中,断断续续,凡192篇。未曾想到,这些只言片语,把我带到知名科学博文写手行列。欣闻《中国科学报》60华诞,祝愿她青春永驻;祝愿其科学网博客网尽天下科普圣手,游人如织。

 

 

张军平 复旦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社长期致力于以最快最新最准地方式介绍国内外科研成果,创办了《中国科学报》、《医学科学报》,并于2007年创建了《科学网》。它为国内科研工作者和国内华人科研工作和爱好者提供了最好的交流平台,帮助他们了解多样性、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分享研究生培养和申请科研项目中的经验和教训、了解一线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背后的故事、以及科普各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科间科研人员的交流与探讨。值中国科学报社60年之际,祝报社越办越好,将科普和科研成果介绍进行到底。

 

 

苏德辰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60年对于宇宙或地球来讲,实在短得微不足道,但对于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来说,60年已经足够漫长,期间发生了多少事,恐怕只有极少的科学网博主是亲身全程经历了。

在中国科学报诞生60周年之际,特别表示祝贺,毕竟她记录了中国科技界60年来绝大部分大事,人生能有几个60年!同时,也向科学网(特别是科学网博客)表示祝贺和祝福,衷心希望在中国特定的大环境下,在目前多种形式的媒体竞相存在的网络时代,能够汇聚全球华人科学家特别是中国大陆的科学家的群体力量,把科学网做大做强。无论是与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比,还是与现在流行的微信、抖音等新的交流方式相比,博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希望科学网博客在互联网大潮中要保持住方向,把科学网办成中国科学传播的大舞台,把科学网博客办成中国科学的名片。

 

文双春 湖南大学教授

2010年在科学网开通博客,写着写着,成所谓的“名博”了——老文科研毫无建树,博客却被评为稍有名气。时常遭遇这样的问题:写博客不影响科研吗?博客又不被SCI收录,写它干吗?时常反思:老文如果做科研也像写博客一样,纯粹兴趣使然,不受诸如是否被SCI收录的功利驱使或牵引,学术影响力兴许早就遍及全球了,旁人如果再替老文总结科研成功的经验,写博客兴许像拉小提琴,就是一大秘诀!感谢科学网带给老文“八小时之外”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祝科学网越办越好!

 

 

陈安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每个群体都会有一个圈子,君不见家长们通过各种途径组成了圈子,交流孩子们的成长和学习;科学家也需要有自己的圈子,除了同行交流相互之间的成果之外,对于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与发展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以及普及一些科学界本身的规则与科学在公众中的认知。在中国,科学网承担了几乎半数这方面的工作,不少科学家虽然不一定发言,但是一定会浏览或深读其中有价值的文章,甚至促进科学界的净化与提升。祝贺科学网的未来,李小文先生说它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学者自发自愿加入的“稷下学宫”,诚哉斯言!

 

 

王德华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

科学网对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科学网已经成为宣传科学理念和学术规范的园地,弘扬学术正气和针砭学术不端的园地,分享知识、思想和智慧的园地。在科学网,学者们碰撞的是火花,分享的是美丽,熏陶的是情操,净化的是心灵,唤起的是责任,唤醒的是理想。

科学网应该担负起国家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更多更大的责任来。要有明确的立场,观点要鲜明,是非要明确,要有品位,有内涵,要立足宣传健康积极的学术文化,提倡科学精神,弘扬职业精神,规范学术行为,宣扬正确的学术理念。让经典与现代共存,科学与艺术协作,科普与专业并行,百花齐放,雅俗共赏。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60年始终秉持:为科学代言,为理性背书,为民智开启,为国运护航,为文化开新篇。下一甲子,希望《中国科学报》捍卫科学精神,团结科学共同体,用知识驱散阴霾,为中国书写新的辉煌。

 

汪晓军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六十年一甲子,六十年前成立中国科学报社,六十年耕耘,一甲子春华秋实。中国科学报社以“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为目标,按照科学传播规律和全媒体发展要求,构建科学传播的全媒体平台。改革开放40年来,也是我国科学突飞猛进发展的40年,1978年的第二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启了第二个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报社为传播科学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中国科学报社任重而道远。愿中国科学报社发展越来越好!

 

陈学雷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我有幸在科学网创立之后不久就成为其读者和博主,深感从中获益良多。在我看来,科学网的价值不在于用户数、点击数,甚至也不在于少数大量转载的热门文章,而在于它为国内学术界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网上交流社区。科学网的博主们多为从事科学研究或高等教育者,从广义上说都是我的同业者们,通过浏览博客文章与互动,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也找到了共鸣。我自己也时不时写下一些文字,介绍本领域的研究进展,或表达对一些事的看法。虽然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我现在写博客文章不如以前那么频繁了,也由于性格疏懒,没有怎么和科学网的其他博主们结交、联系,对于科学网的各种活动也不怎么参与,但内心中仍然与许多博主神交已久,并把科学网作为自己的网上家园。衷心祝愿科学网今后继续发展,成为反映学术界生态、表达学者们心声的最佳平台。


曹广福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这个世界上有几样东西容易使人上瘾(至少对我如此):解数学题、读小说、打牌、写博客。博客并不是一项纯粹的休闲活动,它还是虚拟世界里相互交流、发泄情绪、积累知识、锤炼心理的绝佳途径。记得我的第一篇“说课”发表不久,某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将我的这篇博文发到该校每个教师的邮箱中,并加以评注:“虽言数学,但对其他学科亦有助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拙见得到别人的认同更让人开心的事了。当然,我在科学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也许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认识的朋友。他们的真性情、真知灼见不仅影响了我,也让我将他们视为知己。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网编辑部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15473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