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红色文化与黄色文化(续)

已有 3346 次阅读 2011-2-25 10:46 |个人分类:论文集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office, style, 方正, 读者

 

      前文发出来以后,一些读者相继提出,希望作者能够写出续篇,对两种文化进行更深入地分析。我原本写作“红”与“黄”的文化,意不在就文化而文化,只是认为无论人或社会,都应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一个社会的构架当中,不可能没有文化的支撑,无论这一文化有多么的“糟糕”,都能体现社会共同价值所在。今天,我们的社会共同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有些模糊的问题,不是每一个国人能够明白地回答得上来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金钱的角逐,原本无可厚非,无非将其从道德的层面剥离开来了——这也显现了原有的文化正在蜕变。是趋向“红”,还是走向“蓝”?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总是徘徊在观望之中。

      中国原有社会结构是“黄”文化主导,它的主体思想基础为儒、释、道,前后来自本土,中间源自印度,总体还列属于东方哲学。这一哲学的表征为“神秘”,即“有还无”。如果用它来客观地描述世界之尘埃,那么会衍生出无穷无尽的遐思,基本上是没有定位的。

      儒、释、道的核心价值,其实是“王权至上”。儒的君王,释的佛祖,道的玉帝,哪个不是神通广大、高高在上,让人臣服于他?否则,刑而罚之,罪而罚之,永世不得翻身。孔子的仁,是上的立身之本,也是上对下的赏赐;释迦牟尼的悟和老子的道,亦与其如出一辙。这些授道者,从根本上是在维护“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这就是他们的“礼”。

      说文化有阶级属性,显得很不时尚。其实,即使是民间传说等文化艺术形式,也无不沾染着“黄”文化的气息。当然,这一文化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它与“红”文化一样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尤其是它的精髓部分,是人类古代文明的象征。

      我们必须尊重前人的创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因为我们是其血脉地延续。我们的诞生,意味着继承和发展,同样也会遗留。“红”文化的兴起,源于社会变革,它的主体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为泊来品,总体列属于西方哲学。有别于其他哲学的是,它的表征为“晓白”,即“有还有”。客观存在的就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人民民主”,也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让人民大众有组织地团结起来,共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构建一个完全公正、平等、共享的理想社会。它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由之建立起来的“红”文化,强调人的首要属性是社会性,其次为本能的自然性。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它忽略了个人的情感和需求,强化了我们这一群体的同一性。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割裂了,仍以人为例,社会性第一,自然性第二,只是主次认知的问题,并非“水火不相容”。那么,为什么要强调人的社会性呢?这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起端时期,当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人是社会生产关系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已然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你是社会的人,所以你无法逃避社会的现实,一些社会的因素决定着你的生活与人生,你别无选择。

      而“蓝”文化虚拟了“人性至上”,也就是说人的自然性神圣不可侵犯,譬如说自私、贪婪、欲望等等,不应去人为或社会性地控制它。然而,单就一个人的能力而言,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帮助,是无法聚集更多的财富的。个人的自由总有社会制度在维护,否则除了杀戮,人类毫无自由可言。

      诚然,“蓝”文化关于人性的探索,对于人类社会是有益的,即使是对立的阶级也需要共处之道,更何况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呢?世上的路有千条万条,我们行进的路线应该是明确的,不然离目标只会越来越远,丧失了追寻与探索的意义。革命不是杀戮,更不是剿灭,它是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与秩序,探求新的创造与发展,寻找人类理想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红”是“黄”的渐进,去除极端思维的影响,它必将放射出更加人性的光芒,这是我们所共同努力和期待着的。

 

                                                                      201122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8631-416348.html

上一篇:幸福来敲你的门
下一篇:湘西行之一:仙山隔云海
收藏 IP: 219.138.65.*| 热度|

2 许培扬 niubizationl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