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谈谈我对清北的感受吧

已有 392 次阅读 2025-7-30 00:24 |个人分类:科学论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IMG_20250729_171101.jpg

好些年前,我到清北两所高校好像有那么两次,当时仅限于走马观花——不同于他人,我对这两所学校没有那么推崇。

为什么?不言而喻吧!

昨天和今天,我又沉浸式地在清北待了两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有点失望:最高学府或许不该这样!

怎么样呢?北大的管理仿佛比清华的要有序一些,可仍然觉得两所学校模式差不多:粗放有余,精细不够。

要是按照世界名校的要求来看,怎么着都不应该是。这样子。当然,我没有觉得哪所学校做得很好,当年进入巴黎七大时,看不到围墙让我心里犯嘀咕,而满眼窃窃私语、面无喜色的情形又让我有所迷惑。

进入清北要预约,教学、科研和办公场所等都有门禁,包括图书馆。然而,每天来校园闲逛的人真不少,包括我的几次到来。

不过,这次竟然有机会在北大教室听了一堂历史课,讲课的居然是复旦的教授,说的是历史的“正统”问题。

清华的一位教授开玩笑说,北大的楼不好看,说是清华设计的;清华的楼不好看,说是北大设计的。要我说,北大清华的校园真的该好好改造一下了,包括周边的环境问题。

要做世界一流的学校,就该有一流的环境和管理,还要有一流的开放气度:除了确需保密的场所外,都应该敞开大门——要相信国民的素质,没有谁真的无聊,天天跑到清北去胡闹!

一个学校的秩序来自于管理,清北都有类似于社会管理的院系,不会连在自己学校践行理论的胆识都没有吧?

大学乃学术之大厦,更是社会之先行者,是要示范给全社会看的,要有足够的信心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要把先进的科技运用于校园的各个角落,要将创新融入到教学、科研的各个方面,真正拥有高等学府的气象和做派!

这便是我这次对清北的切身感受。


2025年7月29日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8631-1495750.html

上一篇:母亲的生日
收藏 IP: 123.125.14.*| 热度|

2 王涛 李志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